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课程与教学的重构
国外文体选择示例
詹姆士·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成功写作的策略》(Strategies and Sucessful
Writing)一书中把写作按表达方式与目的分为五类(如图 3.3 所示):
A.探究时间、空间与事件:叙事与描写;
B.表现关系:分类与比较;
C.解释怎么样和为什么:过程分析和因果;
D. 表明你自己:说明和定义;
写作(美国)
拓宽文化知识面
电脑写作
跨学科学习的写作
个人或小组活动的写作
2.国外文体选择示例:综合
A.描述性写作(社会实践文体:博物馆展览)
B.叙事性写作(社会实践文体:电影编剧)
C.阐释性写作(社会实践文体:事务性计划)
D.说服性写作(社会实践文体:讽刺文学)
Writer’s Choic
把基本的表达方式与真实文体结合起来教。
者会不会认可他们的权威性?我的统计是否能充分支持我的立场?我是否对统计结果作了
过度引申?
我的论据是否有效地被组织?我是否有充分的理由驳斥反对意见?
我的论辩有无谬论?
……
好的练习提供“行动的步骤”
“叙述视角”练习
第一步 在你熟悉或非常熟悉的人中,选择一个你最不喜欢的人。
第二步 想象你走进一家自助餐厅吃午饭,里面散坐着一些客人,在角落里独自坐着
E.说服他人:论辩;然后,再以列举的方式列了四类特殊写作:
1.为了考试的写作
2.文学评论写作
3.研究论文的写作
4.事务信件和简历的写作
美国英语能力标准中对写作的规定
高中毕业必须学会六类写作:
1.报告(例:图书检索报告、综合报告、自然科学研究报告、论文、调查报告)
2.读后感(例:8 类读后感)
3.叙述性报道(例:自传、故事、个人经历、叙事诗、历史报道、肥皂剧或寓言)
目的:通过情境设置,把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拔”出来,让他们带着一种新鲜的、
陌生的、复杂的心情来重新审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学生在日常经验中“榨出”
富有人文意趣的“情感”。
掘进生活的深广度
黄玉峰“大语文”:
寒假,他就带领他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以“学古人风度,察今人民情”为目的的浙东文化
之旅……
赵谦翔“绿色语文”: 《东方时空》感悟课
首先 在屋子里找出一件你感兴趣的东西,至于它是特别的或是普通的不太重要。
然后 坐在这个东西前面,让你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他为什么要偷这个东西?
接着 你可以继续挖掘与之相关的其他事情:他从哪里偷来?偷了以后出了什么事?
他对谁坦白?他为什么要坦白?
练习目的:探索愿望和行动相互作用:愿望激发行动,行动表现愿望
升格
表达方式 两头落空 在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文体的训练中,因为文学化的倾向,最终使得我国基础 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落点落在了“校园体散文”上。 叙事写人的散文和议论性散文,成为写作教学的绝对文体。 三、散文写作所造成的难题 1.散文基本上不需要教 散文就像走路 散文最不需要教 课堂上“教”的缺席 反思
4.叙述过程(班会规则叙述、游戏指南、实验室报告、说明书等)
看报纸的,就是你最不喜欢的那个人。用第一人称写你取食物和找座位的想法。约写半页纸。
第三步 把你自己想象成那个讨厌的家伙,进入那个人的头脑,写他看到你进来时的
想法,也写半页纸。
第四步 跟别人讨论你做这个练习的体会。它简单在哪里,又难在哪里?为什么?
好的练习富有“创意和趣味”
“塑造人物”练习——“为什么我要偷它”
3.语篇练习举例:因果关系表达
1.阅读下面语段,按因果关系重新组织。
(语段略)
2.根据下列事件描绘可能的结果。
A.在自助餐厅,你端起一盘沙拉坐下来吃,忽然你看到菜叶上有一条又大又绿的虫
子。
B.你离开教室时突然绊倒,胳膊断了。
……
(二)教什么:文体选择
1.关于文体分类
文体分类的多种可能
(1)按照写作内容的真实性和加工程度
写作教学的问题
课程问题
教材问题
教学问题
问题 1 “教”的缺失
写前总动员 教在哪里? 学生写作、批改
写作“教学”的专业性何在?
