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会写怎样平等待人教材简析《怎样平等待人》是本单元“能说会写”中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教材指出了“平等待人”是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持有的一种正确态度,让学生在表演讨论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态度表现出来。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根据生活经历,设定与平等待人或者不平等待人有关的情境,演一演,然后加以评论。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和谐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现代社会需要每个人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课应突出情境性和互动性。
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和手段,使生生、师生充分互动起来,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以此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生活,设计和开展表演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和与人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能力;2.在交流中领悟平等待人的道理:平等待人,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难点1.设计和表演反映平等待人的情景;2.对表演的情境和情境所再现的生活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准备1.课前请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搜集与平等待人有关的故事和名言警句;2.教师在课前搜集相关的图片和诗文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揭示话题回顾单元主题。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请花山的老百姓回来碾米,关心群众疾苦的故事;知道了刚建国时期,在邢台地震中,周总理慰问受灾群众,自己迎寒风站立,让群众背风而站。
伟人平等待人,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尚品格,让我们感动。
在现代社会,人有地位高低之分,也有富贵贫穷之分。
但从人格上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怎样平等待人,是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
二、创设情境,进入话题1.出示图片:展示生活中平等待人的情景。
2.指生说说看完后有什么感受。
3.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平等与不平等的现象,今天我们将要把这些场景搬进课堂,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怎样平等待人?揭示、板书话题。
(“平等待人”这一话题对学生来说有点抽象。
教学时,通过对单元课文主题的回顾和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平等待人的情景、教师示范谈话引出话题,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口语交际中。
)三、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学生自由读书上的提示,并想一想书中对本次口语交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学生交流读书体会。
教师相机明确要求。
口语交际的内容:(1)要创设情境,表演平等待人或不平等待人的情景。
(2)对表演的情境可以做相应的评论。
进行口语交际的要求:(1)先在小组讨论设定的情境。
(2)根据自己的所演的角色设计表情、动作、语言。
(3)评出最佳小组。
四、创编情景,互动交际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想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平等与不平等待人的人和事。
(教师提示:正常人对残疾人的态度、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或子女对家长的态度)、上级对下级的态度、班干部对班级中表现不好的同学的态度等。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记忆中的平等与不平等。
(同时指导学生说明理由:为什么平等?为什么不平等?)过渡:刚才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我知道同学们不仅有说的天赋,还有演的本领呢。
接下来,你们能小组合作编创情景剧,等会我们来演一演吗?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情景,反映生活中平等待人或者不平等待人的场景。
(学生编创,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小组内交流也要注意交际的礼节、表达要完整准确。
)4.完成情境创创编的小组,可以进行彩排表演,为在全班的表演做准备。
(对学生的表演,教师可以提示加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增加表演的效果。
)(口语交际侧重的是“交际”,强调的是“互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为每个学生参与表达、交流提供了时空上的可能性。
)五、演绎生活,感悟评价1.小组代表表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可以边听边简单记一记自己的感想,为一会儿的评论做准备。
2.小组表演结束后,全班交流评价,评论分两个内容:(1)哪个组、谁演得好,好在哪里。
(2)对哪个小组的表演的内容有形同或不同的感受?发表意见。
3.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做好随机的引导和调控,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正确认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最后教师对说话者的仪态、语言和表演的内容做恰当的引导、点评。
(口语交际课堂上应该是全员参与,这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有话乐说,敢演敢说。
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能力,也让孩子学会平等待人的美德。
)六、拓展延伸,升华感情1.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平等待人的人和事,如果他现在就在你眼前,你会对他说什么?2.关于要平等待人相互尊重的名言警句你掌握了哪些?给大家说说。
3.教师总结:是啊,“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同学们,让我们善待他人吧,平等的善待他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
(学生结合实际谈感受,畅所欲言,既是口语表达的训练,又是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引入关于相互尊重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平等待人这个问题的认识高度,使本次的口语交际达到高峰。
)课后反思语文七色光一教材简析本单元语文七色光围绕“平等待人”这一主题安排了4项综合训练项目。
第1项是“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回顾本单元学过的生字,提醒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二是通过比较生字组词的练习,区别形近字;三是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一段话,训练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2项是“日积月累”,通过积累一些与人格平等有关的名言和警句,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
