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孙战森
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学习观念、升学与就业
战胜困难、摆脱逆境个人与集体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情系民族文化与国家命运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战胜困难、摆脱逆境)
(4)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个人与集体)
(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情系民族文化与国家命运)
【学习重点】
(1)(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
(2)(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学习观念、升学与就业)。
(3)(个人与集体)。
【学习过程】
一、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
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
含义: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现象的很好说明。
影响:消极表现在抑制个性的发展,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陈规。
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因此对于从众心理,我们要认真分析,做到有选择的从众,不能随意盲从,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2、好奇心(含义)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
青少年好奇、好学、好动、好模仿,对许多问题都感兴趣,碰到新鲜的事物总想知道为什么、探索其奥秘。
(作用)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
青少年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正确的好奇心,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1)对于好奇的事物要明辨是非,择其善者而从之。
(2)把合理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
(3)培养兴趣,不盲目从众。
(4)要积极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1)独立思考能力要求全面、发展的思考问题,能够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能够随时检查和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错误和不恰当之处,并予以调整。
(2)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根据长远目标或社会要求来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够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扰和诱惑,能够克制自己的冲动。
二、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学习观念、升学与就业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关键在于如何辩证的对待压力。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干劲,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增加,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
2、导致学习压力的原因有哪些?应如何缓解?
(1)自身方面的因素:如得失心太重、期望值过高、准备不充分等。
(2)外在方面的因素:如课业负担较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
在学习压力面前,一味抱怨外在因素反而会加重压力感,积极的态度则是努力调节自我,变压力为动力。
具体的方法:
3、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克服考试焦虑要“对症下药”,即根据考试焦虑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调控方法,如: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4、如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端正学习动机,知道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是将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需要。
(2)培养学习的兴趣。
(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1)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人们所从事的正当工作,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不可少的,对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2)应届的初中毕业生,不管是考入普通高中、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还是就业,都面临着人生选择的问题。
要做出合理的选择,就要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指导,认真衡量自身实际,仔细推敲选择的出路,做好升学或就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三、战胜困难、摆脱逆境
(做法)1、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逆境?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逆境,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用;认识到战胜困难和摆脱逆境能使人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怎样才能战胜困难、摆脱逆境?
需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往往能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掘潜能,积极解决问题,最终取得成功。
四、个体与集体
1、如何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1)人的一生始终生活、学习、工作在各种集体之中,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集体。
因为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
个体如果游离于集体之外或者被集体所排斥,势必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
(2)集体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因为集体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集体的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集体的发展壮大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如果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同心同德,不仅会增强集体的“合力”,而且会增强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力量。
(3)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体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不但体现在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出谋划策、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而且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集体成员的日常交往和活动之中。
(2)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互相理解、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公平竞争、分工合作、利益分享等,都能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增强机体凝聚力。
五、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是不言而喻的。
我们享有的每一件物品,得到的每一种帮助,无不是他人的智慧、劳动和爱心的付出。
当我们明白自己生活的一切条件不是凭空产生、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享受他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理所当然使我们唯一的选择。
3、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的今天和未来。
把青春的热情和力量奉献给社会,学会亲近社会和自觉服务社会。
六、情系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
1、为什么说个人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1)祖国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使我们世世代代的家园。
我们的生活以中国的地域为生存条件,以中华民族的发展为历史渊源,以中华文明的积累为现实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特征。
我们个人的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民族文化对人的情感产生重大影响。
当代人的许多情感特征都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找到历史渊源,中华民族文化已经在我们的情感活动中打下深深地烙印。
(3)国家的命运更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状态。
近代以来,祖国遭受内忧外患而积贫积弱,中华儿女在屈辱中奋起,为祖国的新生而战斗,新中国成立了,祖国抖去身上的历史尘埃。
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儿女从此可以挺起脊梁,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解开了新的历史篇章,祖国迈进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国际影响空前提高,巨龙腾飞,举世瞩目,中华儿女成为自豪的中国人。
2、提高文化认同感
作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命运是我们情之所系,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血脉精神。
让祖国繁荣昌盛,使中华文化绵延长青,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情感和志向。
七、好奇心、兴趣和情趣的关系
1、好奇心是我们行动的,兴趣的和开启创造力的杠杆。
善于将美好事物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高雅的情趣。
反之,则会沾染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2、集体利益比个人利益重要还是个人利益比集体利益重要?
这些说法都是片面的,因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个人利益离不开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尊重和保障个人利益,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既要重视集体利益,又要重视个人利益。
【作业设计】
一、请你辨析——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1、
2、
3、
4、二、请你参与活动与探索
学习很快乐,增加压力求进步;
学习很辛苦,去除压力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