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化学衔接重点介绍教学内容

初高中化学衔接重点介绍教学内容


1.实验室取用固体粉末时,应“一斜、二送、三直 立”。即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人 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 管底部。
2.实验室取用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时,应“一横、 二放、三慢竖”。即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 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 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
பைடு நூலகம்、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化实学验实—验—的学观习察化,学一的般手是段按照“反应前→反 应同投在2、中时入稀观还 稀 硫→察反要 硫 酸化 。 也实应积 酸 中学 实 是验后极 中 会是验学要”地的产以是习与的思现生实研化思顺维象气验究学考序。时体为化的相,例,,基学重结分如要而础的要合别:想铜的科手进在为放自学段行观在什然方。观察 稀么科 法察铜 硫会学 ,。、 酸看观锌 中到察分 却锌的别 无放 气体产生呢?通过思考,把感性知识升华,就会 获酸3、得中化较 置学深 换实的 出验认 来操识,作:而中锌铜的的没“活有一动氢、性活二比泼、,氢三故强”不,能能置将换氢酸从 中的氢。
一、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1、认识元素周期表,找出1—20号元素并 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化学符号。
初高中化学知识衔接
1、认识元素周期表,找出1—20号元素并 写出它们的名称及化学符号。
2、按照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写出只有 1-20号元素的部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部分)
1
2
IA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3.在液体的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 靠”。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 斗口,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要紧靠 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地靠在三层滤纸的 一边,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 上课认真听,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 • 作业要保质保量完成; • 多记多背,注重理解,多做练习,熟能生巧; • 善于总结,探索规律,勤学多问,敢于提问; • 广泛涉猎,拓宽视野,夯实基础,稳步提高。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道尔顿
1869年发现元 素周期律,把化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纳 入一个统一的理论 体系。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
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
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
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
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神舟六号返回舱号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 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 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 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 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
IIA Be 4铍 Mg 12镁 Ca 20钙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VA N 7氮 P 15磷
VIA O 8氧 S 16硫
VIIA F 9氟 Cl
17氯
0 He 2氦 Ne 10氖 Ar 18氩
3
4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密度、溶解性、毒性等。
化学性质: 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 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掌握化学性质时要知道与:金属、非金属、氧气、 氢气、酸、碱、盐、水等的反应。
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 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 “中心学科”
怎样才能学好高中化学?
一、化学用语的学习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 是特有的一种国际科技语言,很重要。
2、写好记好化学式的方法 (1)掌握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2)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3、掌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抓住反应规律 (2)联系实验现象写好记好化学方程式
石 油 工 业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 重要历史时期
1661年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 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波义尔
1771年 建立燃 烧现象 的氧化 学说, 使近代 化学取 得了革 命性的 进展。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1803年提出了原 子学说,为近代 化学的发展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初高中化学衔接重点介绍
化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炭 烧 烤 肉
钻木取火
自然界中的 溶洞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 会发生变化?
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探空气球和飞艇
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在制
实造
验它
室们
和用
工到
业了
上同
如一
古代
何种
铁器
制物
取质
它,
?是



古代冶铁图
现代炼铁高炉
煤 的 综 合 利 用
现在化学研究的分子结构:
乙醇分子
水分子
乙酸分子
蛋 白 质 分 子 的 结 构 片 段
化学发展简史:
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等几个时期。
1.古代化学主要是化学实用技术阶段。 2.十七世纪中叶,化学在实用技术方面发展成为
一门科学。 3.元素周期律、现代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自然物
质世界的一项根本规律,它使人们对物质的研 究深入到了微观领域。 4.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
使 制陶 用 冶金 火 酿酒
炼丹 古代化学
元素概念 燃烧学说 原子分子论 元素周期律
放射化学 量子化学 合成化学 高分子化学 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
……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研究手段: 试管烧杯
精密仪器
研究层面: 宏观
微观
小结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 用的重要的自然科学。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 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 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