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处方管理与处方点评》培训试题第1题制定《处方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为了A.加强处方教育、调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B.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C.减少工作差错、保障患者生命安全D.促进药品分类管理E.保证《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正确答案:B第2题《处方管理办法》的适用范围是A.开具、审核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B.审核、调剂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C.开具、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D.开具、审核、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E.审核、调剂、保管处方的相应机构和人员正确答案:D第3题在医疗机构内,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是A.病历B.药历C.处方D.挂号证E.收费凭证正确答案:C第4题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应归属于A.处方B.病历C.医嘱D.用药指导E.护理任务书正确答案:A第5题处方按性质可分为A.法定处方、普通处方、医师处方B.法定处方、普通处方、协定处方C.法定处方、普通处方、麻醉药品处方D.法定处方、医师处方、协定处方E.普通处方、协定处方、医师处方正确答案:D第6题由药剂科与医师协商制订的适于本医院的处方A.处方B.医师处方C.验方D.法定处方E.协定处方正确答案:E第7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A.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组分、数量、用法B.处方编号,P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数量、用法用量C.处方编号,以Rp或R标示,临床诊断、分列药品名称、规格、用量D.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E.临床诊断,以Rp或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数量、用法用量正确答案:D第8题关于Rp或R的说法正确的是A.Rp或R是英文Recipe的缩写,意思为“请取”B.Rp或R是英文Recipe的缩写,意思为“请发”C.Rp或R是拉丁文Recipe的缩写,意思为“请取”D.Rp或R是拉丁文Recipe的缩写,意思为“请发”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第9题依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组成中"前记"不同于普通处方,须载明A.处方编号B.患者姓名、性别、年龄C.患者身份证明编号D.门诊病历号E.专科要求的项目正确答案:C第10题以下有关处方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前记包括药品金额B.后记包括药品金额C.正文包括药品金额D.处方不包括药品金额E.处方中药品金额单列正确答案:B第11题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均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安全、有效B.安全、经济C.有效、经济D.安全、有效、经济E.安全、有效、便利正确答案:D第12题以下所列不同种类处方中,纸质为淡红色的是A.中药处方B.西药处方C.儿科处方D.麻醉药品处方E.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正确答案:D第13题以下所列不同种类处方中,纸质为淡绿色的是A.儿科处方B.急诊处方C.西药处方D.麻醉药品处方E.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正确答案:A第14题以下有关开具处方规定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A.麻醉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B.西药和中成药必须分别开具处方C.西药和中成药必须开具一张处方D.西药和中药饮片可以开具一张处方E.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必须开具一张处方正确答案:A第15题以下所列几种药品名称中,医师开具处方,不可以使用的是A.药品通用名称B.复方制剂药品名称C.由卫生部公布的药品习惯名D.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E.医师、药师自行编制的药品缩写名称正确答案:E第16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开具处方时,书写药品用法不得使用A.英文B.中文C.缩写体D.拉丁文E.含糊不清字句正确答案:E第17题处方书写,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患者应写A.年龄B.日龄C.月龄D.日、月龄E.日、月龄或年龄正确答案:D第18题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关于 "四查十对"不正确的是A.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B.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C.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查用药合理性,对药品适应证E.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正确答案:D第19题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调剂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其"四查"是指A.查剂量、查用法、查重复用药、查配伍禁忌B.查姓名、查药品、查剂量用法、查给药途径C.查处方、查药的性状、查给药途径、查用药失误D.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E.查给药途径、查重复给药、查用药失误、查药品价格正确答案:D第20题以下有关调配处方"四查十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B.查差错,对科别、姓名、年龄C.查药品,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D.查配伍禁忌,对科别、姓名、年龄E.查处方,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正确答案:A第21题处方最长的有效期限不超过A.1天B.2天C.3天D.5天E.7大正确答案:C第22题医疗机构每张处方有规定限量,一般门诊、急诊患者处方为A.3日常用量B.4日常用量C.5日常用量D.6日常用量E.1周常用量正确答案:A第23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儿科处方的印刷用纸以为A.淡红色B.淡黄色C.淡绿色D.白色E.淡蓝色正确答案:C第24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A.2种药品B.3种药品C.4种药品D.5种药品E.6种药品正确答案:D第25题处方中"每晚"的缩写词是A.q.h.B.q.n.C.q.m.D.q.6h.E.q.2d.正确答案:B第26题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A.3日常用量B.5日常用量C.7日常用量D.10日常用量E.15日常用量正确答案:E第27题下列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处方中,每张处方的最大限量是一次常用量的是A.麻醉药品处方B.儿科普通药品处方C.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D.麻醉药品控缓释制剂处方E.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第28题盐酸哌替啶是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处方限量是A.1次常用量B.2次常用量C.3次常用量D.1日常用量E.2日常用量正确答案:A第29题盐酸二氢埃托啡是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处方限量是A.1次常用量B.2次常用量C.3次常用量D.1日常用量E.2日常用量正确答案:A第30题第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的处理方式应该是A.延长至10日用量B.延长至15日用量C.延长至20日用量D.延长至30日用量E.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正确答案:E第31题医疗单位开具麻黄素单方制剂处方每次不得超过A.三日常用量B.四日常用量C.五日常用量D.六日常用量E.七日常用量正确答案:E第32题医疗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构执业医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这两类药品的A.处方权B.使用权C.调剂权D.使用资格E.开具处方资格第33题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的权限只限于A.调配该类药品处方B.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C.超剂量开具该类药品处方D.在本医疗机构开具该类药品处方E.在任一医疗机构开具该类药品处方正确答案:D第34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调剂药师应当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消耗量进行专册登记,专册至少应保存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正确答案:C第35题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使用的范围仅限于A.