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审核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

内部审核文件
1.目的
内部审核是由验证本站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规定和要求的适宜性,以及体系运行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本程序是为实施内部审核而编制的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站内部管理体系的审核活动。

3.职责
(1)质量负责人组织年度和特需的质量审核工作,包括组织编制《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和管理评审)年度计划表》,确定内审组人员并任命组长,批准内审组的《内部质
量审核实施计划表》,并监督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的实施和审核《内部质量审核
报告》;
(2)内审组,编制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表》、编写《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3)受审核的部门按《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和管理评审)年度计划表》的要求接受审核,负责对审核中涉及本部门责任的不合格项制定纠正计划和实施计划;
(4)内审员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资料和记录的整理,并组织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限期改进后填写《不合格项及纠正措施跟报单》;
(5)《内部质量审核报告》及内审资料记录,由质量负责人保存和归档。

4.工作流程
5.程序要点
5.1策划和编制审核计划
质量负责人组织质检组策划和编制《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和管理评审)年度计划表》,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一般每年至少审核一次,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审核频次。

5.2组织内审组
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体系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内容和审核对象组织内审组。

内审组人员名单有技术负责人审批。

而内审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中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的监测和检测工作经验;
(2)诚实、公正,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3)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内部质量审核员资格;
(4)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5.3内审员任命及培训
(1)质量负责人召开内审组组员会议,任命内审组组长和宣读内审员守则;
(2)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体系审核(内审和管理评审)年度计划》提出本次评审目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3)本站有证内审员培训本次内审员,考核合格后上岗。

5.4审核准备
内审组编制《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表》,由组长签批实施。

《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表》内容包括:
(1)审核的目的、范围;
(2)审核的依据、标准和文本;
(3)审核人员;
(4)审核日程安排;
(5)受审核部门和涉及的要求、内容;
(6)实施计划应在正式审核前一周由内审组长发至各有关部门和人员。

5.5审核的实施
内审组长召开并主持首次会议。

质量负责人、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内审组成员及相关人员出席。

首次会议内容包括:
(1)向受审核方负责人介绍内审组成员及分工;
(2)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所采用的方法及解释实施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5.6现场审核
(1)内审员根据《内部质量评审检查记录表》规定的检查内容,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检查、调查验证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逐项做好记录;
(2)如提供的证据证明符合规定要求,则由内审员在《内部质量评审检查记录表》上填写符合;
(3)如提供的证据证明不符合规定要求,则由内审员在《内部质量评审检查记录表》上填写不符合,并及时与受审部门联系、交换意见和得到确认。

(4)现场审核结束后,内审组会议应对全部审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填写《评审记录表》,并对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

(5)当审核中发现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可疑时,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书面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所有委托方。

5.7召开末次会议
(1)内审组组长组织内审组及有关人员(同首次会议)召开末次会议;
(2)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3)做出审核评价和结论;
(4)提出纠正措施和要求。

5.8编写审核报告
内审组长在末次会议后的一周内完成《内部审核报告》的编写,由全体内审员签字,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批准后,由内审组发至各部门,并作为管理评审的依据之一。

5.9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各部门根据《内部审核报告表》,在一周内对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并制定纠正计划,明确完成日期和组织实施。

5.10跟踪验证纠正措施
(1)对各部门的纠正措施应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将跟踪结果填写《不合格项及纠正措施跟踪单》并提交管理评审。

(2)如涉及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如纠正措施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应重新研究,制定新的纠正计划,采用新的纠正措施,并执行《偏离的反馈和纠正程序》。

5.11资料存档
内审结束后,内审组长应将本次审核的全部资料和记录移交给质量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将内审和管理评审资料一起建档,资料信息管理员存档,并执行《记录管理程序》。

5.12内审员守则
(1)遵守本站工作人员守则;
(2)本站质量方针为指导,为实施本站的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有效的运行,做到工作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和公正;
(3)以《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准则和以委托方的需求为关注点,进行评审和验收;
(4)评审记录做到清晰和完整、以备查考;
(5)涉及委托方的需求应及时向负责人反映,要认真处理委托方的反馈意见;
(6)以本站和受审部门(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协助受审部门(人)分析不正常工作或结果的原因,并商讨处理措施;
(7)当需要实施的保密时,保管好文件和资料,并不可在不合适场合议论和泄密。

6相关文件
(1)《管理评审程序》Q/SH002.008
(2)《偏离的反馈和纠正程序》Q/SH002.013
(3)《记录管理程序》Q/SH002.028
7记录
(1)管理体系审核(内部和管理评审)年度计划表Q/SH002.007A
(2)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表Q/SH002.007B
(3)内部质量审核检查记录表Q/SH002.007C
(4)评审记录表Q/SH002.007D
(5)内部审核报告表Q/SH002.007E
(6)不合格报告及纠正措施跟踪单Q/SH002.007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