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电测听检查基础知识

电测听检查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贝刻度
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能量范围极其广泛,引起听阈的最小声强为10-12 W/m2,引起痛觉的最小声强为1 W/m2,相差1万亿倍;以声压计,引起听阈的最小声强为20μPa,引起痛觉的最小声强为20μPa,相差100万倍。

计数起来不方便。

若以某一绝对声强为基准,将声强的绝对值转化为与该基准声强的比值,则该比值称为声强的级。

将声强的级取以10为底的对数,可将1012倍的差值转化为差值仅为12的对数计数,计数单位为贝尔(Bell),较为方便。

但以贝尔为计数单位又嫌分级过粗;因此以1/10 B,即分贝(dB)为计数单位。


在声学计量上采用分贝的表示法,还有另外一个理由:美国科学家Stevens发现人耳对声音响度的感受也遵循对数变化的规律。

声强每增减10倍,人耳所感受的声音响度增减l倍。

三、声压级声强级
声强的级(或声压的级),只是一种概念,它只有在规定了基准声强(或声压)数值之后,才转变成一个专门的声学术语——声强级或声压级。

(一)定义
声场中某点的声压级,是指该点的声压p与基准声压p0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20的值。

p0为基准声压,在空气中取人耳在1 000 Hz所能听到的最小声压20μPa,作为基准声压,在水中取1μPa为基准声压。

数值以分贝(dB)表示,国际标准推荐用LP代表声压级,但习惯上仍用英文缩写SPL(sound pressure level)表示
LP=20 lg(P/Po) (1)
声场中某点的声强级,是指该点的声强I与基准声强Io的比值,取以10为底的对数再乘以10的值。

I0为基准声强,在空气中为10-12W/m2。

声强级记为L1,数值以分贝(dB)表示LI=10 lg(I/Io)
I0的取值可由式(1),I=p2/ρc推算而来,Io=p02/ρc=(20μPa)2/415=(400×10-12)/415≈10-12W/m2,所以可以推导LI=10 lg(I/Io)=10 lg[(p2/ρc)/(p20/ρc)]=10 lg(p2/
P02)=20 lg(p/Po)=Lp。

所以尽管声压级和声强级在物理概念上是不同的,但在数值上却
是一致的,在许多不太严格的情况下,对声音强度进行描述时两者是通用的。

四、倍频程刻度
对频率的计数也很少采用线性刻度,而多采用对数刻度,这与心理声学中人对音调的主观感受是一致的。

频率采用对数刻度后,人耳最敏感的频率1 000 Hz也恰巧位于20~20 000 Hz这一频率范围的对数坐标的中部。

如同声音的强度以分贝计量,对频率的计量采用倍频程(octave)计量。

频率每增加1倍,称为1个倍频程,音乐上称为一个八度。

从听力学角度,频率跨度间的上下限频率相除为2的若干次幂,就称为若干倍频程。

如频率从f至2f为1个倍频程;从f至4f为2个倍频程;从f至,f1/3为1/3个倍频程。

等响曲线
响度是人耳判别声音由弱到响的强度等级概念,它不仅取决于声音的强度,还与它的频率及波形有关。

响度的单位叫做宋,1宋定义为一个来自听者对面的频率为1 kHz、声压级为40dB的平面行波的强度。

如果另一个声音听起来比这一声音响n倍,就说这声音的响度为n宋。

1 kHz纯音声压级的分贝值,就定义为响度级的数值,单位叫方。

因此40 dB SPL、1 kHz 纯音的响度级就是40方。

对于任何其他频率的声音,当调节1 kHz纯音,使它听起来与这声音一样响时,则这1 kHz纯音的声压级分贝值,就定义为这声音的响度级方值。

人耳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一系列响度相等的纯音或噪声的声压级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叫做等响曲线(图l一5—16)。

等响曲线是一组年龄在18~30岁的耳科正常人的双耳听觉的统计值。

获得等响曲线的前提是:听者要面对声源入射方向;当听者不在时,声场为平面自由行波;声场的声压级应在听者不在场时测得。

频率(Hz)
等响曲线中最下端的一条曲线为人耳在各频率所能听到的最小强度,称为双耳最小可听阈曲线。

在临床听力检测中,希望了解受试者的听力水平比耳科正常人损失了多少,所以往往将最小可听阈曲线作为基准零级,叫做听力零级。

频率(Hz) 125 25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4000 6000 8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