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化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檀林中学九年级化学组编辑:李春森陈永新学习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重点:1、能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并通过实验加深印象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湿衣服为什么可以晾干为什么能够闻到远处的花香2、科学家经研究,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3、分子的特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者E(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学习研讨1、为什么一点品红能染红整杯水为什么白糖在水里消失不见(通过一把沙子来对照思维)2、通过课本结合上一个问题可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 ,我们看得见么真的存在3、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他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 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活动与探究(酚酞与浓氨水的实验)注意:酚酞遇氨气分子会变红讨论:1、为什么A烧杯中的酚酞变红而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不变色B烧杯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香晒衣服时,是阴暗处干的快些,还是太阳下干的快些结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别量取100mL水,100mL酒精倒进200mL量筒里,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结论: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升高,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评价设计:1、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是()。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D. 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 .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冰糖完全溶解后,溶液的体积小于溶解前冰糖和水的体积之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糖溶解后,一杯水都变甜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

(5)25m的卅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 3的钢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1分子和原子(2)檀林中学九年级化学组编辑:李春森陈永新学习目标: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重点:分子、原子的定义、相似点、根本区别和联系难点:能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学法指导:阅读课本,并根据导学案所给提示思考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认真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分子有哪些性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

3、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分子的概念思考感悟:水蒸发与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有什么本质区别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该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化学变化时,该物质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 ,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便无法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最小粒子。

前提: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并不是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原子构成的。

思考感悟:分子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吗(可以从熔点、沸点来思考)分子的构成:分子是由____________ 构成的,如一个氧化汞分子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2、原子的概念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观看多媒体动画)3.分子与原子的关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_________________ 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

(3)相同点:①质量、体积都_________________ ②都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③微粒间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同种微粒性质_______________ ,不同种微粒性质⑤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 _请认真思考课本第51页讨论题评价设计: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 ,分子大原子小B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实质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B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O(考点:没有氧气参与的化合反应)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氧原子B.氧分子不可分。

4、A.B.C.D.5、6、7、),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隔变小.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C.氧元素D.两个氧原子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热冰”是混合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F列说法正确的是(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有些物质是由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直接构成的,如汞。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以氧化汞分解为例:氧化汞受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为 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每2个__________ 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_____________ 聚集成金属汞。

(可以用堆积木来类比)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 ,原子重新组成新的______________ 。

思考感悟: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有没有再分解呢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变了没有原子的定义: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最小粒子。

8按要求写出文字方程式,并在下方标出对应的符号(1)用一种纯净物制氧气的方法(2)(4)有金属生成的分解反应(3)有白烟生成的反应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5)没有氧气参与的化合反应课题2 原子的结构(1)檀林中学九年级化学组编辑:李春森陈永新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难点:理解原子的构成学法指导:先通读课本,对照课本50页彩图并想象,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以与同学讨论交流解决。

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用6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然后完成下列各题)1、物质是由________ 、_______ 构成的,分子是由___________ 构成的。

2、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么4、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是否带电,带什么电整个原子显电性么5、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有没有质量6、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什么粒子上学习研讨:一、原子的构成【观察】P53原子构成示意图:认识原子的各部分结构,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归纳】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________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带—电)'(带—电)__________ 卜不显电性(不—电), ------- (带_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核外)1、核电荷数与核内质子数有什么关系,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小结:(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__________ 核内质子数 _______ 核外电子数__________ 原子序数2、既然构成原子的粒子带有电荷,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3、在上表中你们还能发现什么规律(2)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里的质子数_____________ ,则原子的种类 _______________(4)所有原子都有中子么三、相对原子质量(课本第56页)1 •原子、质子、中子和电子有没有质量•原子的质量该如何去衡量我们通过阅读课本可知原子很小,他们的质量更小,如氢原子(H)的质量为X 10-27kg, 氧原子(0)的质量为X 10-26kg,这些数值太小,书写计算都很不方便,怎么办能不能找个方法把这些后缀如10-26、10-27之类的约掉呢不过约掉后所得的数值已经可是怎么约掉呢O某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 Ar”表示,单位是“ 1”,一般不读出来.2. 从以上表格中你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参考:原子质量=质子质量X质子数+中子质量X中子数+电子质量X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质子质量X质子数+相对中子质量X 中子数+电子(太小,忽略不计)中子数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了,于是我们将所得数值称其为相对原子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