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


注水肉检测仪器
18岁的南京第42中高三学生周浩发现市场上 有很多猪肉都有注水现象,他想怎样才能辨别猪 肉是否是注水肉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成功 发明了一种测定仪器,只要往肉里一插,马上就 让“注水肉”现形。他的根据是肉和水都是导电 体,但导电率不同,如果肉里加注一定量的水, 肉的导电率就会相应改变。他边实验边改进,最 终制作出了这台测试仪。该发明在第五届中国发 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
磁力擦玻璃器
带 温 度 计 的 奶 瓶
4.1 发现问题 1、问题的来源
产生问题的三种情况: (1)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了解决进食,人们设计了叉子、筷子, 西方人发明了刀叉。
(2)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 方案。 如:当汽车的速度超过200Km/h时,空气阻力的问 题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设计了外 观呈流线型的汽车。
这里要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
设计要求:


台灯的设计要求: 1、功能要求:基本的照明功能,辅助功能 2、技术指标:亮度 3、外观要求:美观 4、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 5、成本要求:不高于20元
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要求: 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 2、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 3、成本不高于5元。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马上行动
曾经有人发现: 1、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的饮料时,如 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2、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着孩子; 请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 要求:小组讨论,每组至少提出2个问题,最后 小组代表发言。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
P83
明 确 问 题
Continue„
明确问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发现了问题,只是初步有了一个设计的方向。但 到底能不能够确定为一个设计课题,还需要作进一步 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设计任务。我们把这个环节叫 做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永动机 长生不老药
雷电利用机
1、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问题是否明确?
是否有价值?


判断下列问题的价值: ①能否制造出一个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机 械装置带动车辆运行? ②能否下雨天不带伞但也不会淋湿身体? ③能否去火星上种果树? ④怎样才能把冬天下的雪都有效利用起 来?
⑤能不能把水“变成”油?

案例分析1:
水变油事件——曾有人声称做了大量实验发 明了水变油的技术,即水通过机器后变成了油。 水变油一度被宣传为中国继古代的“四大发明” 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这场闹剧已经使国家损失了 四亿元。
案例分析2:台灯的设计 (笔筒的设计 书架的设计)等
2、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 具体的设计要求

限制主要由两方面决定: 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 准 设计者的技术能力与条件
不同的设计对象往往有不同的特点,其产品的功能、 大小、安全、外观、耐用性等方面的设计标准也有所不同。 如:儿童玩具、床、书架、笔筒等。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第一课时
发 现 问 题
发 现 问 题 的 途 径 与 方 法
1、“用心”观察日常生活
发现问题1:随意停车变换车道 发现问题2:大货车失控 发现问题3:避险车道摩擦力 发现问题4:超载 发现问题5:刹车片炭化,刹车失灵 发现问题6:下坡太长,高速档滑行,刹车 控制车速 发现问题7:冷却水箱缺水
阅读:小资料
1.问卷分类 A.开放式问卷 B.封闭式问卷 C.混合式问卷 2.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不要太长、问题太多、填答量太大、难 度太大

马上行动(P81\P82)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通过技术研究、技术试验的过程中获得灵感、 体悟,进而发现新的问题。
你知道体温计是谁发明的吗?


小结:如何发现问题?
方法六 方法五 方法四 方法三
? ? ?
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 (研究试验,产生问题) 收集分析信息 (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方法二 方法一
观察日常生活 (敏锐观察,发现问题)
练习
笔的样式越来越多,……我们选择的范围也越 来越大,请就笔的使用情况,采用观察法、询问法、 问卷调查法中的任意一种,发现问题并查明原因。
为了统筹安排设计进度、合理利用设计资源, 并根据时间需要及设计各个阶段的工作量和设 计的难易程度,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还需 要制定一份时间进度计划表或设计计划书。 (根据a、b、c、d、e五方面) P89—90
思考和讨论?
注意:
设计计划书时,既要根据设计的一般过 程,又要结合设计的实际。比如技术试验的安 排,就得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
浙林本科生一项试验独具创意
发现问题综合实践


小组一:你在使用钢笔时发现的问题 小组二:你在刷牙时发现的问题 小组三:你在使用剪刀时发现的问题 小组四:你在使用雨伞时发现的问题 小组五:你在教室扫地时发现的问题 小组六:你在上体育课时发现的问题 各小组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填入表格,小组内 交流,各小组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2-3个问题在班 内交流展示


