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中级汉语阅读课教案1
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案
专业:11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姓名:罗文娟
学号:11050102020
教学对象:二年级留学生
课程名称:中级汉语阅读课中国“茶”文化课时:2学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的“茶”文化。

2.要求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3.练习阅读技巧技能,即:通过前边或后边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

教学内容及重点:
1.课文
2.生词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导入跟课文有关的相关内容。

二、带读生词三、课文
1.给出阅读提示。

2.根据提示限时阅读课文3.根据课文提问4.讲解词汇5.逐段细读
四、限时阅读,完成练习五、课文小结六、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提问导入:
(1)来中国后喝过什么样的茶 (2)你知道的中国茶有哪些
(3)你认为喝茶对身体有益吗?
说明:刚开始上课,先用导入语引起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再现相关的经历,并能较好地预测文章的相关内容。

用简单的阅读任务进行过度。

二、带读生词
先将生词按顺序带读,然后顺次抽学生选读。

三、阅读
1.阅读提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中国有哪些名茶?
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限时阅读课文:
之后,在老师带领下梳理文章结构,作为一篇介绍性的文章,有其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如起源、发展、特征、分类、价值、地位等等,因此学生掌握这些结构图式,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

如第一段第一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就表明了茶的起源地;第二段中,最后一句“到目前为止,饮茶习惯已经流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国家和地区也已达近50个”表明了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第三段介绍了茶叶的分类,第四段对此作了详细介绍;第五段、第六段的第一句则分别说明了茶的价值和茶具。

了解此结构图式,对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可采用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要求学生分组完成,
第二、请各组说出答案,评价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最后大家评议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问题及答案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都在什么时候喝茶?答案:,在家中喝茶,上茶馆也要喝茶;开会时喝茶,朋友一起
谈话时要喝茶,甚至打架讲理时也要喝茶;早饭前喝茶,午饭后也要喝茶。

.中国茶叶有哪些品种?答案:,习惯上可分为五类: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紧
压茶。

.中国有哪些名茶?答案:,绿茶有名的有:杭州的西湖龙井、江苏太湖的碧螺春、
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安徽六安的六安瓜片、河南信阳的信阳毛尖等。

红茶有名的有:安徽祁门的祁红、云南的滇红等。

乌龙茶有名的有: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台湾南投县的台湾乌龙茶。

花茶中有名的有:福建茉莉烘青、杭州茉莉烘青和苏州茉莉烘青。

紧压茶有名的有:云南思茅和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广西苍梧县的六堡茶。

. 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答案:,17世纪中叶,中国茶开始传入美国... ...18世纪初中国
茶进入伦敦市场。

饮茶逐渐在英国流行起来... ...印度在1780年首次引种中
国茶树;俄国于1893年聘请中国人去做种茶技术顾问... ...目前为止,饮茶习惯已经流传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国家和地区也已达到近50个。

4.讲解词汇先给出例子:
板书:小明的爷爷好喝茶,特别喜欢在饭后喝茶。

紫砂壶大都是在江苏省宜兴县生产的。

如果说到中国的文化,不能不提到“茶”的文化。

提问:句中的“好”是什么意思?“大都”是什
么意思?“提到”是什么意思?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下——可以通过前面或后面的句子推测生词的意思老师小结:
好:读hào,喜爱。

举例: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

大都:大部分的,可以和“大多”替换使用。

举例:树上的苹果大都已经成熟。

提到:说起,谈起。

举例:她一提到自己的过去,就忍不住伤心起来。

6.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
根据前后的句子推测划线词语的意思,一共有9个句子,需要推测9个目标词.
第一步:请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句子的意思
第二步:通过提问学生,看其答案是否正确,给出目标词的正确答案。

美国人好冷饮,尤其喜欢将茶泡水后冷却。

A 喜欢
B 不错
C 容易
D 健康
因其干茶颜色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A 原来的
B 事故
C 原因
D 因此普通花茶大都是用绿茶制作。

A 大个的都
B 大多数
C 大大的
D 全部各类茶叶中都有名茶。

A 有名字的茶
B 茶的名字
C 著名的茶
D 名
称茶可以预防“电视病”。

A 电视坏了
B 电视有毛病
C.电视工作不正常 D 长时间看电视所造成的身体不适喝茶少不了茶具。

A 生产茶的工具
B 特别的茶
C 一种茶叶
D 喝茶用的茶壶、茶杯等茶、咖啡、可可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饮料“。

