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背景家用电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日益成为家庭生活不可缺的“好助手”。
但是,许多学生对家电一无所知,甚至连热水器的开关都不会使用,更不必说用熨斗熨衣服,用电饭锅做饭了。
让学生们走近这些家用电器,也就是走近现代科技。
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在学生心中埋下科技来自生活的种子,让科技之花开遍学生的心田。
学生对这一课题兴趣极高,他们每天都在使用家用电器,学生也愿意动手摆弄他们,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二、活动目的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给学生搭起一座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2、让学生懂得知识来自生活,知识还要为生活服务。
3、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计划本课题的研究,本着“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全程指导”的原则,以重过程,求实效为宗旨,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活动主线,渐次开展了四个阶段性主题活动:1、调查了解;2、认识探索;3、实践应用;4、设想创新。
四、活动实施(一)调查了解——访家庭,走商场。
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常用家电的种类及家电发展状况,感受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了解常用的家电。
(1)学生讨论设计《家用电器知多少》的问卷调查。
附:《家用电器知多少》1、电冰箱上可否放置重物?为什么?2、当你给电视机插插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如果电热水器不能正常进水,你该怎么办?4、如果电风扇接通电源后,齿轮不能转动,你最先应考虑的是什么问题?5、假如遥控器失灵,电风扇手动装置也坏了,电风扇不停的转,怎么办?6、经常接触计算机应注意什么问题?(2)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
(3)小组成员自行选定调查地点进行调查。
2、了解家电的发展状况,体会科技的进步。
(1)图书查阅有关资料。
(2)网上查询。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而学生对周围这个五光十色的家电世界,几乎茫然无措,走进生活,调查了解,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学生从这次调查访问中开阔了视野,增加了对生活的了解,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到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为下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积蕴了感性认识,体现了生活即课程的理念。
)通过调查,学生对一百多份有效调查表进行了资料统计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家用电器发展迅猛,种类激增。
80年代前,城乡家电总种数为9种,户均4种。
目前,城乡家电总种数为26种,户均12种。
②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型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迅速。
如电脑,两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每换代一次其功能就更为齐全,使用更为便捷;电视已进入数码技术时代,多种超屏、纯屏、等离子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电冰箱已向无氟时代迈进。
③随着我国家电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并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过去那种唯外国产品是瞻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国产家电已取代进口货,并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
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家电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价格的下滑幅度很大。
⑤现如今家电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各项技术也精益求精,返修率也比较低,保修服务细致周到,让人买得放心,用得省心。
(二)认识探究——看资料,出小报。
目标:在前一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家电进行认识探究,了解家电常识,并通过编拟“家电产品说明书”、发放家电知识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课题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家电科技知识全面深入的探知,感受科技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1、小组成员每人选定两种以上的家电进行研究。
2、通过查阅产品说明书、咨询、动手拆装等途径,了解家电的构造、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
3、出一期和家电有关的手抄报。
4、编写家电产品说明书。
5、设计《家电常识问卷》(通过这一阶段的活动,学生把调查访问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宣传发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掌握家用电器科技知识的重要性,思想上重视了才有行动上的跟进,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理念。
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家电的肤浅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增加了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意识。
)(三)实践应用——大胆尝试,做生活小主人。
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电器,能进行简易故障的排除和维修,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个人活动∶1、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对两种以上的电器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使用。
家庭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用电吹风帮母亲吹头发,有的用电熨斗熨自己的衣服,有的用电饭锅做饭菜。
2、试着运用学过的科技知识,进行简易电器障碍排除,或由父母人为设置障碍,如:让孩子尝试解决:接上断了的保险丝、搜索电视频道等。
集体活动∶1、组织“家电知识、使用及简易维修”竞赛,分家电科技知识竞答、家电使用演示、故障排除三大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各小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4、评委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
