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第三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原则七:对环境的挑战未雨绸缪。
原则八:主动增加对环保所承担的责任。 原则九:鼓励无害环境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原则十:企业应当抵制各种形式的腐败行为,包括敲诈勒索和行贿受贿罪。
毒苹果事件:
2008年,苹果IPad、Iphone在中国热 卖,但苹果在苏州的供应商联建科技137 名苹果中国供应商员工,却因暴露在正己 烷环境,出现四肢麻木、刺痛、晕倒等中 毒症状,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 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思想是对自由经济的颠覆。
–管理学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解释:赚钱做好事
•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将社会 的需要和问题转化为公司的盈利机会,赚钱行善。
• 在处理企业赚取利润与慈善行为之间的关系上,有两 种对立的观点:
–行善赚钱:to do good to do well –赚钱行善:to do well to do good
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界定
• Raymond Bauer:企业社会责任是认真思考公司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 Davis, Blomstrom:企业社会责任是决策者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的同 时,也有义务采取措施以保护和改善社会福利。
• 约瑟夫•麦奎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主张公司不仅有着经济 和法律方面的义务,在这些义务之外,还承担有其他社会责任。
方向
正相关
负相关
(1)社会影响假说(2)权衡假说 (3)提供资金假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机会主义假说
(5)正协同效应 (6)负协同效应
二、方法、结论与探讨
• 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方法
–企业声誉评价法 • 四大财务指标:财务稳健、长期投资价值、资产使用、管 理质量。 • 四个社会责任指标:创新;产品和服务质量;人才吸引、 培养和使用;社区和环境责任。
• 在中世纪,教会认为对利润的追逐是违反基督精神的,所以质疑 逐利行为的合理性,强调经济活动只是为了服务公众利益而存在, 商人要照顾其行业公会的成员以及社区的福利。
• 在重商时代,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成为经济成功的关键,卡尔文 主义支持利润最大化,鼓励企业家的自利行为,认为商人和工 业家拥有宇宙的的力量,是上帝选择的人。随着商人社会地位 的提高,其社会责任也同时增加,既要满足国家的社会要求, 也要满足地区的需要。那些为社区提供出色的公共服务的商人 能够获得成立公司的特权,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和有限的责任; 相反,那些不做慈善贡献的商人就会经常遭受罚款。
二、社会问题
• 人口问题 • 生态环境问题 • 劳动就业问题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老龄问题
• 社区发展问题
• 贫困问题
三、企业的责任与解决办法
• 道德培养
• 清洁生产
• 参与社区发展
• 人权
《全球契约》(Global Compact)(1999)
原则一:在其不影响范围内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各项人权。 原则二:绝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踏人权的行为。 • 劳工标准 原则三:维护结社自由;承认劳资集体谈判的权利。 原则四:彻底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 原则五:消灭童工制。 原则六:杜绝任何用工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 环境
–其他观点
• 加科比(Jacoby,1973):企业利润最优化而非最大化 • 谢克(Sheikh,1996):“满足”利润 • 沃利克(Wallich):短期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损害长期生存; 认同社会责任可以使得公司被社会接纳,这是公司持续经营 所必需的。 • 莱维特(Levitt,1958):企业参与社会问题,就会获得广泛 的社会权力、演变成特殊的权力中心,支配政治、经济和社 会,形成极权体制。 • 哈耶克(Hayek):企业社会责任违背自由原则,导致政府 干预的强化。
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图:
慈善责任:成为一个好的 企业公民,给社区捐献资 源,改善生活质量
伦理责任:行事合乎伦理 有责任做正确、正义、公平的事 避免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法律责任:守法 法律是社会关于对错的法规集成 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经济责任:盈利几乎所有 的活动都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
• 美国对私有经济非常倚重,社会与企业之间高度依存 • 企业及其领导者在美国的国家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领导者角色:“美 国的事情就是企业” • 美国社会普遍认同:企业管理者不仅仅只是一个职位,而是一种职业。 企业管理者的职业主义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公众的责任。
– 美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大公司的出现
• 伯利-米恩斯(Berle-Means)命题:即两权分离,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 经营权的分离 • 管理者资本主义
在中毒苹果员工代表贾景川的带领下, 联建科技中毒员工集体开展维权行动。苹 果公司2011年1月15日发布2010年的供应 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商员 工因工作环境致病。
