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投资组合管理课程论文题目(中)国有企业国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小组小小小组组员汤嘉伟0801010456 汤嘉伟0801010456汤嘉伟0801010456 汤嘉伟0801010456汤嘉伟0801010456 汤嘉伟0801010456 专业班级 08金融学(3,4)班导师姓名任玎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九日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题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研究的内容框架及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影响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影响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内部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信息不对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影响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外部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全球经济一体化是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经济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全球性市场经济体制是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体制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国际贸易传导机制的表现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金融传导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金融传导机制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金融传导机制的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预期传导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预期传导机制的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预期传导机制的表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金融危机的三种传导机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中国防范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可能面临的传导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国际贸易传导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金融传导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预期传导渠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中国防范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审慎有序地进行资本项目自由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建立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加强对私人资本流动的约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4改进我国的汇率制度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5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6利用各种金融创新手段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常态运行阶段,即步入后危机时期。
后危机时期的到来,既为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历史机遇,也暗藏了许多风险,如金融、政治法律、文化和经营管理等风险。
为使国有企业成功走向世界,须采取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提高国有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以产业集群的模式抱团“走出去”、建立健全对外投资保险制度和积极发挥责任政府、服务政府职能等对策化解风险。
关键词:国有企业;“走出去”;风险;对策;后危机时期一、引言目前,各国政府针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救助行动已经收到一定成效,各种经济刺激政策和金融稳定政策效果已经逐步显现。
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同时,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
世界经济会进入一个新的常态运行阶段,即步入后危机时期。
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国内不少企业就已经开始筹划在非常时期的“走出去”战略。
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新的机会又开始出现,给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注入了新动力。
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必然要走向世界。
后危机时期的到来对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有企业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会。
[1]首先,根据历史经验,每一次危机都会推动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升级和发展,带来经济、社会格局的深刻变化。
在此次世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转移过程中,全球投资与贸易格局也将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发达国家经济恢复带来了新的投资需求。
其次,国内许多行业出现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
国内市场已不能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必然要以各种方式走出国门。
同时,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传统出口贸易中频频遭遇反倾销和反规避的制裁,金融危机的发生促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企业必须以新的方式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对外直接投资或者跨国并购将成为必然选择。
第三,我国巨额外汇资产需要通过海外分流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截止到2009年11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2726亿美元。
规模如此庞大的外汇资产,结构却不尽合理,有必要进行有益的多元化投资尝试。
第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资产迅速贬值,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欧美国家放宽对外国企业的投资限制。
“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鼓励企业“走出去”,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
第五,提高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建立跨国企业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跨国企业集团正逐渐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主体。
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一直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国企“走出去”,可以站在更高水平的平台上参与竞争,促进其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创新提升。
面对有利条件,国有企业若能把握住“走出去”的良机,加强对境外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可能获得跨越式的发展,但其中也隐藏了不可忽视的风险,若盲目跟风,会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防范风险是国企“走出去”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后危机时期国有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从经济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对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和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狭义上的“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为主要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业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后危机时期,由于发展环境的起伏波动,国有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必须重视的风险。
[2](一)金融风险1.汇率风险今年下半年以来,世界金融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但国际外汇市场变数依然很大,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也不甚明朗。
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走势更显市场性特征,有涨有跌。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基本面依然相对良好,决定了人民币的强势货币地位。
在市场化环境中,汇率升贬都是正常的,不排除出现人民币阶段性贬值的可能,这取决于国际市场上美元的走势。
金融危机暴发后,虽然美元一度发行泛滥,但以美元为主导的金融格局依然难以改变,美国也不会轻易放弃美元的国际货币主导地位。
美国是唯一能够通过政策真正左右汇率的国家,美元汇率走势决定其他货币汇率走势。
危机背景下,美元汇率主要是战略工具,兑欧洲货币将继续走强,以削弱其对美元的挑战兑主要亚洲货币可能会略有走弱,但不可避免地会有异常起伏和波动。
2.利率风险利率变化的不确定将增加国有企业国际投融资的成本。
投资价值与利率水平的变化存在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不稳定也将增加国有企业预期收益的不稳定。
金融危机发展到现在,各国仍在不断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求稳定快速的走出萧条。
不同国家在促使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优化资金投向的措施不尽相同,从而造成各国利率频繁变动的风险。
3.衍生金融产品风险衍生金融产品是从货币、股票和债券等基础金融产品派生而来。
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中资银行和企业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的制度缺陷。
衍生品交易的杠杆性、虚拟性和跨期性等特点,可以小搏大获得巨额利润,但亏损也将成杠杆式的被放大很多倍。
银行金融衍生品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
自2008年下半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一批国内企业和机构都因从事衍生品交易而遭受严重亏损。
2008年欧元长短期利率出现罕见倒挂现象,使原以为风险不大的企业损失惨重。
一系列巨亏事件警示国有企业在“走出去”时,必须审慎投资金融衍生品。
(二)政治法律风险国有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体现在东道国的重大政治变更及政治突发事件等因素给企业跨国投资经营战略带来的影响上,当企业投资涉及东道国的重大国家利益时,东道国政府往往会动用法律或政策手段直接干涉投资项目,从而导致经济项目的政治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