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PPT课件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PPT课件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24

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但须允许对病人进行足 够的术前准备。
择期的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

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 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 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25
术前备皮注意:
只有当毛发确实会干扰手术时才备皮
手术室墙壁一角漏雨、纱窗破损
15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汕头潮阳区华侨医院38
名剖宫产中,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调查发现,该院手术器械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 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和换药用剪刀等均用戊 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 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 消毒剂不达标。 调查结论:该事件是由于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 病原菌为快速生长型分支杆菌。
——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 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 菌药物。 ——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 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 药物。
9
意大利31家公立医院6167例手术: SSI发生率为3.3%(SSI各类型所占比例见下图)
未确定 2.9% 器官 -腔隙感染 5.8%
切口深部感染 25.7% 切口浅部感染 65.5%
10
对我国193所医院的调查显示:总院内感染率为 5.22%,其中SSI占院内感染的第三位
11
-2004 日本临床外科学会
王开传染病医院手术室
1
2
2
手术的概念
指患者在手术室接受外科医师至少在其皮
肤或粘膜上做一个切口,包括腹腔镜,并在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缝合切口。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在19
世纪中期之前,手术患者通常都会出现“刺 激热”,然后出现手术切口流脓、全身败血 症,重者造成患者死亡。
3
手术室历史沿革
毒的手术室。此后,感染控制得到外科医
师的普遍重视,剧场式手术室被弃用,更
安全的手术室套间经过一个世纪的转变沿
用至今。
5
SSI 定义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常见的术
后并发症,其概念是1992年由美国感染控制 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APIC)、美国医院流 行病学学会和外科感染协会组成的联合小组 在原手术切口感染定义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和 开始使用。 “手术部位感染”是院内感染的第三大主 因,仅次于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
现代手术室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
在这之前的医学史上,很少提到手术室。最
早建立的永久性手术室是一个圆形剧场,不
是为活人手术,而是为了尸体解剖。
1860年起,越来越多的外科手术开始在圆
形剧场实施。
4
手术室历史沿革
1885年,德国医生Neuber提出一个新的概
念---感染控制,他设计并建造了第一个消
6
7
SSI
分类
Skin
表皮层
Hypodermi s
皮下组织-脂 肪结缔组织等 Deep soft tissues (fascias and muscle) 深部软组织(肌 肉和筋膜)
Superficial incisional wound
切口浅层组织的SSI
Deep incisional wound
19
感染控制人人参与
医院领导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广大医务人员化为自觉行动 感染管理注重内涵和实效 主动学习有效的感染预防方法,放弃形式 化感控 主动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降低 医院感染危险
2018/8/30 20
20
21
21
手术部位感染的途径
一、外源性感染: 环境----空气 接触-----医疗器械 人员-----外科医生、手术室护士、其他人员 二、内源性感染: 通过皮肤或手术部位的菌丛 三、血源性感染: 通过手术时输血
22
研究表明:
术前一日剃毛可以增加感染风险
丝线与合成缝线相比感染风险更高
简单的术中保温可以减少患者SSI的风险 输血可能会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肠道准备在降低SSI风险方面作用有限 抗生素应该在皮肤切开前半小时或麻醉诱
导开始时应用
2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研究表明剃毛可增加感染率(皮肤划痕有助于
细菌聚集)
剃毛和手术间隔的时间越长(最长24小时),
感染率越高。
用消毒剂备皮前先彻底清洗手术切口部位,有
机物中和消毒剂作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6
皮肤准备:彻底清除污染
包括手术部位和周围皮肤 备皮时间:手术当日进行 正确脱毛:禁止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
27
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机
用(Jarvis,2000); 2008年美国停止付费的部分 插管相关尿路感染 血管插管相关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纵隔炎 美国计划将停止支付的部分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SSI 呼吸机相关肺炎 金葡菌败血症 艰难梭菌病
2018/8/30 18
18
医院买单与病人买单 我们的预防方法会有差别吗?
16
贵州14名产妇切口感染!
2010年9月以来德江县人民医院陆续出现孕妇
剖腹产后伤口久治不愈现象。一个共同症状 折磨这些产妇——看上去快要愈合的伤口, 皮肤下面其实已经感染化脓,不断渗出浅黄 色的液体。 调查结果: 手术刀、缝针灭菌不合格导致非 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17
美国的应对策略
——美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46亿美元医疗费
切口深层组织的SSI
Organ/space
Organ/space 器官、腔隙
器官/腔隙SSI
8
相关文件
美国1999年制定《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我国2001年颁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010年我卫生部发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以上文件规定等对手术部位感染给予了定义 和预防及控制方法。
12

某医院儿科心脏术后18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血液
感染
某医院心脏手术后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感染暴发
检测结果:
15个无菌手术包有10个包检出致病菌大肠埃希菌
13
2005年宿州眼球事件
某医院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病人 发生绿脓杆菌感染,其中9名患者的单 眼眼球被摘除。
14
调查结论—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 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 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