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与幼儿教育
3、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
生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营养、保健、卫生 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尊重爱护、信任宽容 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谐相处、气氛融洽
二、家庭对幼儿教育的直接影响
1、核心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小家庭对幼儿教育的影响:无老人或者亲属照料、社 交范围小、社会责任感弱、社会交往能力差 2000年,人口普查平均家庭人口3.44人 可见,核心家庭更需要社会教育的支持
二、生产力影响幼教发展规模和速度
第一,生产力发展决定了国家对幼教的重视程度
国家是否愿意推进幼教,要看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需要。生 产力发展对于人素质要求提前到幼儿阶段时候,国家才会重视幼 儿社会教育,才会投资幼教。
大机器时代——出现幼儿社会教育 电机时代——重视幼儿教育 计算机时代——普及幼教、提高效率和质量 当前,不少国家推进幼儿义务教育
教育目标方面:
1996年《幼儿园教育规程》提出 智育目标——爱科学 德育目标——自信 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幼儿教育的影响
教育内容方面:
科技产品、新型工艺、新生活方式成为幼儿游戏的重要题材
四、生产力影响幼教组织形式和方法
教育组织形式——
古代农耕文明:家庭教育,个别教育为主 工业文明时代:幼儿园,集中教育,班级授课制,分班教学 现代社会:多元化并存(托幼中心、学前班、流动幼儿园) 信息社会:网络化生存、信息化生存
妇女与幼儿教育
配图
一、妇女与幼儿的独特关系
1、胎期环境的影响
母亲的服药、酗酒、吸毒、情绪状态(紧张压抑还是 轻松愉快)、营养、疾病
2、妇女是幼儿天生的教养者
生者——母亲 养护者——母亲、奶奶、姥姥、女仆、保姆 教育者——女教师、阿姨 看护者——女教师、女保育员、女医生、女护士 女性性格——细腻、温柔、周到、耐心
四、国家制度影响幼教目标、内容
幼教目标通常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 幼教内容也受中央和地方政府影响。 幼教目标和内容必然反映各级政府的意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的教育 任务和内容 我国德育目标与内容——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 【美国】培养民主、自由、平等、独立
五、国家制度影响幼教方式方法
3、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双亲共养共育有利于幼儿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幼 儿社会化。尤其对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
幼儿教育也有利于妇女解放
“琐碎的家务压在她们身上,使她们喘不过气来,变得愚钝卑微, 把她们禁锢在做饭管孩子的事情上,用完全非生产性的、琐碎的、 劳神的、使人愚钝的、折磨人的事情消耗她们的精力。只有在大 规模地开始为消除这种琐碎家务而斗争,更确切地说,大规模地 开始把琐碎家务改造为社会主义大经济的地方的时候,才会开始 有真正的妇女解放,真正的共产主义。”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专制国家
集中专制
七、国家制度影响幼教发展规模和速度
国家政策鼓励,经费划拨及时充足到位,幼教 发展规模、速度就快; 反之,发展规模、速度就会迟缓。
第三节
家庭与幼儿教育
一、家庭对幼儿的影响
1、家庭生育决定幼儿生理基础
幼儿先天生理素质取决于父母的健康状况、优生优育。 胎教优生的重要性 音乐胎教 美术胎教 运动胎教 情绪胎教 营养胎教
第二,生产力发展制约幼教规模和速度
幼儿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保持一致。 幼儿教育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政府推进幼教。 幼儿教育超前经济发展,政府就会限制幼教。
1958年—1960年,大跃进中幼儿园数量达到784950所,是1957年 16420所的47倍多。 1962年,又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稳步发展,幼儿教育也稳步发展,到 2004年,3-6岁幼儿入学率已经达到40.8%。
【美国】多党制、地方分权——幼儿园自由、幼儿分 组活动、个别活动多; 【中国】民主集中制、中央集权——幼儿园管理严格、 集体活动多; 法规的规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5大领域提出具体指导要求 《规程》强调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在日常生活中 学习、幼儿教育要保教结合。
六、国家制度影响幼教管理体制
