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科学教学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走进化学科学教学案

走进化学科学课程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认识现代化学作为中心学科在科学技术中的地位。

3.理解并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辨别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掌握常见的化学用语 要点精析]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 1.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等。

2. 特征:(1)以实验为基础认识分子、制造分子。

(2)具有创造性、实用性: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

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

②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以及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21世纪的发展趋势 1、基本历程: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使用火开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

2. 20世纪的基本特征: (1)化学研究手段:从简单的试管、烧杯实验发展到利用试管、烧杯和许多复杂精密仪器进行实验,由单纯的化学手段发展到化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科学的等多种综合性手段。

(2)化学研究层面: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向前发展,深度上由宏观深入到微观,由表象深入到本质,有定性到定量,由静态到动态,由平衡到非平衡不断深入,建立了许多化学专门科学;广度上由化学向其他科学渗透,建立了种类繁多的交叉学科,并推动了其他科学的发展。

例1:人类社会开始化学实践,从开始,近现代化学史上有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史实,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1965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1981年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全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使用火;波义耳;元素;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原子;门捷列夫;牛胰岛素3、21世纪的发展趋势:(1)化学家们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2)作为一门中心科学,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挑战作出贡献。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控制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问题,化学将作出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贡献。

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而其物理性质须有大量的微粒聚集成宏观的物质后才能体现出来。

2. 物质的变化:例2:判断下列变化哪些主要是物理变化,哪些主要是化学变化?①冰融化成水②干冰升华③钢铁生锈④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⑤蔗糖投入水中逐渐消失,水变甜⑥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⑦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⑧久存的白酒变得更加浓香⑨石油分馏⑩煤的干馏解析: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关键是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冰融化成水、干冰升华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蔗糖投入水中是蔗糖的分子扩散到水中去了;电阻丝通电发热变红是电流通过电阻使电能转化成热能,断开电源,电阻丝依然是电阻丝;活性炭使品红溶液退色是活性炭将红色物质吸附在其孔道中;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成分的沸点不同将石油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mnn m Y X -+以上这些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钢铁生锈生成了Fe 2O 3·nH 2O ;用石灰抹的墙逐渐硬化生成了CaCO 3;久存的白酒变得更加浓香是生成了乙酸乙酯;煤的干馏生成了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粗苯、粗氨水。

答案:物理变化①②⑤⑥⑦⑨;化学变化③④⑧⑩。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 2和H 2O ,该物质中不一定含有O 元素B .发热发光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C .金属热胀冷缩是金属原子体积随温度热胀冷缩的结果D .两溶液相混合,混合液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等于原来两溶液的质量、体积之和 解析:物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中氧元素可能来自于原可燃物和氧气,也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电阻丝通电发热发光,但是物理变化;金属热胀冷缩是金属原子间距离发生改变的结果;两溶液相混合,其质量可以加和,但体积不能简单加和。

答案:A 四、化学用语 1. 元素符号:每一种元素都有一国际上统一的符号,它既代表一种元素,又可以代表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O 既代表氧元素,又代表一个氧原子。

2.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它代表某种物质,表示该物质有什么元素组成,若有分子存在,还可代表一个分子,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什么原子。

如H 2O 代表水,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代表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不同类别物质,根据其组成特点,化学式的书写有如下规律: ①金属单质由金属原子构成,金属单质的化学式就是其元素符号;②非金属单质中常温下呈气态的一般为双原子分子,呈液态的溴和呈固态的碘单质的分子也是双原子分子;其他非金属固态单质由于结构复杂,我们就直接用元素符号代表其化学式;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③化合物一般可根据下列规律书写:X 为+n 价的原子或原子团,Y 为-m 价的原子或原子团。

一般将正价元素或原子团的符号放在左边,负价的放在右边,但ⅢA 、ⅣA 、ⅤA 族的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把负价的非金属元素符号放在左边,正价的氢元素符号放在右边。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绝大多数情况下m 和n 要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示例如下:常见元素化合价:常见原子团:NH4+、NO3- 、SO42-、CO32-、HCO3-、PO43-、HPO42-、H2PO4-、ClO3-、MnO4-、MnO42-3. 原子结构简图、离子结构简图:反映原子、离子核外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的符号。

如钠原子,钠离子。

4.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遵重客观事实,即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要尊重客观事实;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要配平反应方程式,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要对应相等。

此外,要注意反应条件和反应规律,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不仅体现出了反应物、生成物分别是什么,而且还告诉我们各物质的比例关系。

例如:2H2 + O2点燃2H2O从质量角度: 4g 32g 36g 从分子数角度: 2分子 1分子 2分子从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mol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 44.8L 22.4L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 2体积 1体积例4:一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几年来,又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的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1)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4X+5O2=4NO+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推断X的化学式为。

(2)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尾气的排气管上安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可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NH3;2CO+2NO 催化剂2CO2+N2强化训练]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A.使用火B.制陶瓷C.酿酒D.炼丹2.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了化学实践活动:①酿酒②炼丹③造纸④制陶瓷⑤制青铜器⑥冶铁⑦制火药。

其中属于举世闻名的三大化学工艺是()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⑦3.19世纪,首先提出分子概念的科学家是()A.阿伏加德罗 B.道尔顿 C.拉瓦锡 D.普利斯特里4.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于1993年年底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手段,得到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这两个字的“笔画”宽度约2 nm。

据此可估计,硅原子的实际直径大小约为()A. 10—6 m B. 10—8 m C. 10—9 m D. 10—7 m5.为了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痕迹,就要分析月球岩石中是否包藏有碳氢化合物。

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岩石样品,对收集到的气体加以分析,结果只发现有一些气体状态的碳氘化合物。

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岩石中含碳氘化合物B.岩石中不含碳氘化合物C.岩石中含碳氢化合物 D.岩石中不含碳氢化合物6.借助于化学方法,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而原子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为更小的微粒。

下列实验事实最能体现上述论点的是()A.食盐固体溶于水消失B.盛浓盐酸的试剂瓶打开冒白雾C.干冰露置在空气中逐渐消失 D.红色氧化汞粉末受热分解成氧气和汞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氧原子 B.氧分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B.海水晒盐C.用汽油作溶剂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D.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9.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都是化学变化B .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 .都是放热反应D .都是化合反应 10.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种类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各物质质量总和 11.某含氧酸分子式为H x RO y/2,则R 的化合价为( )A .xB .x-yC .y-xD .(x-y)/21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游离态的是( )A .OB .ArC .ND .I13.已知元素R 的化合价是+5价,下列R 元素的化合物分子式错误的是( )A .R 2O 5B .HRO 3C .Mg(RO 3)2D .KRO 2 14.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A .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C .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D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15.氟氯烃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

据报道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已有三个中国的面积!科学家们呼吁人类要保护臭氧层。

大气层中,臭氧的作用是( )A.吸收CO 2 B.补充O 2 C.吸收红外线 D.吸收紫外线16.合成纳米材料氮化镓曾被作为“98年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