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必修1导学案例子

化学必修1导学案例子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下列不能说明化学具有创造性的是()。

A.创造新分子B. 合成新物质B.炼制使人长生不老的丹药D. 设计新分子2. 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化学是具有实用性的科学的是()。

A. 制造化学肥料,提高粮食产量B. 研制药物,治疗疾病C. 合成食品添加剂D. 提出更完善的化学理论2.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

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

据报道,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大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

以下做法中,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 泼上汽油焚烧B. 倾倒入江河中C. 深埋于土中D. 碾压粉碎后再回收利用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 g·cm-3,试根据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推断金属钠的密度( )。

A. 小于0.8 g·cm-3B. 大于1.0 g·cm-3C. 介于0.8~1.0 g·cm-3D. 无法推测2. 当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用做灭火的物质或器材的是( )。

A. 水B. 沙子C. 煤油D. 泡沫灭火器主要喷出含有CO2、水等浑浊的泡沫状物质3. 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从同一个试剂瓶中取出两块金属钠,观察钠的物理性质,分别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金属钠是表面粗糙的固体,无光泽,呈灰色,有些地方显黄色(小明记录);金属钠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小华记录)。

(1) 通过以上现象推测,小明和小华在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时,方法有何不同?(2) 你认为谁的观察结果更符合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为什么?能力提高4.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仍为紫色B. 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C. 先变红后退色D. 最后溶液变红色第3节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分子的摩尔质量等于6.02×1023个氯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之和B.0℃,压强为1.01×105 Pa时,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6.02×1023C. 在常温、常压下,1 mol氖气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3D. 62 g氧化钠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6.02×10232. 已知3.2 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为3.01×1022,由此可推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 64 gB. 32 g·mol-1C. 32 gD. 64 g·mol-13. 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 )。

A. 1 000 mL, 212 gB. 950 mL, 201.4 gC. 500 mL, 286 gD. 任意规格, 572 g4.已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氯气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单快捷?为什么?本章概括整合本章综合评价1. 物质的体积一定是22.4 L的是( )。

A. 1 mol水蒸气B. 17 g氨气C. 标准状况下44 g二氧化碳D. 0℃、2×105 Pa时2 g氢气14.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分子数目为N,质量是m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m(C)为一个12C的质量,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2. 下面是某同学研究氯水漂白性的一个探究性实验片断。

活动记录[观察]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

[结论]氯水中含有:Cl2。

[实验操作]分别用两只玻璃棒蘸取稀盐酸和氯水,分别滴在两片蓝色石蕊试纸上。

[实验现象]滴有盐酸的试纸变红,而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变白,外圈变红。

提示:滴有氯水的试纸中间部分次氯酸含量较多,所以试纸变白;试纸的外圈次氯酸含量较少,所以没有漂白现象。

[分析与结论]氯水呈现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游离的氯。

滴有氯水的蓝色石蕊试纸中间变白,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有色物质退色的物质生成。

外圈变红说明氯水中有能够使试纸变红的酸。

[问题与思考]氯气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我们已经知道溶液中的水和盐酸都没有漂白作用,能够使有色物质退色的物质是氯水中的氯气还是氯水中的次氯酸?或两者都有漂白作用?请你参照他完成的部分实验活动,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到底是哪种物质有漂白作用。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迁移·应用1. 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不可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是( )。

A. 钙B. 碳C. 铜D. 氮2. 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Na2CO3是碱B. Na2CO3是盐C. Na2CO3是钠盐D. Na2CO3是碳酸盐3. 石灰在工农业生产和建筑业上有着重要用途。

用于生产石灰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其主要成分为A),在石灰窑中加热焙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B),并放出气体(C)。

生石灰在建筑业上主要用做黏合剂,一般先使它“熟化”变成熟石灰(D),熟石灰与沙子混合成“沙灰”用于砌筑砖墙。

经过一段时间后,“沙灰”中的熟石灰变成另一固体物质(E)。

(1) 上述的A、B、D三物质,依次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A. 酸、碱、盐B. 碱、盐、氧化物C. 盐、氧化物、氧化物D. 盐、氧化物、碱(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反应类型。

