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妆品培训ppt课件

化妆品培训ppt课件

4
(二)化妆品基本性质
1
2
安全性
稳定性
3
4
功效性
舒适性
5
(三)化妆品分类
世界各国的分类方法不同,各种条件和需求不同,也 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Ø特殊用途化妆品 Ø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Ø牙膏
6
(三)化妆品分类
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
-------上市产品需要有CFDA颁发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许可批件。 v 育发化妆品:有助于毛发生长、减少脱发和断发。 v 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作用。 v 烫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弯曲度,并维持相对稳定。 v 脱毛化妆品:具有减外线作用、减轻因日晒引起皮肤损伤 功能。
8
(四)化妆品不良反应定义
化妆品不良反应(cosmetic adverse reaction,
CAR)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
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 (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引起的病变或使 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上市销售使用的化妆品所引起的
11
(五)化妆品原料
化妆品原料意义 对配方师而言,只有掌握各种原料的性质,才能开发出 高性价比的配方。
对监管机构而言,了解化妆品原料的基本性能,是提高 化妆品监管力度与水平的前提,尤其对现场监督执法而 言。
对不良反应监测而言,是查找原因、进行技术分析的基 础。
12
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介绍
u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规定了罚则。
14
(一)主要行政法规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涉及不良反应内容2条:
第十二条:“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说明书上 应当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明确了生产企业的说 明职责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对因使用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 各医疗单位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明确了医 疗机构的上报职责)。
u第十五条:“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每四年重新审查1次。期满前
4至6个月由企业执原批件和下列资料重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 行政部门申请,并填写申请表(附件3)一式3 份。 1.产品成份是否有改变的说明; 2.生产工艺是否有改变的说明; 3.产品投放市场销售后使用者不良反应调查总结报告; 4.如产品使用说明书、标签、包装、包装材料有改变的,提供改 变后式样。”(明确了不良反应与再注册的衔接)。
17
(二)主要部门规章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涉及不良反应内容4条:
u第三十条:“重点检查未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
政部门备案的产品、企业新投放市场的产品、卫生质量不
稳定的产品、可能引起人体不良反应的产品、以及有消费
者投诉的产品等。”(明确了不良反应与重点检查的衔
接)。
18
(二)主要部门规章
化妆品培训课 件
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介绍
二、相关法规制度
三、国内监测情况
四、我市监测进展
五、报表填写审核
2
主要内容
一、基础知识介绍
二、相关法规制度
三、国内监测情况
四、我市监测进展
五、报表填写审核
3
(一)化妆品定义
☆ 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方法:非注射、非 口服) ☆ 散布于人体表面(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牙齿以
不良反应,均属于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范围。
9
(五)化妆品原料
v 化妆品是由多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制备而成的混合物。 v 原料是化妆品终产品形成的基础,对产品安全性及品质 具有重要影响。 v 化妆品新原料: 国内首次使用于化妆品生产的天然或 人工原料。
10
(五)化妆品原料
化妆品原料目录: v 化妆品原料种类繁多,《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 名称目录》(2010版)已收录15000余种化妆品 原料;《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8783种 (2014年)。 基本要求: 使用安全; 性质稳定; v v 色浅味小; 合法合规。
15
(二)主要部门规章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1991年3月27日):
u明确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履行化妆品卫生监督职责;
u对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化妆品新原料使用、国
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及首次进口化妆品审查批准、国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后的备案等作出详细规定。
16
(二)主要部门规章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涉及不良反应内容4条:
二、相关法规制度
三、国内监测情况
四、我市监测进展
五、报表填写审核
13
(一)主要行政法规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90年1月1日实施)
u明确了化妆品定义和分类; u提出了化妆品卫生监督、生产企业卫生许可等制度; u规定了化妆品新原料使用、对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和 首次进口化妆品的审批要求;
及口腔粘膜(施用部位:仅限表皮,不包括除口唇之外的其
他粘膜部位) ☆ 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以及保持其处于良好状态为目 的的产品(施用目的:不改变皮肤结构、生理机能,作用缓 和,非治疗)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
注:1.我国化妆品不允许在产品标签上标注“药妆”字样 2.总局明确将牙膏类产品纳入化妆品生产许可监管范围
v 祛斑化妆品:用于减轻皮肤表皮色素沉着。
v 美乳化妆品:有助于乳房健美。 v 健美化妆品:有助于使体形健美。 v 除臭化妆品:用于消除腋臭。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 7
(三)化妆品分类
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
-------进口产品国家总局备案、国产产品省局备案。
v 发用类:①洗发②护发③养发④固发⑤美发 v 护肤类:①膏②霜③乳液④化妆用油 v 美容修饰类:①胭脂香粉②唇膏(护唇膏、唇彩、 口红)③洁肤类(沐浴液、洗手液)④眼部用彩妆 (眉笔、眼线笔、睫毛膏)⑤指(趾)甲用化妆品 v 香水类:①香水类②化妆水类
u第三十二条:“对化妆品批发部门及零售者的巡回监督一 般不采样检测。当经营者销售的化妆品引起人体不良反应 或其他特殊原因,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对经营 者销售的化妆品的卫生质量进行采样检测。”(明确了不
良反应与采样检测的衔接)。
19
(二)主要部门规章
u第四十三条:“各级医疗机构发现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 应及时向当地区、县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报告。” (明确了医疗机构上报不良反应的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