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导学案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一课时)
备课人:杨晓红备课组长(审核):
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
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培养
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
中的地理知识。

学习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2—6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4.自主学习:读课本22页最后一段及2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当堂检测: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

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
◆能力提高:
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活动( )
A.再睡早起
B.看报纸
C.修路、架桥
D.去医院看病
2.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 )
A.乳制品生产
B.放牧
C.生产皮毛产品
D.建核电站
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 )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编制电脑程序
C.用法律保护自己
D.观看足球比赛
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 (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
课后反思:
组长签字: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一课时)
备课人:杨晓红备课组长(审核):
学习目标: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2.运用
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3.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4.了解图
例和注记的含义。

5.学会辨认方向。

学习重难点: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本P7—14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1-7和图1-8,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画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象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2)把校园中的事物象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
合作探究:1)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师精讲点拨:把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尺),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
同的地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

探究结论: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缩小,并用_______画在平面上,注上必
要的_______,就成为一幅地图。

◆当堂检测:地图的分类
1.自主学习:读第7页第一段,思考:地图都有哪些种类?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

教师精讲点拨:一般来讲,阅读地图时,应先看图名,知道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接下来是看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怎样;阅读地图内容时,应该是先整体,后局部,先综合,后要素。

尽量多地发掘地图内容,达到“图”尽其用的目的。

探究结论: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图必须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能力提高:方向判定
1.自主学习:读课本第7页,思考下列问题
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2)判定地图上的方向:
①普通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在下面“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

③在野外如何辨方向?
课后反思:组长签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