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
研究基地学校:桃江县第七中学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顺仇平叶凤君安娜
李敏杨志军罗晴胡仪
胡灿云胡浩良胡梦君钟志红
夏亚夫龚伟民彭艳红漆放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0年8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
本人参加教育工作19年,从事专职音乐教学13年,02年开始从事高中《音乐欣赏》即现在的《音乐鉴赏》教学。
尽管专职音乐教学经历时间较长,但音乐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尽管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但主持课题尚需专家全面指导。
为完善研究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顺利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下面,我作开题报告,请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审议,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的子课题。
一、关于母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由省教科院音乐教研专家薛晖主持的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其研究目标:一是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体系,丰富音乐学科教学论;二是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其研究内容:①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研究综述。
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研究。
③以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
④研究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⑤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与管理研究
其子课题有:
1.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综述研究。
2.以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实用教学方法研究。
(1)音乐教学中知识与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统一的研究。
(2)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
(3)小学音乐唱歌教学特点及策略研究。
(4)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特点及策略研究。
(5)初中音乐课唱歌教学内容的组织及教学策略研究。
(6)初中音乐课欣赏教学特点及策略研究。
(7)高中“音乐鉴赏”模块内容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8)高中“歌唱”模块教学内容组织及有效实施教学的研究。
(9)小学课堂器乐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
(10)初中课堂器乐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
(11)音乐课开展有效即兴创编活动的研究。
(12)音乐课中培养学生表演意识的研究。
(13)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及教法特点比较研究。
(14)小学、初中、高中唱歌教学内容及教法特点比较研究。
3.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网络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地方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3)社区资源整合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
(4)流行音乐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研究。
4.建立新课标下音乐教学新评价体系的研究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学科学生音乐成绩评价研究。
(2)小学音乐课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学科学生音乐成绩评价研究。
(4)初中音乐课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学科各模块学分认定标准及方式研究。
(6)高中音乐各模块教学评价标准的研究。
5.音乐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的研究。
6.在音乐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
经申报批准,我们桃江七中研究基地就承担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这个子课题。
二、本课题问题的提出
相对独立的来看,本课题问题的提出是基于2个方面的考虑
1、音乐鉴赏教学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赋予新的课程观,认为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2、音乐鉴赏教学及研究被长期忽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长期被忽视:一是学校内部和社会方方面面对开设音乐鉴赏课均认识不足,以为音乐鉴赏不参加高考,重视鉴赏教学意义不大;二是一些学校的高中音乐鉴赏课变成了音乐特长课、准专业音乐课,成了高考的预备班。
这种状况偏离了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目标,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鉴赏教学不被重视,音乐教师缺乏工作热情,音乐鉴赏教学研究自然薄弱,导致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普遍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鉴赏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学生音乐鉴赏素养的提高。
综上所述,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是值得我们为之探索、为之研究的崭新课题。
三、课题的界定
1、“音乐鉴赏”就是通过鉴赏音乐及对音乐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涵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境界所吸引、陶醉,进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他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
2、“教学策略”“策略”指对手段与方法的计谋性思考,即对方式、方法、手段等具体行为的整体性设想与运筹。
“教学策略”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清晰分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对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整体性设想进行选择、安排和统合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手段。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统领下的,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查、体验、比较、探讨、总结、归纳,构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策略的理论体系、并提供全套贯彻新课程理念且有效落实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目标的教学课例。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本课题研究,能归纳、总结和构建贯彻新课程理念且能有效落实音乐课程目标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理论体系。
2、实践意义
(1)通过本课题研究,能提升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高效推进美育新课程实施。
(2)通过本课题研究,能高效提升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五、研究内容与目标
1、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1)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2)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的教学设计。
2、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构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理论体系。
(2)设计全套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内容的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课例。
六、研究方法
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
七、实施步骤及任务分工
(一)准备阶段(2010.1——2010.6)
1、申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开题
(负责人:胡灿云)
(二)实施阶段(2010.6——2010.10)
1、组织学习相关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准确理解、把握高中音乐鉴赏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最新研究现状。
负责人:李敏杨志军仇平罗晴
2、收集、学习优秀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课例,调查、分析设计者对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负责人:胡灿云杨志军夏亚夫
3、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研究课活动,体验、比较、探讨、总结、归纳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研究课承担者:职业中专——漆放军,七中——胡仪,一中——夏亚夫,四中——丁顺
负责人:仇平叶凤君安娜杨志军
4、注重运用有效落实课程目标的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对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课例设计。
一单元:音乐的欣赏——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培养音乐的耳朵【3课时】负责人:胡灿云
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崇高美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4课时】
负责人:夏亚夫、叶凤君
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汉族民间音乐、亚细亚民间音乐、非洲音乐、北美音乐、拉丁美洲音乐、欧洲音乐【8
课时】
负责人:胡仪、胡梦君、钟志红
四单元:音乐与时代——华夏音乐、蜇龙飞起舞东方、一唱雄鸡天下白、音乐从宗教到世俗、从古典到浪漫、从印象到现代【6课时】负责人:安娜、丁顺
五单元:音乐的体裁——音乐与诗歌、黄河大合唱、歌剧、舞剧、戏剧、艺苑撷英、音乐与影视、动感地带【8课时】
负责人:漆放军彭艳红叶凤君
(三)结题阶段(2010.11)
1、总结研究过程中各项科研成果,汇编研究成果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负责人:罗晴胡浩良龚伟民夏亚夫漆放军丁顺
2、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实施策略课题研究进行终结性分析和总结,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负责人:胡灿云李敏杨志军
八、主要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金亚文主编:《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高萩保治著:《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龙亚君主编:《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吴跃跃主编:《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