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常考35个近义词详解

高考常考35个近义词详解

高考常考35个近义词详解1.暴发·爆发暴发:强调突然性,适用范围较窄,经常与大水、洪水、山洪等同水有关的词语搭配。

若用于人,则多指以不正当的手段突然发财或得势。

爆发:强调爆炸性,使用范围较广,经常与革命、战争、运动、起义、危机、掌声、欢呼声等词语搭配;用于自然物,则多与火光、火山等同火有关的词语搭配。

2.抱负·报复两词意思相去甚远,前者指远大志向,后者指对别人反击。

例如:“有抱负”、“打击报复”。

3.变幻·变换如果变的内容或方式等不固定、不规则,则用前者,后者指事物由一种形式或内容变成另一种。

例如:“风云变幻”、“变换手法”。

4.窜改·篡改前者指文字上的改动;后者不限于文字,且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如:“窜改成语”、“篡改马列主义”。

5.处世·处事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处理事务。

例如:“处世经验”、“待人处事”。

6.世故·事故前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后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在生产、工作中发生的),例如:“人情世故”、“发生事故”。

7.度过·渡过前者用于时间;后者指由此岸到彼岸。

例如:“度过假期”、“渡过长江”。

8.过度·过渡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例如:“劳累过度”、“过渡句”。

9.法治·法制前者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后者指有关的法律制度。

例如:“实行法治”、“健全法制”。

10.反映·反应前者指反照,或把有关情况、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后者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

例如:“反映情况”、“反应迅速”。

11.功夫·工夫前者一般指本领、造诣;后者也可用于前者的意思,但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

例如:“功夫很深”、“闲工夫”。

12.截止·截至两个词意思相近,前者强调(到一定期限)停止、完了;后者指到某个时候。

例如:“报名到今天截止”、“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13.界限·界线两者都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但若是具体地区的分界,就只能用“界线”。

例如:“是非界限(界线)”、“房基地界线”。

14.权利·权力前者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后者则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

例如:“选举权是公民的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5.启示·启事前者是启发的意思;后者是刊登或张贴出来的某种声明。

例如:“生活给我的启示”、“征文启事”等。

16.溶化·熔化·融化溶化,①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②是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此意与“融化”相同。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成液体,“熔化”不能写成“融化”。

融化,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

例如:“砂糖放在水中会溶化”,“铁加热到1530度就会熔化成铁水”,“冰雪融化”。

17.事务·事物“事务”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事物”则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一些事情、事件)。

例如:“律师事务”、“新生事物”。

18.委屈·委曲“委屈”指受冤屈,“委曲”指道路、曲调、河流等曲折、弯曲。

例如:“委屈你了”、“委曲婉转”。

19.修养·休养“修养”指学识、思想水平;“休养”则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例如:“他真有修养”,“他到外地休养去了”。

20.需要·须要“需要”,指欲望、要求,强调“不可少”;“须要”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味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

例如:“他有需要”,“教育儿童须要耐心”。

21.必需·必须“必需”指一定有,不可少;“必须”则指一定要。

例如:“生活必需品”、“你必须来”。

22.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

例如:“重义气”、“意气风发”。

23.以至·以致“以至”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上句意思的延伸,一个表示上句意思的必然结果;“以致”与“以至”后一个意思差不多,但多用于表示不好的结果。

例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变化太快了,以至一时难以适应”,“他没有很好地复习,以致这次考试没及格”。

24.振荡·震荡“振荡”,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

例如:“摆的运动就是振动,也叫振荡”,“回声震荡,山鸣谷应”。

25.侦查·侦察“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26.标志·标致前者指表明事物的特征和特征的记号;后者则指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女子)。

例如:“成熟的标志”,“她显得越发标致了”。

27.正规·正轨“正规”指符合正式规格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正轨”指正常的发展道路:例如:“正规军”、“走上正轨”。

28.违犯·违反“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等)。

例如:“违犯宪法”、“违反纪律”。

29.贯穿·贯串“贯穿”指连通、穿过,“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例如:“公路贯穿本市”,“这部小说的各章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30.灌注·贯注·关注“灌注”指用液体浇灌;“贯注”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关注”指关心重视.不一定是把精神、精力全部集中起来。

31.国事·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32.功效·工效“功效”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工效”指工作效率。