• 埃德温•爱普斯谈:企业社会责任主要与组织对特别问题的对策 (有一定规范性的)结果有关,决策要达成的结果应对利益相关 者有益而不是有害的。企业社会责任要关注企业行为结果的规范 性、正确性。
• 阿奇•卡罗尔: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 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 期望。
• 企业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也 称公司社会责任。
• 亚里士多德:“在一个治理的很好的社会中,……公民不能过着 匠人或商人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毫无高尚,并且也有损于人格的 完善。” • 在古希腊时代,社会重视社区利益并压制逐利行为,商人迫于社 区的压力而采取社会性的行为。
• 上述关注主要围绕的是商人作为一个公民,应该承担的个人社 会责任。在公司还没有成为社会商业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的年 代,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想无从谈起。
•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
• 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美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 组织的合法性问题:组织权力与责任的一致性
2.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现代讨论
–自由主义对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批驳
•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资本主义与自由》:在自由经 济中,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只要它处在游戏规则中,也就是 处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那就是要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营 活动以增加利润。“公司确实有实实在在的社会责任,那就是在遵守法 律和适当的道德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挣更多的钱,因为这样会最好 地服务消费者。” –公司是股东的公司 –公司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管理者仅仅是股东的代理人
问题:你们的观点呢?
是赞同还是反对企业社会责任呢?
为什么?
赞成的观点
•公众期望 •长期利润
反对的观点
•违反利润最大化原则 •淡化使命 •成本 •权力过大
•道德义务
•公众形象 •更好的环境 •减少政府管制 •责任与权力的平衡
•缺乏技能
•缺乏明确的责任
•股东利益
•资源占有 •预防胜于治疗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
– TRI法:有毒物体排放量法
–公司慈善法:推出慷慨指数概念,根据公司的捐赠总额和捐 赠占税前净利润的百分比计算。
第三节 当今世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 问题
• 管理道德
• 社会问题
• 企业的责任与解决办法
一、管理道德
• 道德:规定行为是非的价值观、观念和原则。 • 道德标准的变化与差异:国与国之间的社会和文化差异 是决定道德与非道德行为的重要环境因素。 • 管理中的道德失衡问题
• 相关研究
• 方法、结论与探讨
一、相关研究
•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关系的方向,即企业社 会责任与经济绩效是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 •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 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财务绩效,还是企业财务绩效 影响社会责任,或者两者之间只是存在协同关系。
因果关系
社会责任 财务业绩 社会责任 财务业绩 社会责任 财务业绩
第三章
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
第三节 当今世界的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界定
• 企业社会责任的起源
• 赞成和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
问题: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 对于企业而言,社会责任是什么? 为什么?
三、赞成和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论争 • 20世纪30-50年代,伯利与多德关于管理者受托责任的 讨论
–伯利(1931):管理者只是公司股东的受托人,股东的利益 总是在其他对公司有要求权的人的利益至上。 –多德(1932):公司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在创造利润的同时 也有服务社会的功能。管理者再也不是股东的代言人,而是 机构的受托人。 –结果二人相互影响,互相吸取了对方的观点。最终,伯利 (1954)公开表示以赞同多德的观点告终。
• 20世纪60年代,伯利与曼尼关于现代公司作用的争论
–曼尼(1962):主张坚持自由经济,“如果公司要在一个高 度竞争的市场上出售产品,他就不可能从事大量的非利润最 大化的活动;如果他一定要这么做,那么很可能就无法生 存”。
–伯利(1962):在全世界几乎就不存在一个地方,古典的自 由市场制度不受到控制,不是受到全国性经济计划的影响, 就是收到针对某些行业的特定计划的控制。在美国,这两种 控制因素都存在,影响着“私立”工业的大部分。 –立场不同,无法达成共识。
–经济责任: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结构。即企业应该是一个以 生产或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目标,并以公平的价格 进行销售的机构。 –法律责任 –伦理责任
–慈善责任:即组织的自愿/自由处理或慈善责任。这样的一些 活动包括企业捐赠、赠送产品和服务、业务工作、与当地政 府和其他组织的合作,以及企业及其雇员自愿参与社区或其 他利益相关者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