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植保技术与农药发展趋势

我国植保技术与农药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和合作发展迅速 2004年全球农药市场增长13.5%,达326.65亿美 元; 我国农药出口增长迅速,在1994 年由进口国成 为出口;2004年更增到40万吨。目前共有127 个品种出口到世界五大洲的155个国家,除发 展中国家外,也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 出口产品也由原来的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为主, 逐步转为阿维菌素、啶虫咪等高效农药品种。 但利润下降。
农药发展趋势



新农药研发特点: 研发主体是大公司:前15位大公司占销售总额 86%; 研发手段更先进:100个/年—10万个/年; 新农药特点:手性农药(如拟除虫菊酯、三唑类)
含氟农药;仿生农药;基因组农药; 生物农药
3、介绍几个著名农药公司
先农达
2000年11月捷利康农化公司和诺华的作物保护及 种子业务从原公司独立出来合并组建先农达 (Syngenta)总部设在瑞士; 2002年销售62亿美元,为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 全球300亿美元作物保护市场占有23%; 功夫、百菌清、杀毒矾、噻虫嗪、嘧菌酯等
农药发展趋势


管理趋向法制化和国际化
《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以及各种技术规章和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农药 管理实行了法制化管理。工作制度化。国家打 击假冒伪劣农药的力度加大,农药市场秩序进 一步纯化和正常。农业系统农药检定及执法系 统的健全,使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展开。 农药登记要求和程序、以及登记试验和标准的 国际化,使我国的农药登记得到越来越多国家 的认可。

植保技术
4、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栽培管理、品种布局、轮作 倒茬) 物理防治(频振杀虫灯、诱虫板、防虫 网等) 生物防治(Bt、寄生蜂、弱毒系、抗菌 素等) 化学防治(化学农药防治)

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的应用(转基因植物、脱毒组 培等) 2000年13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
农药发展趋势
--国际合作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农药的国际合作 不断加强。杜邦、先正达、前诺华等世 界大公司多在中国建立独资或合作企业, 引进新的产品和生产技术;来料加工和 分装越来越普遍,国内企业与国际大公 司的合作不断加强。

农药趋势

企业逐步向集约化发展 农药企业达2800多 家,其中传统农药 2000多家,卫生杀虫剂700家。尽管大部 分企业规模不大,但通过改革、改组、 改造,涌现了象红太阳、山东华阳、沙 隆达、江山、苏化等一批规模大、实力 强、科工贸结合的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
农药发展趋势


我国农药生产存在的问题
1,产品老化,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国生产 500 多个品种,近二万个产品,但杀 虫剂比例偏大,而除草剂比例还不高;植物生 长调节剂缺少。(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我国为
70:16:14发达国家30:50:20)


产品品种老化,主要以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 酯等为粉剂的比例超过50%
农药发展趋势



1 ,农药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是发 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农药企业必须通过兼并、 改造和改组而组成跨行业、多领域、规模宏大 的集团企业; 2、实现科工贸、产学研的一体化。 3 、加强国际合作 ,引进国外农药的先进技术、 经验和管理,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4 、农药产品坚持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和 使用方便的发展方向,并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和 市场的变化进行研究开发和生产。 5、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一体化
农药发展趋势
科研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我国农药的研究开发能力由于南北两个 农药创制中心的建立而得到很大的提高, 农药科研正从仿制走向创制,一批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如单嘧磺隆、氟 吗啉、氯胺磷等。 沈阳化工研究院安评中心的建立更为我 国农药创制研究全面开展提供了保障。

农药发展趋势

农药发展趋势

2,企业规模小,低水平生产: 目前产值过亿的仅十来家,年销售收入在 1000万元以上的也只有几百家左右。绝大部分 农药企业的规模小而分散,而且生产技术落后, 产品重复,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造成资源、 能源和资金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也使产品供过 于求,市场混乱。 我国农药行业小而全的局面,使整个农药的 整体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低下, 影响行业的规范和发展。
1991年10月30日第七届人大常委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 植物检疫法》; 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首次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 1995年2月7日经农业部常委会通过,由刘江部长发布实施《植物 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

