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强化食品(精)PPT课件

营养强化食品(精)PPT课件

食品; • 2、碘+铁 • 食盐、鱼子酱; • 3、碘+铁+维生素 • 加工食品和婴儿食品。
17
• 四、营养强化剂的选择 • (一)要求 • 1、能够集中加工; • 2、低成本、技术简便; • 3、不改变食物原有感官性状: • 4、损失少,稳定; • 5、生物利用率高; • 6、强化剂与载体亲和性高; • 7、营养素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 8、廉价。

13
• 7、大米 • 维生素A、D、E、B1、B2、B6、C、叶
酸、B12、Fe、Ca; • 8、零食 • 维生素A、D、E、B1、B2、B6、C、叶
酸、B12、Fe、Ca;
14
• 9、玉米片 •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
Fe、Ca; • 10、食用油 •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 • 11、人造奶油 •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 • 12、蛋黄酱 • 胡萝卜素、维生素E;


营养强化食品


易国勤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
• 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 • 根据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向食物中添加
一种或多种营养素、或某些天然食物成分 的食品添加剂,用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 过程称为食品营养强化,或简称食品强化。
2
• 一、营养强化的意义 • (一)弥补天然食物的营养缺陷 • 除母乳外,自然界中没有哪一种天然食品
4
• (三)简化膳食处理,方便摄食 • 如在乳制品中强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
供婴儿食用。比其他方法简便。
5
• (四)适应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 • 如婴儿用的人乳化配方奶粉。 • 缺碘人群用强化碘盐。
6
• (五)预防营养不良 用维生素B1强化大米。
7
• 二、基本要求 • (一)有明确的针对性 • 如用维生素B1强化精米以防脚气病。 • (二)符合营养学原理 • 强化的剂量应适当,使食物比例恰当。 • (三)符合国家标准 • 符合GB14880
1.75g相当于1g核黄素。
19
• 4、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碳酸钙、磷酸氢钙等是 钙的添加形式。
• 5、碘盐中经常用碘酸钾的形式来强化。 • 6、元素铁、硫酸亚铁、柠檬酸铁、焦磷酸钠铁、
血红素铁和EDTA钠铁是铁的添加形式。 • 7、硫酸锌、乳酸锌和葡萄糖酸锌是锌的添加形式。 • 8、L-盐酸赖氨酸、L-赖氨酸-L-天门冬氨酸盐、L-
15
• 13、果汁 •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
叶酸、B12、Fe、Ca; • 14、糖 • 维生素A、Fe、I2; • 15、固体饮料 • 维生素A、D、E、B1、B2、B6、C、叶酸、B12、
Fe、BI2; • 16、食盐 • Fe、Ca、BI2。
16
• (三)复合营养素强化可选择的载体 • 1、碘+维生素 • 小麦面粉、大米、谷氨酸钠、食糖、婴儿
中的损失率
21
谢谢!
22
11
• (二)单一营养素强化可选择的载体 • 1、液体奶 •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
叶酸、B12、Ca、I2; • 2、奶粉 • 胡萝卜素、维生素A、、Ca、I2; • 3、豆奶粉 • 胡萝卜素、维生素A、D、E、B1、B2、B6、C、
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素需要。 • 如米、面缺赖氨酸,动物类食物维生素不
能满足需要,尤其维生素C。微量元素则与 土壤有关。
3
• (二)补充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中营养素 的损失
• 碾米和小麦磨粉有多种营养素的损失。 • 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耗越多; • 贮存时间越长,营养素损耗越多; • 运输的环节越多,营养素损耗越多。
赖氨酸-L-谷氨酸盐等是赖氨酸的添加形式。 • 9、大豆蛋白、乳清蛋白、脱脂乳粉、酵母粉、鱼
粉是蛋白质的添加形式。
20
• 五、用量 • (一)以膳食营养调查得出的人群营养缺乏 • 发生率为重要指导 • (二)RNI是个体每日摄入量某营养素的目 • 标值 • (三)UL是一个良好的安全指标 • (四)要考虑被强化的载体食物的人群消费量 • (五)也要考虑食品加工、运输、储藏和制备过程
8
• (四)尽量减少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损失 • 有些营养素遇光、热和氧会被破坏,可改
善强化工艺条件和储藏方法,也可通过添 加稳定剂、保护剂来实现。有时也可适当 提高营养素的添加量。
9
• (五)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 (六)经济合理、有利推广
10
• 三、食物载体的选择 • (一)食物载体的选择标准 • 1、食物的消费覆盖率高 • 2、食物的摄入量均衡 防止过量 • 3、不同人群消费量的变异数小 • 4、不因强化而改变品质 • 5、不因强化而改变口感
叶酸、B12、Fe、Ca、I;
12
• 4、小麦面 • 维生素A、D、E、B1、B2、B6、叶酸、B12、
Fe、Ca、BI2; • 5、玉米面 • 维生素A、D、E、B1、B2、B6、叶酸、B12、
Fe、Ca、I2; • 6、米粉 维生素A、D、E、B1、B2、B6、C、
叶酸、B12、Fe、Ca、BI2;
18
• (二)强化剂的生物利用率应当高 • 是指一种营养素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 (三)常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 • 1、维生素A有粉末和油剂两种,一般以视黄醇、
视黄脂、棕榈酸视黄醇形式添加; • 胡萝卜素是一种较理想的食品添加剂。 • 2、硫胺素盐酸盐是维生素B1的添加形式。 • 3、亲油的核黄素丁酸脂是核黄素的添加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