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百花园四
1.区别相近笔画的不同写法。
2.学习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和句子。
3.背诵古诗《劝学》。
一学习区别形近的笔画
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组字的前两笔笔画相近但不相同。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仔细分析辨别形近的笔画,掌握它们各自的写法。
1.投影出示各组字的田字格写法。
2.学生观察字形,练习书写各组字。
二学习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和句子
1.读书中的例句,说出每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2.小组交流讨论:
(1)第一个句子讲了读课外书的两个好处好处,一是帮助我们学习语文,二是开阔眼界。
第二个好处从意思上更进一层。
(2)第二个句子讲了诸侯国受震惊的不同表现,一是诸侯国不敢再来侵犯,二是他们把原先掠夺的土地和城池都归还了齐国。
可以看出,归还土地和城池当然比不敢侵犯在程度上更深一层。
3.练习用“不仅……还……”和“不但……而且……”写句子,交流。
三背诵古诗《劝学》
1.学生自读古诗,交流。
2.教师范读。
3.学生理解古诗大意,教师指导:
古诗大意: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学生朗读、背诵。
参加“学语文的心得”的活动,并根据给你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写一篇习作。
一参加语文交际活动
1.明确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2.分组制定活动的方案。
3.各组开展活动。
4.大家交流活动的心得和收获。
二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
1.读一读习作的要求。
2.了解在活动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
三交流汇报,口头作文
仔细想一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一节什么课?哪位老师上的课?突出这节课的特点,使听的同学明白,这节课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和大家说一说。
四现场习作
习作例文:
记一节课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我不知道已经上过了多少节课。
但是这节课——让人事先觉察不出任何不同的一节课,却深深的印在我心里,永生难忘!.
那是一节语文课,铃声刚刚响起,老师就大步跨进教室,严肃的站在讲台上对我们说:“请各位同学写下对于你们来说最重要的三类人。
”我想了想,提笔写下了“亲人”,“朋友”和“老师”。
我想,这三种在生命中是举足轻重的,恐怕缺少一样人生也会是残缺的。
“接下来,请同学们在这三类人中划去一种。
”我愣住了,抿了抿嘴,划去了“朋友”,毕竟没有了亲人,家庭就是不完全的;没有了老师,进步也显得困难。
也知道,我这一划去就再也不能回头,我失去的会是快乐,迎来的会是孤独!
我知道老师一定会叫我们再划去第二种,果然,老师又严肃的发出了声音:“请各位同学再划去一种。
”我无奈的提起笔,轻轻地划掉了“老师”。
我想,亲人是最重要的,是母亲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然后又是亲人让我体会到了亲情
最后,老师让我们把全部人都划去。
这虽然是一场游戏,但划去时我感到我是那么的恐惧死亡!我又是多么害怕失去亲人,失去亲人,我将会多么绝望……
下课铃响了,老师平淡的宣布下课。
我的思维一片空白,只有“亲情”两个字在脑海中回荡……
百花园四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语海畅游》学生通过观察生字,体会字的结构和笔画。
读句子,体会关联词的用法。
《读读背背》是颜真卿的《劝学》,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口语交际》讨论表达学习语文的心得,《习作》写一篇印象最深的一堂课。
一.教学效果:《劝学》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珍惜少年时代的每一寸美好时光,好好学习文化知识,不断积累,勤学苦练,掌握多种本领,长大之后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至于再后悔小时没有好好学习。
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提醒小朋友要趁年少时多学习,多用功。
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
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在体验探究式学习中,提倡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学生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参与、亲历活动。
惟有参与,学生才能获得体验,惟有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发挥到极至。
二.成功之处:朗读习作。
推荐有代表性和有特色的作品朗读,看谁哪些地方写得清楚、生动;感受写得深刻感人;哪些地方尚存不足,需要修改和完善。
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同学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对这篇作文哪些地方最满意,最有新意,最深刻,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让学生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师生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他人的习作。
看文章内容介绍得是否明白、生动,是否联系自己的生活把感受写得深刻。
在评价他人习作中,分享他人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师生互改。
老师给学生面改,学生相互交换修改。
三.不足之处:受课文内容和思想的绑缚学生独立发挥的空间较小。
这种方式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便于上手。
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学生习作中别人的话语太多,有点空话、套话泛滥之势。
下次再教的话,最好不呈现范文。
四.改进措施:作文写完之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欣赏。
重点评价事情是否具体有条理,读后感是否联想自然感情真实。
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价,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有效地促成小组交流评价。
在交流评价之后,鼓励学生进行修改。
百花园四
“语海畅游”想一想,写一写,让学生自主发现每一组的字第一笔相同,第二笔分别是竖和撇。
写字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开。
第二题时学习关联词“不仅……还……”,“不但……而且……并”能正确使用这两对关联词造句。
“读读背背”《劝学》一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口语交际”让学生说出学语文的心得,将自己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觉得好的方法可以记下来。
“习作”记一课,选择一节印象深刻的课,写下来。
把过程写下来,还可以在写一写感受。
一、教学效果
1.利用游戏,识记生字。
“找朋友”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游戏,操作简单,参与度很高。
本课中第一题分析相似生字,非常适合学生通过“找朋友”来巩固。
简单的“找朋友”游戏大大地提高了生字的复现率,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情境中轻松地巩固生字。
2. 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学诗。
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己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
新大纲也再次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学习《劝学》一诗,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探究诗句大意,老师集中订正。
3.本课教学我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不时地将学生引领进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本课的口语交际是说一学习语文的心得,我给学生拓展了许多方面,如:学习语文的建议、学习疑惑、好的学习方法等。
让所有的学生有话可说。
二、成功之处
1.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2.及时拓展学习,加深道理理解。
《劝学》一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为了能让学生记住这个道理,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惜时》和三句名言,但是不强调理解全部诗意。
三、不足之处
1.对待学生的答问,应该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评价的语言应该更为精练,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而我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调,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习。
2.学习关联词时,略讲了这对关联词的关系,认为这样的关联词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
但是不然,好几个学生造的句子,关联词在语境中不适用。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学习关联词这一板块,要更细致一点。
给学生讲解一下什么是关联词:它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
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课上不仅只讲这两对关联词,还可以拓展几个其他关系的几个简单关联词进行造句练习,如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并列关系的“既……又……”,扩宽学生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