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5-2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理论A,强化版

4.5-2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理论A,强化版

b hg
Fμ1 作射线束
0.2
0.4
0.1
I曲线
d u / d t 0.1 g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0.2g
0.3g
0.4g
Fμ1
5
实际车型的I 曲线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6
思考题
• 什么是I 曲线? • 如何得到I 曲线?
• 什么是“等制动减速度线组”?
线上任何一点都有以下特点:
F 1 F 2 G
G du g dt
du g dt
这组线称为“等制动减速度线组”。
0.2
0.1
d u / d t 0.1 g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0.2g
0.3g
0.4g
Fμ1
4
作图法确定 I 曲线
Fμ 2
0.4 0.3
0.1
2)按照 F μ2 0.2 0.3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7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下一知识点: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8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2
解析法确定 I 曲线 理想的条件:前、 后车轮同时抱死
F 1 F 2 G F 1 FZ 1 F 2 FZ 2
替换φ
F 1 F 2 G F 1 FZ 1 b hg F F a h 2 Z 2 g
F 2
mgb 4hg L 1 mg 2 b F1 2 F1 2 h G h g g
3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作图法确定 I 曲线
1)按照 F 1 F 2 G 作图,得到一组等间隔的45˚平行线。
Fμ 2
0.4 0.3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 分配曲线
主讲:余晨光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
I 曲线的定义
“理想”的条件是: 前、后车轮同时抱死。
F 1 F 2 G F 1 FZ 1 F 2 FZ 2
I 曲线: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要使前、后车 轮同时抱死,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应满足的关系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