(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掌握的家电科技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要旨,学生们敢于去尝试,去探索,从实践中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通过动手,开启了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
)附:家电知识竞赛一、必答题。
提示:(1)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口分。
A组:1、电冰箱上可否放置重物?为什么?2、当你给电视机插插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3、如果电热水器不能正常进水,你该怎么办?4、请在一分钟内说出8种家用电器?5、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风扇的人是谁?B组:1、电灯是哪个国家谁发明的?2、冰箱制冷的原因是什么?3、如果电风扇接通电源后,齿轮不能转动,你最先应考虑的是什么问题?4、电视机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色彩?5、家庭固定电话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二、抢答题。
提示:(1)主持人说开始后方可抢答,否则扣10分。
(2)答对一题加10分,打错一题扣15分。
1、请问电冰箱可以装上马达吗?为什么?2、为什么电视机可以显像?3、假如遥控器失灵,电风扇手动装置也坏了,电风扇不停的转,怎么办?4、电视机里装有逐点扫描吗?5、我国哪些品牌的家电是免检产品?请说出4种?三、风险题。
提示:(1)风险题分两组,A组20分,B组30分。
(2)双方任选一题回答,答对1题加相应的分数,答错1题扣相应的分数。
A组:1、你对未来家电有哪些看法及要求?2、饮水机如果开关坏了,不停地往外流水,应该怎么修?B组:1、经常接触计算机应注意什么问题?2、长期食用冰箱里的冷冻食品对人的健康有害吗?为什么?(四)设想创新——大胆设想,设计未来家电。
目标:通过进行简易家电小制作和创新设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
从而增强本活动课题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展示学生已经形成的科技技能和创新成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掌握的家电科技知识和原理,共同研究设计。
2、学生可进行实物制作,也可设想未来家电的模型或设计图。
3、为设计好的未来家电产品编写出精彩的广告词。
4、班级内展示学生的作品,评出优秀作品和优秀小广告师。
(人类离不开想象力,就像鸟儿离不开翅膀一样,它是人类飞速向前发展的螺旋桨。
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能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未来的社会需要开拓型和创造型的人才,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想象力,小学阶段正是想象力、创造力旺盛的时期,要想让学生这股创造力的源头活水不枯竭,必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附:学生的简易家电作品:作品1:鸡蛋搅拌机作者:王彬制作原料:矿泉水瓶、两节五号电池、一只小马达、两根导线、开关、铁丝。
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接通时,电机便开始转动,搅拌机器沿圆形轨迹不停地转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可将鸡蛋搅拌均匀。
操作:1、打开搅拌机上盖。
2、将鸡蛋打入容器内。
3、盖好上盖。
4、按下开关。
存在问题:1、瓶口太小,打鸡蛋时不方便。
2、瓶身太轻,当机器转动时,瓶子站不稳。
作品2:小风扇作者:胡松制作原料:小药盒、易拉罐、微型马达、两节五号电池、导线等。
操作:把两根导线接在一起,风扇就转动起来。
存在问题:扇齿的制作过于粗糙,且易松动,转动时间长了会掉下来。
广告词:“‘灵通牌’多功能电风扇,为您吹走炎热的夏天,让您享受河边的凉爽!”“您是否为衣服有皱褶而发愁?那么请‘爱妻牌’电熨斗来帮你解决吧!‘爱妻牌’电熨斗,你明智的选择。
”“‘神舟六号’彩电,高清晰的彩电,选择它,你永远不会后悔。
”……五、活动体会向家电市场进军一、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家用电器也正源源不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中,并且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班的学生不断发现这些变化,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假设、推断。
结合孩子们的兴趣,以及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收集、调查、访问、观察、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实际操作、研究,真正对家用电器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并让学生在自主进行研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总目标1、了解家电家庭成员、及其各自用途。
2、通过实际操作,通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现象,知道常用家电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4、激发学生对事物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能大胆地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着自己不断进行探究。
5、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了解家用电器的构造及其用途,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研制出富有个性化的新产品。
四、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五、活动完成时间:一周六、活动安排步骤一:活动准备阶段1、结合主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制订研究“项目”(以下供参考)(1)家用电器有哪些?有什么用途?(2)家用电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是怎样的?(3)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差异参与一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并自由组合成小组。
3、结合学生“项目”研究的需要可聘请老师或家长等为导师,辅助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活动应体现自主性原则,这一环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研究的项目、方式,自己决定活动时间及活动结果的呈现形式,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4、制订各小组活动的计划。
步骤二:实践活动阶段实施项目的研究活动。
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围绕一个共同的“项目”在采访、翻阅资料、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深入开展研究工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
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学生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体会,这时老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继续由主题派生出相关项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