植保技术


3、预测预报
根据有害生物发生、流行规律,通过调查、分 析和计算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害物的发生、分布、 扩散及流行趋势,危害程度的综合技术; 预报分短期(3-10天)、中期(10-30天)和长 期(1月-生长季); 稻飞虱、棉铃虫、条锈病和飞蝗等15种病虫测 报调查规范于1995年实施; 除传统四级调查网络外,计算机网络化、雷达 测报网络以及卫星、遥感技术已开始应用。

安保(化学+生物)杀虫剂
孟山都(Monsanto)




1901年成立,在农业、生物技术和制药业领先; 1923年在中国推销糖精,80年代以来扩大在中 国的业务:96年分别与河北、安徽合作成立生 物技术合资企业; 2000年与法玛西亚合并; 转基因作物垄断全球90%市场; 美国80%大豆、30%玉米种植转基因作物; 核心竞争力在研发(资金、人员)

--国际合作: 科研的国际合作也不断加强,两个创制中心的 研究院所多不同程度与一些国际大公司合作, 开展新药的合成和筛选工作。 --体制转变: 湖南化工研究院改制组建成湖南海利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更是打破了我国农药科研与生产分 隔的局面,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形成真 正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农药企业,启动了科研 与生产的真正全面结合的改革。
拜耳(Bayer)
国际市场杀虫剂第一,杀菌剂二,除草 剂第三,在中国注册110余个农药品种; 与杭州农药厂共同投资生产氟虫晴

陶氏益农(Dow Agro Sciences)

2000年收购罗门哈斯(销售5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世界第2,年销售4百亿 美元 农药第5,2003年 23亿美元
农药发展趋势
农药生产企业机构不健全: 农药研发单位科研经费不足: 农药市场不公平竞争现象较普遍
农药发展趋势




新的形势:我国农药工业已发展进入一个结构 调整和转型的新时期 国际农药市场增长缓慢,企业改组兼并成风; 农业结构正在调整; 安全农产品生产成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环境保护意识和要求日益提高,以生物技术和 信息技术为主的科技在迅猛发展;有关的政策、 法规和管理制度在完善和严格。
杜邦(Du Pont)
全球最大的化学公司(1802年),营业 额369亿美元; 1966年在21个国家建立61个工厂,31个 分公司; 在华投资5年翻番。 72%克露;福星

我国植保技术与农药发展趋势
张元恩 2005,8
内容







一,我国的植保技术 1、我国植保方针 2、植物检疫 3、预测预报 4、综合防治 5、生物技术 二,农药发展趋势 1、我国农药生产现状 2、农药发展趋势 3、介绍几个国外著名农药公司
一、我国的植保技术


1、我国的植保方针
我国于1975年制订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植保方针; “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损失以下; 达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植保技术


2、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Phytosanitany)
法规防治措施 为了保护农林牧业生产安全,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 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而传播、蔓延与扩散,以政 府法规形式颁布实施,由执法机构对进出境植物及植 物产品进行检疫检验,包括现场、产地、跟踪检疫及 处理技术


(美国占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7%;中国1%另 9国占1%)
农药发展趋势
1、我国农药生产现状


我国是农药第二生产大国,占世界 25% ,但 产值仅为8%; 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较大: 我国农药使用局部超标总平均量低于发达国家; l(美国3750克/公顷;日本8400克/公顷;我国 1500克/公顷;)
农药发展趋势



目前农药品种600多个,产品近20000个。农药 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一些重要产品如吡虫 啉、草甘磷、溴氰菊酯、三唑酮等的质量达到 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 --高效安全农药包括生物农药发展迅速: 吡虫啉、啶虫咪、晴菌唑等安全、高效农药 产品数量增加,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农药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