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教案10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教案10
(4)控制电磁阀 CVT中的电磁阀,若按控制方式,同样分为开关 式和脉动线性式两类;按电磁阀控制功能主要有:主油路压力控 制电磁阀、前进档离合器压力控制电磁阀、倒档制动器压力控制 电磁阀、锁止压力控制电磁阀、无级变速带轮压力控制阀等。
(5)执行元件控制油缸 CVT中的执行元件控制油缸主要有:主动 带轮压力控制油缸、从动带轮压力控制油缸、前进档离合器压力 控制油缸、倒档制动器压力控制油缸。
5.驾驶平顺性
10.2 CVT结构
1.CVT基本结构
2.干式电磁粉离合器加金属带CVT组合型 3.液力变矩器加金属带CVT组合型 4.湿式摩擦离合器加金属链CVT组合型 10.2.1 CVT基本构成
1.CVT基本结构
2.干式电磁粉离合器加金属带CVT组合型
图10-5
CVT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5)按选档/换档操作方式可分为:一般电控式、智能电子管理式、 手/自一体式。
2.特殊类型CVT结构
(1)IVT——无限变速机械无级变速器 IVT的英文全称是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这种变速器首先由英国Torotrak公司开发并 注册专利,汽车业界一直将它归入CVT分类。 (2)流体静力传动CVT 流体静力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 介质传动与静压力变化来传递能量。
3.油液过滤与冷却系统
1)选用高密度无纺织物材料制作滤清器,如三菱F1C1型CVT使用
的ATF滤清器,已达到了40μm杂物的过滤率。 2)在ATF吸入口附近增设了磁铁和高质量过滤网,利用磁铁来吸 附ATF中的金属微粒,以减小意外磨损的可能性。 3)采用两级或多级过滤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对ATF中不纯物质的 过滤率;与传统自动变速器的滤清器相比,过滤细小杂质的能力 提高了两倍以上。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
主编 赵海波 张涛
10.1 概述 10.1.1 CVT的特点 10.1.2 CVT技术的发展历程 10.1.3 典型CVT类型 10.1.4 CVT使用特性 10.2 CVT结构 10.2.1 CVT基本构成 10.2.2 动力接续装置 10.2.3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10.2.4 液压控制系统 10.2.5 方向转换系统
2.双行星齿轮组结构特点
10.2.5 方向转换系统
10.2.5 方向转换系统
图10-18
CVT方向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1.CVT方向转换系统基本结构
2.双行星齿轮组结构特点
10.2.6 电子控制系统
图10-19
行星齿轮组结构对比图
10.2.6 电子控制系统
图10-20
大众01J型CVT系统的集成式电液控制单元
3)采用两级或多级过滤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对ATF中不纯物质的过 滤率;与传统自动变速器的滤清器相比,过滤细小杂质的能力提 高了两倍以上。
4)免维护型过滤器与ATF冷却器组成一体(图10-17),要求定期或定 时更换。
图10-17
大众01J型CVT过滤与冷却系统构成
1.CVT方向转换系统基本结构
(1)ATF油泵 CVT使用的ATF油泵,具有小型化、高精度、大流 量、单独传动等特点。
(2)液压控制主阀体 CVT液压控制主阀体是由各压力控制阀、稳 压阀、手动阀、电磁阀、相关液压控制油路,以及安装这些基本 阀门与液控油路的阀体等组成的总成。
(3)手动阀体 CVT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手动阀控制机构,是个相对 独立的子系统;在有的CVT液控系统中,主动阀和倒档限止阀等 元件组合成一个单独的手动阀体,再与主阀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2.7 换档控制系统
图10-21
CVT换档控制系统示意图
10.3 CVT工作原理
10.3.1 CVT传动特点
图10-22
CVT传动比变化示意图
10.3.2 CVT变速过程
10.3.3 CVT变矩控制来自10.4 CVT控制原理
10.4.1 自动控制模式
图10-23
CVT自动控制模式控制原理
1.CVT由于其经济性、动力性、驾驶平顺性等特性,已经被越来
越多的汽车厂商在其产品中使用。 2.通常,CVT可分为动力接续装置、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电子控 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方向转换系统和换档控制系统等几部分。 10.4.2 手动控制模式 3.现在CVT多采用金属传动带(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作为传动结构。 4.CVT的电控系统是由各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元件与连接线 路等部分构成。
2.CVT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元件 3.油液过滤与冷却系统 10.2.4 液压控制系统
1.CVT液压控制系统典型结构
图10-15
三菱F1C1型CVT液压控制系统
1.CVT液压控制系统典型结构
图10-16
大众01J型CVT液压控制系统
2.CVT液压控制系统主要元件
(1)ATF油泵 CVT使用的ATF油泵,具有小型化、高精度、大流