第3项是“知识窗”,通过阅读古人周公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等待人的美好品德。
第四项是“开心一刻”,让学生阅读有趣的小笑话,培养学生课外收集语文资源的良好习惯。
通过这4项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体会人与人的平等关系,培养学生要具有平等待人的高尚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
设计理念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加深记忆、形成技能为目的,以竞赛形式为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通过“练”、“积”、“读”、“说”准确掌握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主动识字、认真写字,并做到有一定的速度,继续训练学生识字和书写能力。
2.积累与人格平等有关的名言警句,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3.拓展阅读《平等待人的周公》,了解古人有关平等待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交流介绍人格平等方面的书籍。
4.体会“开心一刻”幽默小故事的深刻含义,体会幽默中蕴含的智慧。
教学重、难点1.巩固所学的生字,区分形近字。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汉字,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
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与人格平等有关的名言警句、故事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设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些经典的语录说明了反复学习的重要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课本中的第一个知识训练营——“语文七色光一”,来一场知识与能力的较量。
(板书课题)2.按照学生座位进行分组,各自成立竞赛小队。
(教师协助分组)二、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三、自学提示:组内进行合作练习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
(一)、基础知识大本营(一)练习1。
1.学生自由读练习1,明确题目要求。
2.回顾本单元学习过的课文,回忆会认会写的生字,填写在书中的横线上。
3.学生汇报自己在本单元主动认识的字有哪些。
4.每个竞赛小队选出代表到黑板前书写认识的生字,评比哪个小队认识得最多,写得又好又正确。
5.教师小结:识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对于同学们来说时刻都不能放松。
(二)练习2。
1.先让学生独立比较4组形近字,然后组词填写在书上。
2.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认真区分形近字,对于我们书写汉字的正确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这4组形近字的区别,在小组内说说你组了哪些词语。
3.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字词,提供另外几组形近字,让学生区分并组词,进行拓展训练。
淑()署()遨( ) 吏()椒()暑()熬( ) 史()砌()苕()贬( ) 殚()沏()笤()砭( ) 惮()(三)练习3。
1.学生自由读练习3的题目要求,明确旨意。
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快”与“好”的要求:抄写句子要做到字迹工整,压格子线,大小适中,书写要有一定的速度。
2.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本上书写。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3.每个竞赛小队分别选出小队中书写优胜者进行全班评比,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评价。
4.教师小结:汉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写字不仅仅是手上工夫,还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气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做到认真书写祖国的汉字。
(二)、“日积月累”搜集营1.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归纳出3个语句都与什么有关。
2.引导学生再次细读、品读这3个句子,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说说它们的意思。
3.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人格平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展示出来,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选出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在全班交流。
4.教师提供几句名言供学生参考。
人必自悔然后人悔之,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
——《孟子》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贝尔奈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
这就是宽恕。
——马克·吐温5.让学生把这些语言材料归纳整理在“日积月累”本上。
(三)、拓展阅读训练营1.学生自由读“知识窗”中的小故事。
2.谈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育。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课前收集到的相关短文。
(四)、幽默笑话开心营1.学生自由读《诗人与沙皇》这则小笑话。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回答沙皇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3.小组内合作编演这个小故事,比比哪一组表演的生动形象,表演后大家评议。
六、寄予希望同学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离不开平等相待,对别人不尊敬,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我们要从多话的人中学到静默,从偏狭的人中学到宽容,从残忍的人中学到仁爱。
七、总结收获,布置作业1.同学们,在今天的“语文七色光”中你有什么收获?谁能说一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愿同学们每天都学有所获。
2.请同学们结合你收集到的有关平等待人的小故事,与伙伴之间合作制作一本平等待人故事集。
读后感教材简析本单元有两篇课文分别写了毛主席和周恩来平等待人的事,十分感人。
这次习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了伟人的故事后的感想,选择一篇写读后感。
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就课文内容来写,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联想有关的人和事来写。
设计理念遵循“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读后感”的效能,引导学生走近毛泽东和周恩来,感受伟人情怀,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表现自己对“平等待人”这一交往原则的认识,做到文道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