“教”学生作文
“叫”学生作文
学得
习得
写作课堂教学缺教的另一个证据是缺设计 而教学设计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我们到哪里去? (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2.我们如何到达那里?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 3.我们怎样知道已到达那里?(我们的测验应该是什么样的? 我们如何评价和修改教 学材料?) 问题 2 学生作文:“假”的泛滥 关于作假的言论 说真话进来,说假话出去 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韩寒) 假话在作文里,真话在日记里。 关于“作假”的反思 一个多世纪以来,“写真话、诉真情”一直是写作教学的追求,为什么追而不及甚至越
写作课程与教学的重构:以西方为参照
叶黎明 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ylm8558@,15824101087
一、课程问题:阅读本位课程
中:单一课程、 阅读本位
语文课程 阅读
写作
国际母语课程架构
语言课程 1 语言课程 2
语言 语言课程 3 语言课程 4
文学课程 1 文学课程 2
文学 文学课程 3 文学课程 4
训练系统
人教版(九年级):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第一单元 脚踏一方土 第二单元 走进小说天地 第三单元 关注我们的社区 第四单元 乘着音乐的翅膀 第五单元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第六单元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我们对写作教学的认识是混沌的!
缺乏知识系统
缺乏高水平的 训练设计
没有设计感的“训练” 训练=发出写作的指示
虚构 写实
(2)按照写作的文学性
非虚构的
文学创作
虚构的
(3)按写作对象及功实能用分创类作
为自己写作
为不同读者写作
表现自己
传达社会信息
(4)按照写作的目的分类
传达信息的文章
说服的文章
写作(韩国)
表达情绪的文章
交际的文章
在信息化社会中写的文章
(5)按照写作的活动与内容
分析全球性问题
加深对其他学科概念的认识
人。
2. 拿起你们的笔,划掉一个。划去后等于这个人不存在了。
3. 在剩下的 4 个人中划去一个。
4. 在剩下的 3 个人中划去一个。
5. 请你们再做一次痛苦的选择。把剩下的 2 个人全部划去。
方法:情境教学法。在虚拟的“生死抉择”中,让学生“不停地想,想我与这些亲人之
间杂碎的片段”;让学生“不停地说,说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散文写作教学的展开
陌生化
原有生活
掘进情感的深广度
审美
体验
原有生活
掘进生活的深广度
新生活
叙事散文教学的建议
目的:帮助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生活进行“审美”,进而唤醒学生新奇深刻的情感体验。
方法:陌生化(脱熟)
借鉴课例:亲情测试写作案例
1. 请大家拿出一张最干净的纸,在上面写下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最割舍不下的 5 个
追越远? 媒体链接:《会说谎的作文》 南方周末 2010-3-31 第 1363 期 问题 3 师生态度 学生:对写作的厌弃 教师:对写作教学的绝望 语文学科的流行语 好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差的学生是教不好的
二、写作教学的问题探因 缺教
缺教学设计
缺乏“教学过程的展开”
写作教学缺失,是文体选择的必然结果 (一)文体选择的困局之一
求下联。
(1)胡适之(周祖谟,著名语言文字学家)
(2)祖冲之(钱伟长,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
2.语篇练习举例:作比较
就以下话题展开“比较”写作,列出比较的“点”并合理组织,突出比较的异或同,或
者异同都写。
1.两个教师
2.电视上的家庭和你的家庭
3.老师和父母
4.小说和据小说改编的电影
5.两则广告
……
美国加州某中学语言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English
Honor English
Advanced English
English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
西方
课程
课程具体形态 1—N
教材具体形态 1—N
中国
课程
唯一课程
唯一教材
“语言”类课程教什么? 以 McDougal Little 公司出版的《语言网络》(Language Network)6~12 年级教材为 例:
整个中小学,拿最自由、最少限制、最随心所欲的散文作为训练的主要文体,一写就是
12 年,这是很值得我们语文教育界反思的。
2.重要的教不了
真情实感
思想力
先于写作而存在
生活体验的结果
真情实感对于散文的重要
对“真情实感”的绝对迷信
叶辛(中国作协副主席):有了真情实感,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对写作策略的绝对忽视
教学文体 (普通文)
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
“教学文体”与“事实文体” 教学文体:与事实文体相对的概念,指为了教学的需要,将事实文体中基本的表达方式 抽取出来,作为训练的基本文体。 事实文体是具有约定俗成的规范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文体,包括文学类与非文学类。 (二)教学文体选择的后果
实用写作 普通文写作 文学写作
好的阅读教师未必是好的写作教师。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技能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二)教什么?
作语篇而不一定作文
强调语篇意识。
1.写作的结果是语篇
语篇是指能独立地达成一个交际意图的语言单位。语篇不仅仅指首尾完整的文章,也可
以是一句话,一个段落,或几个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