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新(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部分)
一、组织教学——展示目标(指复习目标)
1、理解: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运用: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分析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2、理解: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运用: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二、引导自学——组织活动:
1、战胜不良诱惑(见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八年级上册第四课)(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①受社会全体的无形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②我们身边的很多诱惑吸引着我们③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从众和好奇心有关④提高、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利于明辨是非、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2)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①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经济、文化、心理的反映②有商业运作的背景和从众心理的推动③传递着拜金主义,包含消极、颓废的内容④只流行一时,时过境迁,被新的流行所取代⑤我们要独立思考,了解它的意义、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3)如何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①人们的追求多层次,有高尚的、中庸的、低俗的、邪恶的②有时处于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③面对突发事件和众人追逐,保持头脑冷静,学会理性分析④学会以法律、道德、规章制度为标尺加以判别⑤思考不同价值选择导致不同后果,杜绝不良嗜好
(4)典型事例杨丽娟痴迷刘德华
(5)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追星事件
①是从众心理的表现②适度的追星是一种调节,无伤大雅③过度追星影响学习生活,忘却自我而不能自拔,变成人生悲剧④引以为鉴,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追星
(6)诱惑我们做出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正面因素①社会上人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②班级里同学们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负面因素①“黄、赌、毒”及邪教的诱惑②打架斗殴
(7)如何把握从众心理
①战胜自己,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②必须打破情面③坚定守护美好理想
2、树立正确学习观念(见九年级第十课)
(1)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①老师的期待②家长的希望③同学的你追我赶④社会大环境的要求⑤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①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力②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③如果没有压力,要适度加“压”,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④如果压力过大,要学会缓解,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3)克服考试焦虑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②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③充分复习,不断增强自身实力④采用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4)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③培养适度的学习压力④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5)如何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①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将面临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②有的同学希望选择继续升学,有更高的追求,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③我国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发达,有的同学要走上就业之路④选择就业,了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足够的思想准备⑤择业的因素有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的需要⑥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⑦选择就业,要先就业再择业,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错误观念
3、热点分析
(1)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
①人口②资源③环境④未成年人保护⑤就业压力⑥玉树地震
(2)如何进行时事点评
①吃透材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②分析评论它的形成原因、③正反两方面的影响④反
映出的相关问题⑤发展的趋势⑥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思路
(3)启示①谈感受②谈对自己的影响③谈自己的打算
三、当堂训练——活动验收:
1、见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第69页第18题
2、见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第69页第19题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部分)
一、组织教学——展示目标(指复习目标)
1、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运用:分析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理解: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3、理解:正确认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二、引导自学——组织活动:
1、集体与个人(见七年级上册第七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个人离不开集体,良好班集体可以满足我们心理需要;使我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使我们拓展视野,培养性格;有助于我们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义务感、责任感、主动精神;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奋发向上的情操②集体也离不开个人,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③增强集体合力,发挥个人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
(2)中学生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①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形成,靠全体成员的团结与互助②集体中个体同心同德,增强了个体的力量③团结能促使生产发展、社会安定、事业有成,我们应自觉继承和发扬④树立“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观念,建立具有凝聚力和安全感的大家庭
(3)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积极进取,多取得成绩②严格要求自己,不与同学闹矛盾③正确对待团结,不搞小圈子,不讲哥们义气④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掩饰缺点,诚恳接受批评⑤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同破坏集体的行为作斗争
(4)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
①2008年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林浩)②抗震救灾优秀少年(马小凤)
(5)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①全国人民发扬“抗震救灾”精神,救助被埋废墟的生命,说明个人离不开集体②一个个热血有凝聚力的中国人的无私奉献,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形象,说明集体也离不开个人③英雄人物起到关键作用,离不开集体的环境和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以英雄为榜样,为集体做出更大贡献④我们同心同德,个人在集体中健康成长,集体因个人才能的发挥变得更加优秀
(6)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启示①加强与同学团结合作、互帮互助②发挥集体的力量,展示个人的特长③虚心接受批评,不包庇、不隐瞒缺点
2、亲社会行为
(1)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①新建的道路、楼宇、街区②琳琅满目的市场③热火朝天的经济活动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⑤振奋昂扬的精神状态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①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②在党的领导指引下③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
(3)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存在的问题
①人口负担重②就业压力大③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④贫富差距较大⑤腐败、犯罪现象比较严重⑥老百姓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
(4)如何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①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但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社会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各界和全体人民长期努力,共同奋斗③作为社会成员,有责任了解和关注社会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感④认识当代中国,增强关心社会兴趣,加深对党的感情
(5)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在社会交往中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6)养成亲社会行为①在社会生活中,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要同情和关心②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③在共同事业中,能与别人合作④面对利益,能
与别人分享
形成行为习惯
3、弘扬中华文化(见八年级上册第三课、九年级第一课)
(1)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①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们世世代代的精神家园②作为中华儿女,祖国命运是我们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血脉精神③我们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离不开中国的时空条件
(2)如何提高文化认同感
①民族文化是滋润我们健康成长的血脉精神,是形成我们世界观的智慧源泉②当代人的情感特征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国家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③我们的情感和志向是让祖国繁荣兴旺,使中华文化绵延常青④提高文化认同感,又要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⑤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时至今日中华文化的价值依然存在⑥改革开放以来,巨龙腾飞,我们成为自豪的中华儿女⑦珍惜自己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⑧应抛弃旧我而变化旧道德的糟粕,如等级秩序、无条件服从祖先旧制、保持现状、男尊女卑、消极忍耐
三、当堂训练——活动验收:
1、见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第74页第19题
2、见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第75页第20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