(3) 新抹上“沙灰”的墙易“出汗”(即有“水”滴附着在墙上),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第2节电解质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本身属于非电解质,溶于水与水作用形成电解质的物质是( )。

A. 金属钠B. 氯气C. 三氧化硫D. 酒精2. 下列反应中,表示的是( )。

A.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B. 碳酸钾与稀硫酸反应C.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D. 碳酸铵与硝酸反应3. 仔细分析下列实验:A、B、C试管中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写出A、B、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3节氧化剂和还原剂迁移·应用1.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它能在无外界氧气支持的情况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而爆炸:在上述黑火药燃烧的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

A.NB. CC. KD.S2. 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来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3. 水(H2O)在很多化学反应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请研究下列水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

(1) 水只做氧化剂的是;水只做还原剂的是;水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2) 水做氧化剂时,被还原的元素是,水做还原剂时,被氧化的元素是。

能力提高4. 铁酸钠(Na2FeO4)是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它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次氯酸等还强。

工业上制取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未配平):(1) 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上述制取铁酸钠的反应中,元素被氧化。

(2) 铁酸钠溶解于水,立即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铁元素转化为其常见的稳定价态,同时放出氧气,正是这些在水中新产生出的氧原子发挥其极强的氧化能力给水杀菌消毒的。

请你推测铁酸钠与水反应的全部产物是什么?本章综合评价1. 钙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是+2价。

则对于下列4种物质:① SO2 ② SiO2 ③ P2O5 ④ CaO2(1) 从组成元素的类别来看,有1种与其他3种有明显的不同,它是。

(2) 从氧元素的化合价来看,有1种与其他3种有明显的不同,它是。

(3) 从4种物质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看,有1种与其他3种有明显的不同,它是;(4) 二氧化硅是石英砂(即河边的黄沙)的主要成分,它是硅酸(H2SiO3)和原硅酸(H4SiO4)的酸酐,但二氧化硅并不溶于水,请你设法利用石英砂通过两步反应制取原硅酸。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祖母绿是一种贵重的宝石,其主要化学成分是Be3Al2Si6O18。

其中的铍元素的氢氧化物Be(OH)2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都是盐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1) 祖母绿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

(2) BeO属于(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3) 写出Be(OH)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Be(OH)2和NaOH反应生成的盐为Na2BeO2,写出BeO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较大量的6种离子:K+、Fe3+、Ag+、Cl-、OH-、NO-3。

(1)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其中含有的3种离子是、、。

(2) 乙厂的废水含有另外3种离子,如果加入一定量的(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金属。

(3)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乙两厂的废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 (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有,成为一种复合肥,可用来灌溉农田。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科学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现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碳科学。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碳的各种单质都只含有碳元素B. 碳元素的各种单质结构虽然不同,但性质差别不大C. 碳元素的不同单质性质不同,其用途也不同D. 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2. 某同学在分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时,列举了下列过程:①植物的光合作用;②植物的呼吸作用;③微生物的分解作用;④农民秋收时焚烧秸秆;⑤森林火灾;⑥岩石风化;⑦汽车尾气排放;⑧工厂尾气排放;⑨海水、河水与空气的界面作用;⑩烧火做饭。

上述过程能造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的是。

能力提高12. 请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表:说明: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经数小时后U型管A、B两处液面变化会随烧杯中溶液的不同有所变化。

将A、B两处液面的变化(“上升”或“下降”)填入下表:第2节氮的循环迁移·应用巩固双基1.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和氧气,但在通常情况下氮气和氧气和睦相处,并不发生反应,原因在于氮气很稳定。

下列用途中,与氮气的稳定性无关的是( )。

A. 充入粮仓中贮存粮食B. 充入灯泡中保护钨丝C. 工业合成氨时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D. 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10. 学习本节内容后,应该对铵盐的性质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