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养强化剂

营养强化剂

27
-人体必需的大量无机盐:7种,Ca(钙)、P(磷)、K(钾)、 S(硫)、
Na(钠)、Cl(氯)、Mg(镁) -人体必需的微量无机盐:14种,Fe(铁)、Zn(锌)、Cu(铜)、 Mn(锰)、Cr(铬)、Mo(钼)、Se(硒)、Ni(镍)、V(钒)、F(氟)、 I(碘)、Co(钴)、Sn(锡)、Si(锶) • 无机盐在体内不能合成,而且每天都有一定量排出 • 有些无机盐如钙、铁易于缺乏,尤其是青少年、孕妇和乳母更易 缺乏; • 有些依环境条件而易于缺乏如碘、硒、氟; • 近年认为像锌、钾、镁、铜、锰等也有强化的必要;
生理剂量:以“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为依据的添加量, 即满足绝大多数人生理需要的量。 药理剂量:用来治疗维生素缺乏病症的剂量(约为生理剂量的 10倍)。 中毒剂量:引起病理或中毒症状(约为生理剂量的100倍)。 食品中维生素的强化,只允许以满足绝大多数消费者生理要求 为目的,而不能以治疗为目的
强化方法
-核甘酸类((nucleotides)
12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 :2类3种
-赖氨酸:L-盐酸赖氨酸,L-赖氨酸-L-天冬氨酸盐
-牛磺酸(-氨基乙基磺酸):牛磺酸
13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维生素类: 15类36种
• 油溶性的维生素:4种都需强化,共12种
-VA:维生素A、维生素A油、稳定性VA; -VD :维生素D2、维生素D3; -VE :DL- -生育酚、D--乙酸生育酚、 DL--乙酸生育酚,稳定性VE 、维生素E琥珀酸钙; -VK :维生素K; --胡萝卜素: - 胡萝卜素,同视黄醇,1g - 胡萝卜素= 0.167视 黄醇当量;
60 68 78
1.5℃
100 100 100
* 3、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导致某种或某些营养素的 缺乏或不足; * 4、人体在不同时期对营养素的要求不同;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对 营养素的要求也不同;
6

经济原因
成本低:达到同样目的(增加食品的营养价 值),用强化剂的代价大大低于使用天然食物。 如,Lys每日需要量为0.8g,如用猪肉来提供 需150g左右才能满足,其费用是用Lys强化的 50倍左右
24
强化方法
按照不同食品种类和消费群体,维生素添加方法可分为:
复原:谷类食品中加B1、B2、B6、B12、烟酸、叶酸 果蔬制品中加Vc 标准化:婴儿食品中加A、D、E、K(因为婴幼儿食品
种类较少,必须按照“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为标准制作婴幼儿食品)
强化:食用油脂或人造奶油成品中加A、D、E
(原来不存在或不足)
举例
25
举例
维生素A(视黄醇) Vitamin A(retinol)
CH2OH
β- 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 β-carotene
15 15'
使用:营养强化剂
着色剂、营养强化剂 既有VA功能(1g β-carotene = 0.167 g retinol),又可作为食用 色素使用,是一种多功能食品添 加剂 仅存在于植物体内
7
* 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营养缺乏性疾病仍是我国重 要的营养问题。 部分调查结果:
-国民摄入的钙、VB2、VA严重偏低,在城市居民中,仅分别达到RDA 的50.7%、66.6%和59.5%;而农村更低,分别为47.3%、58.3%、51.1% 。 -农村低体重儿占22.5%,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平均为42.7%。
28
无机盐缺乏的原因
饮食传统
对于摄入植物性食物较多的人群
Ca、Fe等
机体特殊需要
处于生长发育的婴幼儿、青少年、 孕妇、乳母 Ca、Fe、Zn等
环境条件
山区或远离海边的地区:I 贫硒地区:Se
应用示例
29
硒化卡拉胶
OSeO2
CH2OH
亚硒酸钠(NaSeO3)
O O OH
O O
OH
O

O O O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与机体 抗氧化作用有关,保护细胞膜的 完整性 我国每日膳食中Se供给标准 1~3岁:20 g 3~6岁:40 g >7岁:50 g 通常,有机Se的毒性<无机Se,且 生物利用性和生理增益作用更好 7mg/kg体重(剧毒)
存在的问题
除了在克山病地区用硒盐预防克山病和某些大城市较普遍地用 维生素A和D强化鲜牛奶以及全国强制地推广碘盐以外,整个食品 强化工业处于初级阶段。