这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意思。

33.检查·检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34.克服·克复“克服”指用精神力量战胜或抑制什么;“克复”指把敌人占领的地方夺了回来。

两者词义不同。

35.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一般都应写“刻画”。

36.权术·拳术“权术”指谋略手段,是贬义词;“拳术”指武术。

二者毫不相干。

37.考察·考查“考查”是用一定标准来衡量检查,如:“考查学习成绩”。

而“考察”是指实地调查和细致深刻地观察,如:“考察水利工程”。

38.连接·联结“连接”是指互相衔接之意,如:“连接不断的群山”。

“联结”是指结合在一起,如:“画一条直线把这两点联结起来”。

39.滥用·乱用“滥用”是指超过限度过多地使用或不必使用而用;如:“滥用职权”。

而“乱用”是指该用这个,而用那个,如:“不能乱用成语”。

40.收集·搜集“收集”是使分散的东西积聚在一起,如:“收集资料”。

而“搜集”意在“搜寻”,是到处寻找事物并集中在一起,如:“搜集珍贵邮票”。

41.指责·指摘“指责”只是责问的意思;“指摘”是指挑出错误,并加以批评,如:“横加指责”、“严厉指摘”。

42.制定·制订“制定”一般指定出法则、计划等,如:“制定方针”。

“制订”是创制拟定方案等,如:“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43.渗入·渗透“渗入”是比喻某种势力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多含贬义)。

“渗透”则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如:“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

44.择要·摘要“择要”的“要”是指重要的,即选择重要的。

“摘要”的“要”是要点,即摘录要点,如:“新闻摘要”。

45.蔓延·漫延“蔓延”是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并有不断增长的势头,如:“蚕食的现象在进一步蔓延”。

而“漫延”则是指不受约束地发展。

46.延用·沿用“延用”是推迟使用之意,如:“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

“沿用”是继续使用之意,如:“方法沿用至今”。

47.精制·精致“精制”是在粗制品上加工,精工制造。

“精致”是指制造出的产品精巧细致,如:“工艺品很精致”。

48.鉴别·鉴定“鉴别”是辨别真假好坏,如:“鉴别古物”。

“鉴定”是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

如“鉴定碑帖”。

49.借鉴·鉴戒“借鉴”是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如:“可资借鉴”。

而“鉴戒”是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

50.推托·推脱“推托”是借故拒绝;而“推脱”只是推卸或推辞之意。

如:“推托有病不参加了”,“推脱责任”。

51.会合•汇合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52.申明•声明申明: 郑重申说理由,含解释辩白之意。

声明: 公开宣布或表明立场、态度,名词、动词。

53.退化•蜕化前者一般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后者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

54.徘徊•彷徨者重在运动,后者重在思想上、感情上。

55.作客•做客这两个词的意思很不一样。

作客,是"客居"的意思,如:那两年他在广州作客;作客他乡等。

做客,指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

56.审定•审订审定:审查决定。

例:审定计划。

审订:审阅修订。

例:审订书稿。

57.熟悉•熟习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含义较广,对象是具体的人、事或抽象的事理。

例:我和他很熟悉,我去劝他。

熟习: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对象常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等。

例:他很熟习果树栽培技术。

58.消失•消逝消失:侧重于事物现象的不再存在,在变化中历时较短。

例:只是两颊上已经消朱了血色。

消逝: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常用于时间。

例:青春的消逝是很容易的。

59.启用•起用启用:开始使用(机关印信等)。

例:新公章今天开始启用。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

例:厂长决定起用精通业务的退休科技人员。

60.学历•学力学历:学习的经历,指在哪所学校毕业。

如:他,大学学历,现在本校任教。

学力: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例:凡具有大专学力的人,均可报名。

61.妨碍•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例:妨碍交通、妨碍、人家。

妨害: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例:妨害和平、妨害健康、妨害利益。

62.颁布•公布颁布:内容常是法令等。

例:《澳门基本法》已正式颁布了。

公布:内容常是方案、名单、账目、成绩、数字等。

例:单位每月公布一次账目。

63.攫取•谋取•牟取三者都有“取得利益、好处”的意思。

“攫取”是掠夺.手段直接,程度强,含贬义。

“谋取”是设法取得.它的范围较广,中性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