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新矛盾在三大社会和经济体制转型当中我们也是付出了代价,5000万工人下岗再就业,6000万农民失去土地,二亿多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间流动,全国政治与社会的基本稳定。
但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全国的政治和社会还等保持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
就是欧美社会他在这个社会转型中,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他们经过了200、300年的革命和战争,侵略、掠夺才实现了这个转型。
但是我们就这么30几年能够这样实现转型,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时,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还遇到了各种危机、灾难的冲击。
如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1998年大洪水,2003年非典危机,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2009年世界金融大危机,2010年玉树大地震,2011年长江中下游特大干旱,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
这几年以来,我们基本上在改革发展转型当中不断的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经济危机的冲击,我们是这样子走过来的。
所以,判断出来,改革开放的威力就在我们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它显示出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战胜各种灾害风险的巨大威力。
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改革的进程当中,总体上还是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
那么,社会经济转型期面临的问题,我把它概括为下面几点:一是贫富差距拉大。
这个大家讲了很多,我不具体讲了。
二是社会事业严重滞后。
民生问题突显出来,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必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
诸如就业难、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治安乱等这些牵涉到百姓民生问题,民众怨言甚多,甚至把教育、医疗、住房称为“新三座大山”。
三是发展方式粗放带来的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被污染。
特别是空气、水资源污染严重,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更多。
我们这些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带来能源、材料、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生态破坏更是要花几代人力物力财力去弥补。
这就是我们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今年十八大以后第一次召开“两会”的时候,我们北京是严重的雾霾。
在晚上有人调侃,讲在北京可以免费吸烟,上海黄埔江漂流着万头死猪,所以上海的老百姓就调侃说在上海可以免费喝排骨汤,打开水龙头就喝到排骨汤。
四是权力和社会腐败严重。
这里我特别强调卖官买官盛行,导致吏治腐败,影响很恶劣。
前几年很典型,比如说沈阳市买官卖官案,涉及到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长等16个第一把手。
接下来黑龙江省买官卖官案,涉及干部900多人,多名省级领导、上百名地市级领导卷入,引发全省领导干部大调整。
有的贪得无厌,涉案金额达高达几十亿。
在贪污当中,95%贪官有情妇,60%腐败案与二奶有关。
所以,在网上也有“二奶排行榜”,典型的就是江苏建设厅长徐其耀包养146名情妇得数量奖;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常年在五星级宾馆包养未婚大学本科女大学生17人,得素质奖;四川乐山市长李玉书,20个情人年龄在16-18岁,得青春奖;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记性爱日记95本,制作性爱标本236份,得学术奖。
一共有10个奖,我只是简单地举了这6个奖,这个腐败的现象非常荒唐。
另外,腐败蔓延到法院和检察院,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开始,到各地法院检察院不少法官检查官犯案,有的甚至“一锅端”。
这种法院、司法的腐败在欧美法治国家很少有,美国立国200多年只有40起,新加坡从独立以来几十年没有一个法官是犯案的。
因为司法是社会的良心,老百姓要申请社会公正、公道最后一道门槛就是打官司,希望得到公正的判决。
民众最后希望的一道代表社会公正的机关腐败了,这是最伤老百姓的心的。
另外就是舆论的腐败,媒体是监督公权力的有力工具。
我国媒体不但丧失了舆论监督的功能,而且还被资本腐蚀,产生腐败现象。
所以,我国的腐败现象我认为,一个是吏治腐败,一个是司法腐败,一个是舆论腐败,显然比经济领域的腐败更严重,与政治体制弊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体制性的腐败,值得引起严重关注。
这是我们今天在转型期遇到的问题,而由于这些腐败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
我在国庆60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提出利益集团的问题。
这些年我们改革由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形成了权利精英和资本精英的勾结所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使阶层分野在大规模世袭,造成官二代、富二代、贫二代、农二代的利益固化。
这种社会阶层的分化对立严重,草根阶层失去向上流动的可能;中等收入阶层产生了严重的被剥夺感;新富阶层则出现严重的移民倾向。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阶层,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社会阶层存在的情况。
我认为阶层的固化比贫富的差距对我们国家的伤害更严重。
所以,习近平同志今年到南方沿着小平同志南巡的道路走的时候,他讲了一句很深刻的话就是“我们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这句话说明我们中央新的领导很了解我们今天改革存在的这种利益固化的现象就是阶层的固化。
由上面这四个问题带来第五个问题就是社会上弥漫着浮躁情绪,不满情绪,幸福感减弱,失落感增加,道德感衰落。
所以,多年积累的不满、怀疑、怨恨,到了释放期,一方面督促当局推进改革,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不信任当局,越来越偏激,越来越不耐烦。
这就导致民粹主义思潮起来,仇官仇富仇警的情绪到处宣泄。
追求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成为社会普遍现象。
金钱至上观念泛滥,奢靡之风频吹,人的信仰、价值观衰变,各种欲望不断膨胀,人文精神愈发失落。
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社会问题,转型期的陷阱。
概括起来讲,我们中国今天面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这是小平同志在1993年对他的弟弟邓垦谈话的时候提出来的,他认为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比解决发展问题更难,要采取各种方法来解决,特别是分配的问题,如果长期财富向少数人集中那就会产生大问题,他在93年就遇见到我们今天存在的这个情况。
所以,概括起来讲我们面临发展以后的问题就是:1、贫富差距拉大,未能形成公平的分配制度。