婴幼儿配方食品比较规范化和质量比较有保证外,其他强化食 品大都以赢利为目的达不到改善营养的效果



载体食品选择不当 赖氨酸与谷类食品同时才有效 强化工艺不合理 营养素的损失在热加工时被破坏 强化剂量不当 审批手续不严,市场管理不规,夸大宣传
Se。
强化状况
9
我国营养强化食品的市场情况
1986年11月14日,我国卫生部首次公布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 用卫生标准(试行)》和《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可 作强化营养素仅11种。

1993年卫生部对原有的《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试行)》 进行修改,1994年6月8日发布实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 准》(GB14880—94)
-VB12(氰钴胺素,钴胺素):氰钴胺素、羟钴胺素盐酸盐;
-VBc(叶酸):叶酸
15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VH (生物素、维生素B7):生物素
-胆碱:酒石酸氢胆碱、氯化胆碱
√ Vc : L-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磷酸酯镁、抗坏 血酸钠; √肌醇(类维生素) :肌醇 √肉碱(类维生素):左旋肉碱(L-肉碱),左旋肉碱酒石酸盐
丙氨酸、苏氨酸、 缬氨酸;组氨酸也是婴儿必需氨基酸;
20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应选择人类膳食中比较缺乏的限制性氨基酸进行强化
-定义:指按照人体的需要和比例关系含量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称限制 性氨基酸。 -种类:主要有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4种,其中又以赖 氨酸最为重要。
• 对于婴幼儿有必要适当强化牛磺酸
• 所有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 其中有些维生素如VA、VD等易于缺乏,有些维生素如Vc、VB1等在加 工中易于损失或破坏; • 对婴幼儿还需进一步强化胆碱和肌醇;
23
强化原则
维生素强化剂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对维生素强化的食品
种类和剂量应慎重选定。按不同剂量可达到的效果可分为:
14
一、营养强化剂的定义和分类
• 水溶性维生素:4类24种

B族维生素: 9类都需强化,共17种
-VB1(硫胺素):盐酸硫胺素、硝酸硫胺素、稳定性VB1; -VB2(核黄素):核黄素、稳定性VB2; -VB3(泛酸):泛酸钙(右旋泛酸钙)、外消旋泛酸钙; -VB5(烟酸,尼克酸):烟酸、烟酸胺; -VB6(吡哆醇) :盐酸吡哆醇、5’-磷酸吡哆醇;
19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选择氨基酸及含氮类化合物营养强化剂的依据 • 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代谢所需其他胺类物
质的前身;
• 应选择必需氨基酸进行强化;
-定义: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 食物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
-种类: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
-学龄前儿童贫血患者城市占11-12%,农村占16-29%;
-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患病率达26.5%。
8
我国人民的营养素摄入状况

由卫生部、农业部、公安部及国家统计局共同组
织的1992年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人民 有如下营养素的摄入量没有达到要求:

视黄醇当量(维生素A),B2,Ca,Fe,Zn,
表3 常见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 VB1 生理功能 维持神经传导,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 VA 生理功能 预防表皮细胞角化,防 治干眼病
VB2
VB5 VB12
促进生长,预防唇、舌炎、 溢脂性皮炎
预防癞皮病,舌炎、皮炎 预防恶性贫血
VD
VE VK
调节钙、磷代谢,预防 佝偻病
预防不育症 促进血液凝固
22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牛磺酸具有促进婴幼儿大脑、身高、视力发育等重要作用; -成人可在体内合成一般不会缺乏,而婴幼儿由于合成牛磺酸所需酶 的活性较低,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 -牛乳中几乎不含牛磺酸,故需进行强化。
21
二、各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维生素类营养强化剂选择的依据
• 维生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在1996年又进行了补充(GB2760—1996)。
至此,明确规定了可作为强化营养有31个(87种化合物),其 中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有3个,维生素17个(24种化合物),微 量元素10个(59种化合物)以及γ-亚麻油酸,并进一步规定了使 用范围、添加量及卫生标准的实施细则。
强化存在问题
10
水中(Na2SO3)浸泡16h后油炸 水中浸泡后在水中或碳酸盐中煮沸
各种热处理
55-60 23-52
82-97
5
表2 食品贮藏中硫氨素(VB1)的保留率
食品 杏 青豆 利马豆
贮藏12个月后的保留率/%
食品 番茄汁 豌豆 橙汁
贮藏12个月后的保留率/%
38℃
35 8 48
1.5℃
72 76 92
38℃
OSeO2 CH2OH O
O
OH

OSeO3
OH CH2OH O
富硒食用菌粉;
• 镁剂(4种):氯化镁、葡萄糖酸镁、硫酸镁、氧化镁;
• 铜剂(2种):硫酸铜、葡萄糖酸铜;
• 猛剂(3种):氯化锰、葡萄糖酸锰、硫酸锰; • 钾剂(5种):甘氨酸钾、葡萄糖酸钾、柠檬酸钾、磷酸二氢钾、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