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课标解读]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复习:(1)燃料燃烧时释放热量的有效利用,怎样使燃料完全燃烧;(2)燃料燃烧的安全问题,怎样应用化学知识进行灭火;(3)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怎样减少燃料燃烧时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4)利用化学科学开发洁净、高效的能源。
通过复习,认识到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梳理说明:1.根据燃烧的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破坏维持燃烧进行的条件②或③,从而使燃烧停止。
2.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及酒精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都会产生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因此可通过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其的完全燃烧,从而减少污染,充分利用能源。
3.可燃物的燃烧与燃烧空间有关。
如果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应试方略]考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知道燃烧的条件,能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去解答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象。
知道在火灾中逃生的方法和措施。
(2)知道爆炸的条件,能用爆炸的条件去分析实际生活中发生爆炸的原因,能正确选择防爆措施。
(3)知道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成分,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它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会写一氧化碳、乙醇、甲烷等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氢气是理想的高能洁净燃料,了解氢气作为燃料的突出优点和目前还没有普遍使用氢气作为能源的原因。
会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了解石油分馏产品(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的用途,知道煤的综合利用的产品及其用途。
(6)知道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
[考点聚焦]能源问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均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都有所涉及,题目以选择、填空、简答题为主,试题往往以信息题、开放性题的形式出现。
在试题设置上注意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分值占全卷的2%~6%。
[名师解题]例1.(2005年湖北黄冈)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
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正在日趋增强,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
下列是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
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是;(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能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化石燃料的有关知识。
答案:(1)煤、石油、天燃气、“可燃冰”(2)天然气(4)“可燃冰”(3)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例2.(2004年广东珠海)某市一炼油厂油罐汽油泄漏,有一拖拉机在其附近发动,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后基本扑灭,消防水龙头仍对油罐继续喷水一段时问。
几天后市环保部门对炼油厂和市区上空大气进行监测,测知其污染指标均没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试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
(1)油罐起火爆炸的原因是什么?(2)请写出灭火后要继续对油罐喷水的主要理由。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哪些有害气体?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爆炸的条件和燃烧的条件以及大气中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成分。
(1)油罐泄漏,在其附近就会形成可燃性气体,遇拖拉机发动时冒出的火花就会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
(2)灭火后,油罐及其内汽油温度仍然较高,若不处理,任其聚积热量,一旦达到汽油的着火点,又会引起燃烧、再度爆炸,因此当明火已灭后仍要设法降低油罐及其内汽油的温度。
(3)汽油中含有C、H、O、S、N等元素,其燃烧会产生SO2、NO2、CO等有害气体,环保部门主要监测这些气体的含量是否增大。
答案:(1)由于油罐泄漏汽油,使附近空气中含有大量汽油蒸气,拖拉机发动时;引起的火花将空气中的汽油引燃,从而导致油罐起火爆炸。
(2)继续对油罐喷水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油罐的温度,使其低于汽油着火点,防止汽油重新燃烧发生爆炸。
(3)市环保部门要监测大气中的有害气体是SO2、NO2、CO等。
例3.(2004年广东)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如下图甲)。
请回答:(1)根据图乙的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填①、②或③)。
(2)实验时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燃烧,最好的灭火方法是 ,所依据的原理是 。
分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物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以探究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燃烧条件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1)小题关键是正确解读图乙所给的信息,干棉花易燃烧,湿棉花不易燃烧,说明物质的燃烧与着火点有关系。
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若用水熄灭,由于酒精的密度比水小,且是蒸气在燃烧,则有可能扩大着火面积。
因此用湿布盖灭,依据的原理主要是隔绝空气。
答案:(1)③ (2)用湿布盖住 隔绝空气例4.(2004年辽宁大连) 煤在特殊设备里,在高温下能生成煤气。
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氧气、甲烷(化学式:CH 4)等可燃性气体。
(1)分别写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作为燃料,煤气与煤相比有什么优点(写出一点)?分析:本题考查了煤炭的综合利用、并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
作为固体燃料煤与气体燃料相比,燃烧有较多不利。
①直接燃烧煤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②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尘,③因固体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
烟尘和一氧化碳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人类应该合理的综合利用煤炭。
答案:例5.(2005年山东青岛)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
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分析:本题以探究的方式考查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有关。
如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蜂窝煤比块煤在空气中更易燃烧都说明这两点。
因此为了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燃料燃烧时,一要供给足够多的空气;二要使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答案:(1)①氧气的浓度 ②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若选①:甲 乙淋浴擦肥皂时 暂时关上喷头 A 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B 水龙头坏了, 立即进行修理 C 用水管不间断地 冲洗汽车 D若选②:(3)将煤或其他燃料加工成粉末状(或燃料燃烧时不断鼓入空气)。
[实战演练]一、选择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
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 煤B. 石油C. 氢气D. 天然气2.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变化属于缓慢氧化,而下列变化中不包括有缓慢氧化的是 ( )A.食物腐败B.火药爆炸C.白磷自燃D.动植物的呼吸3.(2005年江苏宿迁)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4.下列电池不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干电池B.蓄电池C.燃料电池D.太阳能电池5.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引起爆炸的主要气体是( )A.COB.CH 4C.N 2D.CO 26.(2005年江苏徐州)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7.温室效应和土地沙漠化及能源短缺都是人类面临的严重问题,你认为世界的能源发展方向是( )A.多种能源的开发利用B.以电能取代其它能源C.继续依赖化石燃料D.大力节约能源如以自行车替代汽车8.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
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这是魔术,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D.手帕上的水汽化、酒精挥发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9.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绝D.使可燃物降温至着火点以下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汽油爆炸也是一种剧烈燃烧的现象B.凡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都有爆炸的可能C.厨房里放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因此要严禁烟火D.固体粉尘比块状固体易发生爆炸11.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A.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产生B.白色污染C.臭氧层空洞D.农药、化肥的污染12.(2005年山东泰州)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右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B.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 2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剂12.(2005年吉林)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 13.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14. (2005年山东安丘)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是以海水形式存在的,若能找到海水淡化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将可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
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水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通不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二、填空题15.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我国推广使用军用乙醇汽油的工作将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