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生物必修3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2013年生物必修3课件:第一章第二节

例2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尝试解答】 C 【解析】 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考查能否用科 学的实验思想方法对生物学事实进行简单的验证 和分析的能力。实验中得到目的细菌后需要进一 步验证,要培养该细菌,注入实验动物中看能否 产生同样的疾病,获得同样的细菌。
实验探究创新
实验设计中变量的控制 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张华同学设计 了一个实验。在①和②两个花盆中种了大豆,并 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见下表)。王明同学 看了设计后提出了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 花盆 阳光 温度 水 ① 向阳处 20 ℃ 充足 20 ℃ 不充足 ② 暗室
A. 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0 ℃ C.两个花盆都应保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解析】 选C。在实验设计中,实验组和对照 组的处理,应按照“单一变量原则”,只能有一 项条件不同于其他条件。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 影响,阳光是变量,应控制两个花盆都保证充足 的水分,并且温度保持适宜、一致。
一、科学家不断研究:征服致病病毒路漫漫 1.伊凡诺夫斯基的烟草实验 伊凡诺夫斯基在发现病毒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 细菌还小的生物 “世界上是不是存在一类比_________________”; 细菌 作出的假设是“该病也可能是由_______引起的”; 浆液 设计实验的变量是“对患病烟草叶片______是否 控制变量 过滤”;设计对照实验的关键是____________, 即分别用过滤后的滤液和未过滤的叶片浆液去侵 染健康的烟草植株,同时注意除变量外的其余因 保持不变 子都应始终____________。
第二轮探索:实验创新→换一种实验方法获取 证据(用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病烟草 叶片的浆液,然后再去侵染烟草)→实施实验 (烟草仍患病)。 第三轮探索:提出新问题(世界上是不是存在 一类比细菌还小的生物呢?)→通过探索发现 了比细菌还小的、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 (滤过性病毒)。
例1
(2011年新疆昌吉高二检测)伊凡诺夫斯基
究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导引 席卷全球的可怕的瘟疫——甲流感的病原体 H1N1是一种病毒,其危害程度比上一世纪初 的大流感爆发要小的多。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 现和征服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又是怎样的?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二节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提出问题 科学研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开始的。 科学探究的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证据而回答的 问题。 2.作出假设 假设是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是对问题作出的尝试 性解释;假设必须以已有的知识、既往的经验或 证据为依据;假设的真实性能够被检验;假设通 常采用“如果……那么……”的句式陈述。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由青霉菌产生而不是培养液 和培养基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__实验, 其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 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 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解析:探究的第一步观察现象提出具有研究性的问 题是进行科学。对于所作的假设正确性的检验,需 通过实验来完成,通过安排对照实验加强实验的可 靠性。 答案:(1)D (2)对照 把没有放青霉菌的培养液加 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 细菌正常生长
(5)实验准备是实验的起始步骤;控制变量的方法 步骤是主要方面;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是终结。 4.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阶段之一。按照设计 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细致而客观地收集实验 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和测量到的数据。有时需要 重复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分析证据 搜集足够的实验数据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
【尝试解答】
B
【解析】
①、②、 ③是三个假设,其中伊凡
诺夫斯基在考察患病烟草地后,首先作出的假
设是①,接着④进行观察,没有发现病原菌,
说明①假设是错误的,重新作假设②,做实验 并没有得到验证(即⑤),再作③假设,从而得出 结论⑥。
跟踪训练 为证明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 细菌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 ) A.使用显微镜观察 B.磨碎叶片,提取浆液 C.使用精密的过滤器 D.设计了对照实验 解析:选C。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细菌 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使用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 病烟草叶片浆液,能够滤过比细菌小的物质。
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收集证据
作出假设
观察
验证假设
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 实施实验
是否支持假设 表格 曲线图
重复实验Βιβλιοθήκη 心要点突破病毒的发现 1.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伊凡诺夫斯基的发现: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 体是一种滤过性病毒,简称病毒。 其发现过程如下:
2.伊凡诺夫斯基在“烟草的怪病”研究中是如 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变量和对照 实验的 第一轮探索:1892年,俄国发生烟草花叶病, 提出问题(病因是什么?)→作出假设(猜想病原 体一定是某种细菌)→设计实验(把患病烟草叶片 磨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寻找细菌)→实施实 验(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证据(没有找到细菌, 没有获取到证据)。
(1)数据是实验观察和测量结果的统称。 (2)测量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 (3)描述和绘图是搜集数据的主要方法。 (4)数据记录在事先准备的表格中。 6.得出结论 (1)结论就是对实验研究所得的总结。 (2)进行交流评价,就是与他人交换看法、分享 信息的过程。
罗伯特· 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 是一名内科医生,我们今天的许多培养、染色、 灭菌和处理细菌的技术都是他设计的。他第一 次应用动物胶作为固体培养基,从而使分离和 培养纯种细菌成为可能。1881年,他第一个发 现了人类结核杆菌。科赫采用一定的步骤来鉴 定细菌,这个程序是用来证明一种疾病是由特 定的细菌引起的,叫科赫原理。其步骤包括: ①注入细菌以产生同原来一样的疾病;②从许 多病例中分离到同样的细菌;③从感染的动物 体得到同原来一样的细菌;④将这种细菌进行 纯培养。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
课标领航 学习目标:1.列举说出一个科学研究的事例
2.了解病毒研究的历程
能力目标:1.概述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2.学会根据实例总结科学家探究的基本过程
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
物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愿望
2.通过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事实,使 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和严谨性,领悟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 而充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 和创造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
3.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假设。 (2)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变量。变量是指 实验中可以变化的因子,其中人为改变的因子称 为调节变量,随着调节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因子称 为应变量。应变量是为了得到实验数据而需要观 察或测量的指标。 设置对照实验,即除单因子变量外,其他因素保 持不变的实验组合。 (3)必要时,设置平行重复的实验。 (4)确定实验步骤要完整、有序、可操作。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 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菌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分析
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
跟踪训练 (2011年陕西渭南高二检测)下面是最 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 探索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 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 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病毒的过程是从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过程中发 现的,其实验步骤有如下各步组成,顺序正确的 是( )
①假设病原体是某种细菌 ②假设病原体是由某种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 ③假设病原体是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可以通过 过滤性的细孔
④把患病叶片磨碎,显微观察,始终没有观察到 病原菌 ⑤一代一代接种,毒素致病作用应该越来越小, 但实验结果不支持 ⑥实验证明存在能通过过滤性细孔,比细菌还小, 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并把这种致病因子 叫做滤过性病毒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⑤②⑥③④
【实验链接】 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通常要把研究探讨的条件作为 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应完全一样。如所用生物 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 状况等要尽量相同,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试 剂的成分、浓度、体积(等量的问题)要相同。处 理方法要相同。 【名师点睛】 关于处理方法,有时尽管某种 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似乎是无意义的,但依然 还是要做同样的处理。
2.伊凡诺夫斯基的创新之处 伊凡诺夫斯基在多次采用常规的显微镜观察未发 现病原菌的情况下,采用了一种非常精密的过滤 器(滤孔比细菌还要小)过滤患病烟草叶片浆液, 病原菌 目的是除去患病烟草叶片浆液中的_________。 思考感悟 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很难 研制出疫苗来进行预防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RNA是单链结构,不稳定易发生基因 突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