(1)观察日常生活
对生活中的人或物的偶然 一瞥,都可能引发一个问 题的发现。


阅读案例:新式纺纱 机的诞生 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 无意中发现问题的经历 吗?
马上行动
你知道下面这些问题的发现引发了哪些设计和 发明吗? 1. 当人生病需要躺着用直吸管吸取杯中饮料时, 如果管子弯折了,就喝不到饮料; 2. 人们在喂婴儿食物的时候不知道冷热,会烫 着孩子; 3. 在使用折叠剃须刀时很不安全,常常刮破皮 肤;

阅读:案例分析—伽利略与体温计
•请你谈谈技术试验对发现 问题有什么重要作用?
3、在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中 “寻求灵感、发现问题”
可结合第二章“技术试验和方法”讲解
化学提篮
模仿DNA双螺旋结构的立体栽培 系统,节约土地又节水
通过实践,黄建洪发现普通立体 栽培系统存在两个问题:浇灌过程中 水浪费现象严重;采光不均匀,导致 不同平台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均衡。
思考和练习一
你家新买了一套住房,如果让你进行设计 装修,你将从哪些方面考虑?设计、装修新 房时会受哪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你如何 解决?如何制定一份装修计划表或计划书来 确保你的工程得以顺利的实施?
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设计便携式小凳子的设计能力、 设计条件和设计限制,根据情况该如何解 决?请制订一份制作计划书。
流线型设计的交通工具:
(3)基于一定的目的有设计者自己主动 发现问题.


阅读案例:电话的发明 思考:贝尔的设计针对的是 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从何而 来? 又如我国准备发射绕月卫星, 现在我国的火箭推力不足, 必须研制大推力火箭。
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发现,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对于日常生活的问题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 地实行观察。 观察的一般要求: 1.养成观察习惯,边观察边思考. 2.制定好观察计划(提纲). 3.按计划(提纲)实行观察,作好纪录,最后整 理、分析、概括观察结果,作出结论。
(2)收集和分析信息

收集信息的途径:文献法、问卷法、询问法。 文献法: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 问卷法:用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 发现的问题的方法。 询问法: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 题的方法。
思考和练习三

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小组设计项目,写 出设计要求和计划。(以作业的形式 提交,小组内可以讨论)
小结
1、通过本章的学习,树立发现问题的 意识,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帮 助人们更好地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2、明确问题的内容,确认问题的价值, 分析和明确设计所应受到的限制和所应达到 的标准,进而提出设计任务,可以保证问题 的解决和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周密的 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本章教学老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小组 讨论、课堂训练等方式组织教学。
思考?
P88
如果你自己动手制作一盏台灯,请考虑各种限制因素,真实填写下表:
明确问题
第三课时
3、设计计划
为了保证设计的顺利实现,我们需 要制定设计计划,设计计划可以更好地 保证设计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产品设计计划
以台灯为例
a:发现与明确问题:调查需求、明确要求; b:制定设计方案:设计分析、方案构思; c:制作模型:绘制图样、产品制作; d:测试、评估及优化; e: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产品说明书;
儿童专用坐便器
新奇的儿童床
一个问题的解决或一项任务的完成,除了设计对
象所涉及的标准和因素的限制外,还受到问题解决 者或设计者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主观条件:是否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客观条件:问题的解决过程要消耗一定的人力、 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需要一定的材料、资料、仪 器、设备以及空间等作支撑,而这些资源也都是有 限的。
黄建洪联想到利用DNA双螺旋结构 优越性改造立体栽培系统,经历半年多的设 计修改,他终于成功实施了设计方案,与普 通立体栽培系统比,该系统的植物种植密度 更高。并且它可以根据植物的需要定时喷水, 比普通立体栽培更节水。同时,它还能根据 不同平台植物的采光需要进行旋转,让所有 的植物能获得均匀的采光。这个设计可以广 泛应用于大棚蔬菜的种植、各种花卉的培育 以及育种等多个领域。
分析问题表述是否明确? ——要抓住核心概念;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 ——要抓住问题所涉及的环境; 分析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 ——要抓住提出问题的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与条 件。

问题是否有价值? 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能否确定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问题是否有普遍的意义? 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现有技术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投入多少?投入与产出比是否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