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化的问题

社会化的问题


人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化
考察这一问题有两个视角: • ,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个人),人 刚出生时,只是一个“自然人”,即一 个小生命,一堆神经。 •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的文 明不断传递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化的内容
• • • •
1.技能社会化 2.政治社会化 3.道德社会化 4. 性别角色社会化
• 人们还发现这两个孩子虽然长得与人一样,但一 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 能用四肢走路。害怕日光,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 东西。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 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的怪声。 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 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 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 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 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 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不肯穿衣服, 并随地便溺。卡玛拉对阿玛拉很依赖,她们像小 狗一样相互依偎睡在一起。
(三)伙伴关系与性别角色的形成
• 儿童越是按照传统社会的 性别角色行事,就越会被 同伴们所接受,反之则可 能被孤立。随着年龄的增 长,伙伴关系的影响力越 来越大,甚至超过父母和 老师的影响。对个体可能 形成某种习惯和爱好起着 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进入 青春期之后,青少年越来 越重视其同伴群体,随之 也越来越多地出现服从于 其同伴文化的价值观、习 俗及风尚的现象。
(四)大众传媒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 1、在各国的商业广告中,女性通常被表现为传统 的角色定型形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性别歧视。反 思我国的电视、杂志等媒体广告,也不难发现类 似的现象。广告不仅在向社会推销商品,也在向 社会推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将影响着人的价值 观念及行为方式。 2、媒体还在不断强化、教导女性怎样为女孩、女 人,男性怎样为男孩、男人,并为之附上一件"现 代性"的时髦外衣,而内面还是"传统"的关于社会 性别角色的假定 , 。这些现象背后蕴含着这样的 判断:作女人美丽即可,作男人则要成功。
社会印象中男性特点
• 大胆、勇敢、正义感 • 没眼泪 • 思考问题大方面、不细 致 • 赚钱养家 • 保护女孩子
社会印象中的女性特点
• 细腻、温柔、 体贴、 贤惠 • 重感情,易掉眼泪 • 思考周到 • 会持家,顾小孩 • 教节俭、勤劳 • 柔弱
性别主义
• 三从四德 “三从”出自《礼记.丧服.子夏 传》,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 从子”。“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 嫔》,指“妇德、妇言、妇容、妇 功”。。
• 你在刚才我们给出的案例中得到了 什么有用信息?
• 这些现象表明:
• 人的行为、思想感情、语言、生活 习惯等,都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 习的的。 • 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和技能从哪里 来的呢?
社会化的含义 狭义: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 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少年儿童为主要 研究对象)。 广义: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 “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 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 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 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 过程 。
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导入案例
• 1920年10月,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 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裸体女孩。大 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 她们必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 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 小的叫阿玛拉。在孤儿院里,人们首先对 他们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他们身体的生物 系统是正常的,虽然营养不良。
区别对待
(二)学校教育对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 1、毫无疑问,教师对学生性别角色形成具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从不同方面 促进两性学生角色的分化。 • 2、许多研究表明,学校使用的教材中的性 别角色非常明显地反映出社会文化对两性 作用的定型看法。许多社会都把男女性别 的不同作用反映到教材中去,使教科书内 故事情节中描绘男性与女性的作用不同。
小脚女人
道光年间 贞洁牌坊
4. 性别角色社会化
•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两性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伙伴关系与性别角色的形成 •大众传媒对性别角色的影响
(一)父母对儿童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其社会化的 最重要的场所之一,儿童早期活动时间最多的场 所是在家庭,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对孩子 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的性别角色意识 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最早,而且最大。 2、父母除了对其不同性别的子女持有不同的期望 之外,在对待其子女的方式上也是男女有别的。
• 两人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耐心抚养 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 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 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用教给她 的语言说水,遗憾的是,她进院不到一年 就死了。辛格博士下了很大功夫使卡玛拉 “恢复人性”,但进展非常缓慢。进院后 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两年后, 卡玛拉终于学会了直立,但需要有人扶着。 •
社会化的类型
(四)反向社会化 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过程
• 1926年她能够单独直立行走,但是不会跑, 他想走快时,需要四肢并用。卡玛拉用了 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 共只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增加到45个单 词,并曾说出用3个单词组成的句子。但她 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卡玛拉17岁那 年死于伤寒热病)。但是她已经开始适应 人类社会了。如她能照料孤岁的孩子的水平。
社会化的类型
(一)初始社会化 • 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 发生在儿童时期。 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 领,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社会化的类型
(二)预期社会化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是将来要扮演 的角色 发生在青年时期
社会化的类型
(三)发展社会化
成年人为了适应新的角色要求而进行学 习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