A 可是
B 可以
C 一种饮料
D 可不茶叶已被世界医学界公认为“当代最佳健康饮料”。

A全认识 B 大家一致认为 C 公开认为 D 都认识
可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找答案。

四:限时阅读
1.阅读“西湖龙井”限时分钟 2.请学生找到文章后面的答案 3.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1)介绍的是:
A “龙井”茶的特点
B “龙井”茶的采摘和炮制
C 喝“龙井”茶时的讲究
D 上述三项
(2)根据文本,破坏“龙井”营养成分的重要因素是: A 沏茶用的茶具 B 沏茶时水的温度 C 是否用手工炒制D 采摘茶叶的时间 (3)“‘龙井’茶的炮制是纯手工的”中“手工”的意思是: A 工作的手 B 手的工作 C 用手做
D 加工
1. 阅读“客来敬茶”限时分钟
2.老师讲解,一起找出答案,检查阅读理解的完成情况 (1)介绍的是:
A 重情好客
B 中国人饮茶的习俗
C 三茶之礼
D 元宝茶 (2)文中“快事”的意思是:
A让人满意、高兴的事 B 急事 C 着急的事 D 要很快做的事 (三)
1.阅读“在中国当今的饮料市场”限时2分钟
2. 提问并检查完成情况 (1)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题目的是:
A 饮料市场
B 碳酸饮料
C 中国当今流行的茶饮料
D 中国人的口味
(2)中国人很喜欢“娃哈哈”、“康师傅”系列茶饮料,是因为: A 这些饮料不含糖 B 他们喜欢这些饮料的口味 C 这些饮料品种多 D 这些饮料是碳酸型饮料 (3) 文中“系列”的意思是:
A 成套的东西
B 饮料的名字
C 联系
D 系统
(四)
1. 阅读“京味十足”限时2分钟。

2. 提问并检查完成情况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题目的是:
A 茶馆文化
B 喝茶唱京剧
C 老北京的茶馆
D 著名的老字号
老北京的茶馆:
A 最能反映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B 都是为贫民百姓开的 C只有喜欢京剧的人去 D 自己加工茶叶文中“上好”的意思是:
A上面的好 B 最好 C 前边的好 D 放在上面的好
五:课文小结 1.小结中国的“茶”文化。

,让日本,韩国的同学分别讲解自己国家的茶道,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茶的艺术是东方人民共同的文化艺术,是品味,清雅,内敛的象征,也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2.小结生词的运用,必要时可要求学生造句,学会运用 3.小结目标词,让学生掌握根据上下句推测目标词的技能六: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中国“茶”文化》练习1(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直接判断正误,此题是考学生对课文信息的反馈能力,下节课评讲答案) 2.完成课后阅读“苏州茶俗趣谈”提醒要限时阅读
注意提醒学生:阅读过程中不要太依赖字典;阅读时不要用手指读,而应大声朗读,或默读;阅读不要纠缠于难点。

2. 提问并检查完成情况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题目的是:
A 茶馆文化
B 喝茶唱京剧
C 老北京的茶馆
D 著名的老字号
老北京的茶馆:
A 最能反映中国茶文化的历史
B 都是为贫民百姓开的 C只有喜欢京剧的人去 D 自己加工茶叶文中“上好”的意思是:
A上面的好 B 最好 C 前边的好 D 放在上面的好
五:课文小结 1.小结中国的“茶”文化。

,让日本,韩国的同学分别讲解自己国家的茶道,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茶的艺术是东方人民共同的文化艺术,是品味,清雅,内敛的象征,也是人类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2.小结生词的运用,必要时可要求学生造句,学会运用 3.小结目标词,让学生掌握根据上下句推测目标词的技能六:布置作业
1.布置学生完成课后阅读《中国“茶”文化》练习1(要求学生不要看课文,直接判断正误,此题是考学生对课文信息的反馈能力,下节课评讲答案) 2.完成课后阅读“苏州茶俗趣谈”提醒要限时阅读
注意提醒学生:阅读过程中不要太依赖字典;阅读时
不要用手指读,而应大声朗读,或默读;阅读不要纠缠于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