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海陆的变迁》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海陆的变迁》导学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四节《海陆的变迁》导学案【复习旧课】(听写,约5分钟)一、学习目标: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3.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学习重点: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自主学习】(含合作探究、教师总结,约25分钟)学习任务一:地表形态变化----阅40,41页文字及图回答:1.陆变迁的原因:(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___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 海陆变迁的证据:(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2)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是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的证据,这是___________的结果。

(3)荷兰的填海造陆是___________引起海陆变化的证据。

学习任务二:大陆漂移假说---阅读“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1. 大陆漂移假说提出人:德国科学家___________2. 观点(内容)他认为_______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_________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_________,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 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_________相吻合。

(2)拼合大陆几种_________的相似性(3)非洲与南美洲多种_________的相似性。

学习任务三:板块的运动:读图2-55----2-56,结合教材完成以下任务:1、六大板块分别是:、、、、、。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3、“→ ←”表示板块作运动,“← →”表示板块作运动。

4、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海洋最初是由于大陆板块发生的运动形成的。

5、读图2-55-----2-56,完成45页活动1、2题。

【合作探究】1、小明通过媒体得知:科学考察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田。

心想:南极地区冰雪覆盖,终年严寒,几乎不可能有植物生长,不具备形成煤炭的条件。

小明感到非常困惑,你能为他分析吗?2、完成书本P46活动2、3。

3. 结合P43 图2.19,从板块运动角度简单解释汶川地震的主要原因。

【当堂检测】(约10分钟)1. “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A. 填海造陆种田B. 世事的变迁C. 海陆的变迁D. 在海边种植桑树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壳运动而造成的是()A. 唐山大地震B. 在地下放入炸药把山地炸平C.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D. 华北平原的形成3. “大陆漂移假说”是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魏格纳B.哥伦布C. 李四光D. 哥白尼4. 下列是由于填海造陆引起的海陆变化的是()A. 台湾海峡的形成B. 荷兰围海大坝的形成C. 青藏高原的形成D.苏伊士运河的形成5. 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海陆变迁的证据是()A. 喜马拉雅山上又众多的湖泊B. 有森林遗迹C.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D. 有海洋生物化石6.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 东部和西南部处于板块交界处B.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C. 开采地下资源造成的D. 人们在改造自然时造成的结果7.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中的是()A. 印度洋板块B. 太平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8.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A. 亚欧板块与非洲碰撞挤压的结果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C.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而成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火山爆发而成.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导学案第一节认识地球1、在古代,关于地球的传说存在着"_______"与"_______"的假说。

后来人们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航行,推测地球是个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

3、地球仪上,零度纬线叫______,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_____,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___纬度。

纬线指示______方向,南北纬各________度。

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_____,经线指示______方向。

零度经线叫______,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____经度,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4、南北半球以为分界,国际上习惯用西经______度和东经______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度范围:______;中纬度范围:;高纬度范围______。

6、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_______转动,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________转动。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1. 地球陆地占 %;海洋占 %。

即 分陆地, 分海洋。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叫 ,最小的大陆是 。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位于 洲的 岛。

2. 世界有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 、 、 、、 、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

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山脉、乌拉尔河、 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运河。

4.四大洋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 、 、 。

5.四大洋的特点:⑴ 太平洋:跨南北半球,在四大洋中最 、最 ,表面水温最 ,岛屿最 。

⑵ 大西洋:跨南北半球,形状略呈“ ”形,面积第 、深度第二 ,表面水温第三 。

⑶ 印度洋:大部分位于 半球,面积第 ,深度第三,表面水温第二。

⑷ 北冰洋:全部在 半球,大致以 为中心,被海冰广泛覆盖, 是四大洋中面积最 、深度最 、水温最 的大洋。

6. 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

全部在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_______。

跨南北半球的大洋是 。

跨东西半球的大洋是 。

纬度最高的大洋是: 。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

7.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④ ;⑥ ;⑦ 。

我国位于 洲。

(2)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

(3)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同为一个大陆的大洲是 和 。

(4)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 半球。

(5)①⑤大洲的分界线为 。

①②大洲的分界线为 。

8.读两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 是 半球,图b 是 半球。

(2)填出上图中七大洲的名称: A B C D E F G (3)填出上图中四大洋的名称;① ② ③ ④(4)根据图中所示,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面积最小的大洲是(5)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它同时还是 洋和 洋的分界线。

在图中用“//”标出该海峡的位置。

(6)从陆地、海洋看,北极地区以 为主,南极地区以 为主。

(7)世界最高的山峰 峰,位于图中的 大洲(填字母)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 陆地上的地形分为 、 、 、 和 五种基本类型。

高度的表示方法有 和 两种。

2. 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盆地,位于非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位于南美洲;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亚洲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高原,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山脉,位于南美洲。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海拔8844米。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 海沟,位于太平洋。

3. 海底地形包括 架、 坡、 沟、 盆、大洋 五部分。

4. ⑴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及其所在大洲的名称: A 是____山脉、在____洲,B 是____山脉、在____洲,E 是____山脉、在___洲。

以上山脉构成了________山脉带;C 是____山脉、在____洲,D 是____山脉、在____洲。

这两列山脉构成了____山系,属于______山脉带。

⑵将下面地形区的数字代号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①亚马孙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刚果盆地 5、在彩色地图上,一般用 色表示陆地, 色表示水域。

一般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反之,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 。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 。

第四节《海陆的变迁》1. 陆变迁的原因:(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________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大陆漂移假说:由德国科学家 提出的。

3.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A 板块、B 板块、C 板块、 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其中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 和 。

4、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 山脉带和横贯大陆南部和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