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探讨
摘要城市规划建设与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实现共融是二十一世纪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现阶段,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导致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出现了矛盾,伴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价值地位无法显现出来,以至于逐渐沦为一种城市摆设。
本文将分析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结合目前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分析,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寻找合理措施加以制止,为更好地促进两者之间实现共融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生产性;共融
生产性景观主要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因此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包含着人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对自然资源的加工利用。
这种景观体现出生命力、文化内涵及适宜长期传承。
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使得城市生产性景观发展为为人类提供服务帮助的事物。
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的进步而进步,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加剧了住房紧张、交通拥堵及噪音与空气污染,以至于出现了周边地区的农业萎缩、城市绿地锐减、环境日趋恶化等严重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城市规划与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引起了广泛关注,希望能够在城市合理规划的过程,发挥出生产性园林景观的实用价值,为市民提供绿色休闲场所的同时,充分显现出生态性、生活性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物质生产功能,确保集约利用城市和周边绿地资源。
1 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中的发展现状及作用
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关系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工作整体较为复杂,且涉及多种细节问题,因此需要充分结合生产性园林景观的特点来进行综合分析。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坚持生态平衡的准则,充分结合生产性园林景观的特色加以优化,确保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
优秀的生产性景观设计方案需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居住条件,同时又能推动城市化文明建设的步伐。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目前城市规划与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未能实现无缝连接,并且两者之间的共融效果不佳,加之景观设计方案相对落后,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在很多细节上存在漏洞,以至于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无法取得保证。
同时生产性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改善的居住环境效果不明显,甚至在设计环节产生了破坏作用,使得城市规划与生产性园林景观共融进度停滞不前[1]。
2 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制度方面
当前国家的城市规划过程尚不全面,同时在相关制度的制定上也缺乏可行性,因此导致在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无法更好地使二者实现共融。
甚
至有某些城市并没有意识到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缺陷,因此并不关注在质量提高方面的有力举措。
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某些城市忽视了企业和相关投资项目的开发,导致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越来越差。
2.2 设计方面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统一规划理念辅助指导,将难以正确把控城市及郊区景观设计的协调统一,为此,综合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方面还是存在着众多问题。
在一些城市建设过程中,求新求异的思想越来越重,导致一味地追求国外设计理念,从而忽视了当地城市的人文景观特色,使得一些文化历史名城中满是洋建筑,以至于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化内涵,加之多种风格的建筑此起彼伏,使该城市变得不伦不类。
由此分析,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应该着重从该城市的特色入手,特别是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来辅助设计,以此满足实际的城市需要[2]。
2.3 科技力度
伴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在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并且对传统的设计方法及规划方案加以创新并完善,追求更加卓越的设计理念。
然而,目前很多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方法都停留在传统理念上,因此多表现出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及独立个性。
伴随着多元化世界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还应该着重关注设计方法的动态变化[3]。
3 城市规划和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方案
3.1 注重生态规划的理念共融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来合理进行规划,生产性景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在起到維护生态平衡的作用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与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共融的主要方向,需要充分认可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其成为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
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实现人在社会中的主体价值,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理想的园林建设方案,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从而建立起生态型、文明型社会[4]。
3.2 规划与设计步调一致
在城市规划与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中,需要更好的结合两者特色,并且在实际规划的工作中,确保城市职能的有效发挥,也就是城市的规划必须满足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要求,协调各个方面的职能步伐,重视基础设施的完善,针对城市建设每一个环节开展生态化建设。
例如,在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方
面,需要积极结合先进技术,推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实际应用,优化资源配置方案,确保实现高效性、合理性,若发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应该及时制止加以整改,对于资源利用量较大的产业,更应该严格控制工艺流程,尽可能推动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
3.3 强调规划与设计的和谐性
国家国土面积辽阔,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城市规划及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该注意因地制宜。
例如,在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绿色植被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并且结合水元素的引入分析南北方差异。
北方地区多是死水形式居多,南方地区则多是活水形式,通过适当的了解,合理科学的选择植被,然后通过巧妙的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既有利的减少了城市规划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又有利于实现生态化建设的目的[6-9]。
4 结束语
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就是满足人们的环境需求,同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城市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面对人口增多的压力,城市规划应该重视合理完善,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该考虑与生产性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 曹春侠,孔庆弘,张伊博.城市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探讨[J].山西建筑,2016,(12):200-201.
[2] 周峻旭.浅析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问题[J].智能城市,2016,(08):265.
[3] 张宁.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94.
[4] 艾迪.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艺术科技,2013,(04):260,251.
[5] 陈宏蔚.浅析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J].江西建材,2014,(14):43-44.
[6] 向芾.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J].低碳世界,2016,(28):162-163.
[7] 刘晓慧.城市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方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7):217.
[8] 闫向阳.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意境探讨[J].江西建材,2016,(23):185-186.
[9] 黄正.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合特色园林景观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3-14.
李正(1988. 11)性别:男,职称:助理工程师/籍贯:浙江杭州临安市/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单位: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