2、社会事业滞后,未能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3、公众幸福感下降,未能解决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4、环境污染加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一触即发,带来一系列群体性事件。
5、社会腐败向纵深发展,腐败从经济领域,更深入到吏治腐败、司法腐败和舆论腐败。
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及对策分析当前,我国正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型的传统社会向开放型的现代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在这样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人民内部矛盾会明显增多,有的还会日益突出起来,这是新时期的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的重要政治课题。
”[1]本文分析了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产生根源,提出当前及今后应有及可有对策。
一、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一)利益相关性凸显。
利益是一个价值范畴,指与人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东西。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2]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人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就有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
在计划经济时期,分配上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个人利益的实现主要由集体和国家直接调控,收入差距也不大;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矛盾多集中在政治思想领域,淡化了物质利益矛盾,或者说,物质利益矛盾处于隐性状态,不普遍、突出。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已经使人们逐渐接受了差异性、个性化的社会,群众的生活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受市场作用的驱使,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驱动力,人们更重视和追求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实际利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凸显,从而使经济利益矛盾和物质利益冲突成为引发矛盾纠纷的核心内容。
诸如失业、下岗、协保、医保、动/拆迁、物业管理等等,都是由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引发的矛盾纠纷,而且相当多的矛盾纠纷的发生都具有其合理性,极易引起社会的同情。
(二)群体性矛盾增多。
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这种群体性利益矛盾,往往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
特别是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政策性因素所引起,涉及的对象也往往是一个群体,他们住在同一地区或在同一单位,有相同的利益受损的背景,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
比如,企业倒闭破产、职工下岗待岗、拖欠职工工资、打白条、农民负担过重、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医保改革等,这些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极易在一些人的组织串联或煽动下,酿成群体性事件。
(三)矛盾对抗性增强。
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不具有对抗性。
但新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使得人民内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
这首先引起了矛盾主体强烈的心理失衡,为矛盾对抗程度的加大提供了主观条件。
而在客观上,利益差距的扩大确实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于不同的境地。
当人们在物质利益发生冲突而又得不到妥当处理时,容易向对抗性的方面转化,造成公开的冲突。
如上述群体矛盾就极易以停工、罢课、集体上访、也可能因财产纠纷、资产分配、土地使用等问题,爆发激烈的纠纷和暴力冲突。
而在一些“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农村,素质极低的村官常常横行乡里,激起民愤,酿成恶性对抗事件。
概言之,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对抗性较过去更为激烈。
(四)党群、干群矛盾突出。
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手中所掌握的相当权力,使他们经常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成为各种社会关系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干部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担负着动员、组织和领导人民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责。
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有些干部出现了不适应和不胜任的情况,领导人民群众致富无术,却喜欢弄虚作假、浮夸虚报,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完全脱离人民群众,忽略人民群众利益,漠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更有个别干部完全丧失党性原则、做人准则。
在经济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索贿受贿,贪赃舞弊,直接侵犯群众利益;在政治领域卖官鬻爵,钱权交易,执法枉法,肆意践踏人民群众的权利,压制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金钱至上、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对有害的思想观念放任不管,推波助澜;在社会领域,生活侈奢靡乱,放纵黄赌毒,甚至与社会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他们的“保护伞”,欺压人民群众,影响极为恶劣。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党群、干群矛盾尖锐、突出。
(五)处理的难度增大。
群众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有的缺乏政策、法律依据,处理起来比较棘手。
有些人民内部矛盾跨地区、跨部门,协调难度大。
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较多人的过激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及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捣乱破坏活动纠缠在一起,更是增加了处置的难度。
二、社会转型期产生人民内部矛盾的社会根源引发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可以归纳为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心理四个方面:(一)经济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