三、生产力影响幼教发,幼儿教育重保不重教,体力锻炼和道德启蒙; 大工业时代后,科技力量日隆,幼教重点转向智育,幼教内容转 向科技知识能力培养和智能开发; 现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吸毒犯罪等, 对人的素质提出多方面要求。
古代——德 近代——智 当代——全面发展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幼儿教育
第一节
社会生产力与幼儿教育
一、生产力发展是幼儿社会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经济)是社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的物质前提。 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成立始于工业革命。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大工厂、大农场出现,需要大批产业 工人。妇女参加工作,孩子无人看管。 【英国】1839年,419560工人中,妇女占24万多人。占比57.8%。 妇女无法照管导致孩子大量死亡。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工人孩子57%以上不到5岁死 掉。”
大工业也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由于不少工种仅仅是简单 机械操作,童工便宜,所以资本家愿意开办幼教机构培养童工。
1776年:【法国】编制学校 1802年,【德国】巴乌利美“保育所” 1816年,【英国】欧文“幼儿学校” 1818年,波士顿“小学校”(招4-7岁) 1876年,【日本】东京女师设附属幼儿园 我国洋务运动后,1903年,湖北武昌设立湖北幼稚园
2、家庭环境影响幼儿发展
第一,物质环境决定幼儿生活学习条件 贫困家庭——温饱 富裕家庭——舒适、好的学习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学习生活条 件不断改善
第二,精神环境影响幼儿身心健康 安全信任感——活泼开朗 不安全、无信任——闭锁、自卑 家庭文化生活——消遣、文体活动、社交等 城市高层生活、户外活动少、同伴交往少、户外游戏 少——幼儿被迫呆在家中看电视、与父母玩耍 现代幼儿:知识面广、思维灵活、兴趣广泛、个性强 幼儿教育必须更新内容、探索方法、平等互尊
二、国家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力
不同阶级的受教育权(西方双轨制) 贵族幼儿园(权贵子女)、公立幼儿园(平民) 不同性别的受教育权 清代——进蒙养院者基本为男孩 民国——开“女禁”,女童入幼稚园者趋多 新中国——男女比例大致相同
三、国家制度决定幼儿教育的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 经济,幼教面向广大工农干部子女 资本主义国家——幼儿教育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私有 制经济,幼儿教育面向金钱阶层
二、妇女解放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1、妇女的就业状况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妇女就业——孩子谁来看管? 促进幼儿公共教育的产生
小悦悦事件 背景资料
2、妇女的教育状况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妇女的素质受制于受教育水平。母亲的健康水平和文 化道德素养对幼儿有直接影响。尤其是母亲和幼儿教 师直接影响幼儿教育质量。
2、家庭教养社会化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家庭职能中教养职能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势。 幼儿教育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并且收教育年限一再 提前,直到胎教。
【瑞典】孕妇定期孕检和孕期指导 【东南亚】婚前必须进家长学校学习。取得毕业证才能结婚。 现在,胎教社会化、托教社会化、幼教社会化
第四节
【美国】地方分权、各州自行制定幼教目标、课程标 准、经费管理、园舍建筑 【中国】全国统一目标、课程标准、经费管理、园舍 建筑
国家制度文化对幼儿园微观管理的影响
国别 管理作风 教师权 幼儿活动 权 自主活动 多 对幼儿管 制多 活动方式
民主国家
民主自由
有较大自 主权 照章办事
个人活动 多 集体活动 多
教育方法——
古代——口授法、演示法 现代——自主学习、发现学习 当代——多媒体网络学习
第二节
国家制度与幼儿教育
制度——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包括外在强加的 制度和内在经验演绎的制度。 国家制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家制度决定幼教领导权
任何国家政党和政府都会利用权力控制幼儿教育 使得幼儿教育为本国本党服务。具体来讲,决定幼教 的开办权、幼教经费划拨、师资队伍任用、法规的制 定、课程的编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