医疗机构内B.二级医院内C.三级医院内D.一级以上医院内E.二级以上医院内正确答案:A第36题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中,每张处方的最大限量是A.1次用量B.1次常用量C.1次最大量D.1日常用量E.1日最大量正确答案:B第37题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中,每张处方的最大限量A.1次常用量B.1日常用量C.1日最大量D.3日常用量E.3日最大量第38题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复诊或者随诊,时间间隔为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1.5个月E.2.5个月正确答案:C第39题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处方中,每张处方的最大限量是A.3次用量B.4次最大量C.5次常用量D.6日最大量E.7日常用量正确答案:E第40题盐酸哌替啶的管理规定是A.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B.处方为2日用量,药品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C.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限于凭医师处方购买D.处方为2日用量,药品限于凭医师处方购买E.处方为2日甩量,药品仅限于戒毒使用正确答案:A第41题下列药品中,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企业购买的是A.麻醉药品B.精神药品C.抗高血压药品D.儿科处方药品E.医疗用毒性药品正确答案:C第42题允许凭执业医师处方零售的药品有A.麻醉药品片剂B.第一类精神药品C.第二类精神药品D.放射性药品E.麻醉药品注射剂正确答案:C第43题《军队医院为部队服务工作规定》中关于军队伤病员处方量,说法不正确的是A.军队伤病员到医院就诊,急诊给药一般3天量B.军队伤病员到医院就诊,门诊常见病根据病情给药5-7天量C.军队伤病员到医院就诊需要长期用药的,除特殊管理药品外,门诊一次给药不得少于14天量D.患肺结核的伤病员,门诊一次给药不得少于30天量E.患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伤病员,门诊一次给药不得少于14天量正确答案:E第44题根据《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有关人员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的,应当是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B.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C.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二级以上医院应当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D.负责中药饮片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当是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E.中药饮片煎煮工作应当由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具体操作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正确答案:C第45题根据《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有关调配于临方炮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B.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超常用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应当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C.中药饮片每剂重量误差应当控制在±5%以内D.中药饮片每剂重量误差应当控制在±3%以内E.中药饮片处方保存2年备查正确答案:D第46题以下有关单剂量配发的适用范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患者所需服用的各种药品B.按一次剂量单独包装C.借助分包机用铝箔或塑料袋热合密封D.患者所需服用的各种稳定的固体制剂E.外包装上面标有药名、剂量、剂型、适应证、用量、注意事项等正确答案:A第47题门诊药房发药时应实行A.单剂量式发药B.协议处方发药C.开架式发药D.大窗口或柜台式发药E.网上发药正确答案:D第48题负责处方审核、评估、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的人员应该是A.药师B.主管药师C.副主任药师D.主任药师E.具有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正确答案:E第49题调剂过程的步骤可分为A.收方、检查处方、调配处方、包装贴标签、复查处方和发药B.收方、调配处方、划价、包装贴标签、复查处方和发药C.收方、划价、检查处方、调配处方、复查处方和发药D.收方、检查处方、调配处方、复查处方和发药E.收方、调配处方、检查处方、包装贴标签和发药正确答案:A第50题药师在审核时,首先是确认处方的A.合法性B.法律性C.规范性D.正确性E.有效性正确答案:A第51题以下有关调配药品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B.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C.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D.同时调配类同的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处方,以加快调配速度E.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日的标签正确答案:D第52题以下有关审核处方过程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A.重点审核处方药品单价与总金额B.审核处方用量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C.审核医师是否注明必须做皮试的药物D.审核开方医师的资质及处方书写是否规范E.审核剂型与给药途径、剂量与用法,是否有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正确答案:A第53题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最正确的做法是A.拒绝调剂B.视为差错记录C.告知处方医师D.按照有关规定报告E.请处方医师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正确答案:E第54题正常情况下,调剂药师完成一张处方调剂后,应进行的程序是A.在处方上签名B.加盖专用签章C.再调配下一张处方D.交给另一名药师核查E.在处方上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正确答案:D第55题当患者反映药品调配差错时,下列不正确的行为有A.立即核对相关处方、药品B.立即调换并致歉C.如核实应立即上报部门负责人D.如核实应立即按照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上报E.如核实应热情、主动与患者协调解决正确答案:B第56题药剂师在调配处方时,发现其中一种药物缺货,正确的处置方法是A.提供同类药物资料,请医生修改处方B.调剂人员自己修改处方,改为同类药物C.药师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自己修改处方D.调配人员把缺少的药物划掉,然后直接发药E.让患者自己修改处方正确答案:A第57题在医疗机构中,普通药品的处方保存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正确答案:A第58题精神药品的处方至少应保存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正确答案:B第59题毒性药品处方保存A.1年B.2年C.3年D.4年E.5年正确答案:B第60题调剂过的医师处方应该有医疗机构妥善保存,至少保存3年的是A.急诊处方B.普通处方C.麻醉药品处方D.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E.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正确答案:C第61题《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保存期满的处方销毁须经A.医疗机构负责人批准B.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登记备案C.县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D.县以上监察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E.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备案正确答案:A第62题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参考剂量:A.成人量的1/3B.成人量的2/3C.成人量的3/4D.成人量的1/2E.成人量的3/5正确答案:C第63题药物的常用量是指A.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最小中毒量的剂量B.大于无效量小于最小中毒量的剂量C.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最小致死量的剂量D.大于最小有效量小于极量的剂量E.在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的剂量正确答案:D第 64题关于处方点评,以下哪个说法不正确?()A.处方点评是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用药适应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评价,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