(2)钢片传动过程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通过钢片传递动力时,钢片 需要与带轮斜面间产生摩擦力,它不是一般复合钢带的拉扯带动 方式,不会造成钢带断裂,只是在转矩输入过大时,可能会造成 金属钢带与夹紧转轮间的滑动,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图10-11)。
图10-12
传动带轮结构(主动)
(3)传动带轮的组成 主、从动带轮组都由锥形可动盘与固定盘两 部分组成;固定盘一侧被固定,可动盘靠近压力油缸一侧,在油 压作用下,可动轮盘在球笼式滑架上可轴向滑动(图10-12)。
量、单独传动等特点。 (2)液压控制主阀体 CVT液压控制主阀体是由各压力控制阀、稳 压阀、手动阀、电磁阀、相关液压控制油路,以及安装这些基本 阀门与液控油路的阀体等组成的总成。 (3)手动阀体 CVT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手动阀控制机构,是个相对 独立的子系统;在有的CVT液控系统中,主动阀和倒档限止阀等
图10-8
电磁粉离合器工作原理
2.液力变矩器
图10-9
CVT中的湿式摩擦离合器
3.湿式摩擦离合器
1.金属传动带结构与工作原理
2.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
10.2.3 无级变速传动系统
1.金属传动带结构与工作原理
(1)扇形推块式钢带 新式扇形推块式金属传动带,由两条多层金
属环和几百个“壬”字形金属推块片横向迭合而成(图10-10),各 钢片间无任何的胶粘和焊接,所有的金属钢片依靠两边平行多层 金属环串连和引导,所有金属钢片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主、从动 轮的锥面接触并产生摩擦。 (2)钢片传动过程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通过钢片传递动力时,钢片 需要与带轮斜面间产生摩擦力,它不是一般复合钢带的拉扯带动
图10-10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构成与受力原理
(2)钢片传动过程 扇形推块式金属带通过钢片传递动力时,钢片 需要与带轮斜面间产生摩擦力,它不是一般复合钢带的拉扯带动 方式,不会造成钢带断裂,只是在转矩输入过大时,可能会造成 金属钢带与夹紧转轮间的滑动,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图10-11)。
图10-11 扇形推块式钢带传动过程
方式,不会造成钢带断裂,只是在转矩输入过大时,可能会造成
金属钢带与夹紧转轮间的滑动,整个动作过程如下(图10-11)。 (3)传动带轮的组成 主、从动带轮组都由锥形可动盘与固定盘两 部分组成;固定盘一侧被固定,可动盘靠近压力油缸一侧,在油 压作用下,可动轮盘在球笼式滑架上可轴向滑动(图10-12)。
2.特殊类型CVT结构
10.1.3 典型CVT类型
1.典型CVT结构分类
1)按CVT控制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两大类。
2)按传动带形式可分为:V形橡胶带传动式、V形或扇形承推钢带 式、多片金属链带式。 3)按传动构件驱动形式可分为:V形或扇形金属带V轮式、多片金 属链带V轮式。 4)按动力接续方式可分为:干式电磁粉离合器、液力变矩器、湿 式摩擦离合器。
5.CVT的控制单元根据换档控制信息,如汽车行驶速度(输出轴转
速),自动控制CVT内各元件工作和传动状态,以实现不同的传动 比与转矩比控制,进而实现自动换档控制过程。
6.在CVT无级变速传动过程中,因主、从传动带轮间的直径连续
可调,其传动比就能实现无级变速过程,也无需中断动力传递。 1.CVT分为哪几部分组成? 2.CVT的动力传递路线是什么? 10.4.2 手动控制模式 3.简述CVT的变速过程。 4.CVT如何实现自动换档控制?
5)按选档/换档操作方式可分为:一般电控式、智能电子管理式、
手/自一体式。
1)按CVT控制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控式两大类。
2)按传动带形式可分为:V形橡胶带传动式、V形或扇形承推钢带 式、多片金属链带式。
3)按传动构件驱动形式可分为:V形或扇形金属带V轮式、多片金 属链带V轮式。
4)按动力接续方式可分为:干式电磁粉离合器、液力变矩器、湿 式摩擦离合器。
10.2.6 电子控制系统 10.2.7 换档控制系统 10.3 CVT工作原理 10.3.1 CVT传动特点 10.3.2 CVT变速过程 10.3.3 CVT变矩控制 10.4 CVT控制原理 10.4.1 自动控制模式 10.4.2 手动控制模式
10.1 概述
10.1.1 CVT的特点
图10-1 无级变速机构组件
1.第一代CVT——橡胶带传动式
2.第二代CVT——V形金属带传动/干式电磁粉离合器 3.第三代CVT——智能与手动/自动一体化 10.1.2 CVT技术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CVT——橡胶带传动式
2.第二代CVT——V形金属带传动/干式电磁粉离合器
3.第三代CVT——智能与手动/自动一体化
1.典型CVT结构分类
(4)动力传动路线
1)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首先传递到CVT输入轴与主动带轮。 2)主动带轮通过金属传动带传递到从动轮与输出轴。 3)最后经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传递给驱动车轮。
2.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
图10-13
金属传动链
2.金属传动链与V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