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成语《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宝库。
《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劳动、战争、爱情、婚姻、宴会,乃至天地、自然无所不包,向我们呈现出古人生活的生动画卷。
研读《诗经》不难发现,今天流行于世的不少成语,就源出于这部经典。
1、一日三秋【释义】形容思念的殷切。
【出处】《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2、一倡一和【释义】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
【出处】《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3、不稂不莠【释义】本谓田中没有野草。
后以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出处】《诗·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
”4、丹凤朝阳【释义】比喻贤才逢明时。
【出处】《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5、人亡邦瘁【释义】意思是贤者不在位,国家因而衰败。
【出处】《诗·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毛传:“殄,尽;瘁,病也。
”6、他山之石【释义】本谓别国的贤才也可用为本国的辅佐,正如别的山上的石头也可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
后喻指能帮助自己改正错误缺点或提供借鉴的外力。
【出处】《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7、作舍道边【释义】比喻众谋难成。
【出处】《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8、兄弟阋墙【释义】阋,争吵。
比喻内部纷争。
【出处】《诗·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9、出谷迁乔【释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出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10、切磋琢磨【释义】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也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
【出处】《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1、别有肺肠【释义】另有打算或企图。
【出处】《诗·大雅·桑柔》:“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12、天作之合【释义】本谓文王娶大姒为上天所赐。
因用作称颂婚姻美满之词。
【出处】《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毛传:“合,配也。
”13、天高地厚【释义】比喻事物的复杂和艰巨。
【出处】《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14、桃之夭夭【释义】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
又,桃谐音“逃”。
形容逃跑,有时含诙谐义。
【出处】《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15、吐刚茹柔【释义】吐出硬的,吃下软的。
比喻怕强欺弱。
【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
”16、同仇敌忾【释义】指全体一致地痛恨、打击敌人。
亦作“同仇敌慨”。
【出处】《诗·秦风·无衣》:“与子同仇。
”17、岸谷之变【释义】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出处】《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传:“言易位也。
”18、室迩人远【释义】亦作“室迩人遐”、“室迩人遥”。
常用为怀念亲故或悼念亡者之词。
【出处】《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19、寒泉之思【释义】指子女对母亲的孝思或子女思念母亲的心情。
【出处】《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20、履薄临深【释义】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出处】《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1、如日方升【释义】比喻事物有广阔发展前途。
【出处】《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22、委委佗佗【释义】雍容自得貌。
【出处】《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23、未雨绸缪【释义】原谓趁天还没下雨,就把窝巢缠捆牢固。
后以“未雨绸缪”喻事先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出处】《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4、松茂竹苞【释义】比喻兴盛繁荣。
【出处】《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25、桃李之馈【释义】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出处】《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6、梧凤之鸣【释义】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
【出处】《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27、故宫禾黍【释义】比喻怀念故国的情思。
【出处】《诗·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28、教猱升木【释义】比喻教唆坏人为恶。
【出处】《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29、敬恭桑梓【释义】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
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出处】《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30、昊天不吊【释义】谓苍天不怜悯保佑。
后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出处】《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31、明哲保身【释义】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
后多指生怕有损于自己,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出处】《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32、暴虎冯河【释义】空手搏虎,徒步渡河。
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
【出处】《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
”33、求之不得【释义】追求或寻找不到。
本谓不遂所欲。
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出处】《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4、河山之德【释义】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后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出处】《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35、清渭浊泾【释义】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
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出处】《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36、溥天率土【释义】谓整个天下、四海之内。
【出处】《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37、牛羊勿践【释义】勿使牛羊践踏。
比喻爱护。
【出处】《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38、投木报琼【释义】原谓男女相爱互赠礼品。
后用以指报答他人对待自己的深情厚谊。
【出处】《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39、投桃报李【释义】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出处】《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40、采兰赠药【释义】谓男女互赠礼物以示爱慕。
【出处】《诗·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蕑兮。
”41、操斧伐柯【释义】执斧砍伐斧柄。
喻可就近取法。
【出处】《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42、胡天胡帝【释义】原形容服饰容貌如同天神,后因以“胡天胡帝”表示极其崇高尊贵。
也可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出处】《诗·鄘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43、施衿结褵【释义】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
后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出处】《诗·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44、燕尔新婚【释义】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
【出处】《诗·邶风·谷风》:“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45、燕燕于归【释义】谓女子出嫁。
【出处】《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46、必恭必敬【释义】十分恭敬貌。
必,通“毕”。
【出处】《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47、必躬必亲【释义】谓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出处】《诗·小雅·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
”后转为“必躬必亲”。
48、惠然肯来【释义】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出处】《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49、爱莫能助【释义】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出处】《诗·大雅·烝民》:“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50、忧心如捣【释义】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
形容十分焦急。
【出处】《诗·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51、甘心如荠【释义】谓事如乐意为之,虽苦亦甜。
【出处】《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52、硕大无朋【释义】形容物体巨大,无与伦比。
【出处】《诗·唐风·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53、生不逢时【释义】谓生得不是时候。
常作时运不济之叹。
【出处】《诗·大雅·桑柔》:“我生不辰,逢天僤怒。
”54、秋水伊人【释义】本指在水边思念故人,后常用来表示对人怀念。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55、白驹空谷【释义】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
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
【出处】《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56、跋前疐后【释义】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其尾。
”57、老马为驹【释义】御老马如驹。
喻失敬老之礼。
【出处】《诗·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後。
”58、耳提面命【释义】谓教诲殷切,要求严格。
【出处】《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59、蛾眉螓首【释义】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
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出处】《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60、螽羽诜诜【释义】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
【出处】《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