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基础安全知识教案
5
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6) 临边防护栏杆应进行抗弯强度、挠度等力学验算,此项计算应纳入施工组织 设计的内容; 7) 临边防护栏杆的构造如图所示(图.3-2、3-3)
6
二、
洞口高处作业
1、 洞口高处作业的概念 ——是指在洞口、孔口或边口旁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 2m 及 2m 以上的桩孔、人孔、沟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上的作业。 (1) 孔口:是指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等于或大于 250mm 的;墙 上,高度小于 750mm 的孔洞; (2) 洞口是指楼板、屋面、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等于或大于 250mm 的;墙上, 高度等于或大于 750mm 的孔洞; (3) 五口:桩孔口、预留洞口、电梯井口、楼梯口、通道口等。 2、 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 ——进行洞口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 (1) 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 护设施; (2) 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高度不得低于 1.8m;电梯井内应每隔 两层并最多每隔 10m 设一道安全网; (3) 钢管桩、钻孔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为填土的坑槽,以及人 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孔防护设置稳固的盖件或防护栏杆; (4) 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 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3、 洞口作业安全设施的要求 ——洞口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防护栏杆、 加盖件、 张挂安全网与装栅门等措施时必 须符合相关要求。 (1)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 250mm,但大于 25mm 的孔口,必 须用坚实的盖板覆盖,盖板应防止挪动移位; (2) 楼板面等处边长为 250-500m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其他临 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 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3) 边长为 500-1500mm 的洞口, 必须设置以扣件连接钢管而成的网格, 并在其 上满铺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间 距不得大于 200mm; (4) 边长在 1500mm 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 (5) 垃圾井道和烟道,应随楼层的砌筑或安装而消除洞口,或参照预留洞口作防 护;管道井施工时,除按上述要求设置防护外,还应加设明显的标志,如有 临时性拆移,需经施工负责人核准,工作完毕后必须恢复防护设施; (6) 位于车辆行驶道旁的洞口、深沟与管道坑、槽,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 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 2 倍的荷载; (7) 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加装开关式、工具式或固定式的防护 门, 栅门网格的间距不应大于 150mm, 也可采用防护栏杆, 下设挡脚板 (笆) ; (8) 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 800mm 的窗台等竖向的孔、洞口,如侧边落差大 于 2m 时,应加设 1.2m 高的临时护栏;
4
(2) 底层墙高度超过 3.2m 的二层楼面周边, 以及无外脚手架的高度超过 3.2m 的 楼层周边,必须在外围架设安全平网一道; (3) 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和梯段边,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 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4) 井架与施工电梯和脚手架等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地面 通道上部应装设安全防护棚;双笼井架通道中间,应予以分隔封闭; (5) 各种垂直运输卸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 动防护栏杆。 3、 临边防护栏杆杆件的搭设 (1) 防护栏杆的材质要求、规格和连接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毛竹护栏:横杆小头有效直径不应小于 70mm ,栏杆柱小头直径不应小于 80mm,并须用不小于 16 号的镀锌钢丝绑扎,不应小于三圈,并无滑动; 2) 原木护栏:横杆杆梢直径不小于 70mm;下栏杆梢不小于 60mm;栏杆柱梢不 小于 75mm。并应用圆钉钉牢或用钢丝绑扎牢靠; 3) 钢筋护栏:横杆上杆直径不小于 16mm;下杆直径不小于 14mm,栏杆柱直 径不小于 18mm,采用电焊或钢丝扎牢; 4) 钢管护栏:栏杆和栏杆柱采用φ 48×3.5mm 的管材,用扣件或电焊固定; 5) 其他护栏:应选用强度相当的规格,以电焊固定。 (2) 防护栏杆的搭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 防护栏杆的几何尺寸: ① 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 ② 上栏杆离地高度:1.0-1.2m;下栏杆离地高度:0.5-0.6m; ③ 横杆长度:大于 2m ④ 栏杆柱距一般为 1.5-2.0m; ⑤ 坡度大于 1:2.2 的层面,防护栏杆应高于 1.5m,并加挂安全网。 2) 防护栏杆的固定方式: ① 基坑处的固定:采用钢管打入地面 500-700mm 深,钢管距基坑边的距离 不应小于 500mm,有板桩时,钢管应打在板桩外侧; ② 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处固定栏杆柱: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采用 竹、 木栏杆时, 可在预埋件上焊接 300 长的∟50×5 角钢, 其上下各钻一孔, 然后用 10mm 螺栓与竹、木等杆件固定牢靠。 ③ 砌体上固定:可预先砌入规格相适应的∟80×6 预埋扁钢作预埋铁的混凝土 块,然后再加以固定; ④ 栏杆柱的固定及横向栏杆的连接,应能经受任何方向 1000N 的外力;当有 其他冲击时,应加大横杆截面或加密柱距。 3) 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 低于 180mm 的挡脚板或 400mm 的挡脚竹笆,板与竹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 隙不应大于 10mm; 4) 卸料平台两侧的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加挂安全立网或满扎竹笆; 5) 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安全网或
高处作业基础知识概述(三) 课
单元三: 高 处 作 业 高处作业 §3-1 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技术
§3-2 临边与洞口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 培训时数 2 课时 培训时间
程
教
案
学 科
组长 审批签字
培训班级
在登高作业教材中,本节内容为基础知识,为保障特种作业人 教材分析 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人员伤亡事故,了解登高作业而必须学习 内容。
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了解登高作业知识及安全重要性。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1、培养学员预防高处危险 思想目标:培养学员安全责任感。
重点、难点 和关键
重点:基本安全技术及安全防护 难点: 安全防护要点
姓名:lijianguo 主讲人 学号:86 号 专业:登高作业
1
主
要
内
容
备注
单元三 高处作业
§3-1 高处作业的基本安全技术
3
(8) 高处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 (9)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妥善放置,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 以固定; (10) 工具及拆卸下的物料严禁乱放或向下丢弃、抛掷;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 应随时清理干净; (11) 雨天、雪天进行高处作业,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作业面 上的水、冰、雪、霜应及时清除; (12) 高耸建筑物应安装避雷装置。恶劣天气严禁露天高处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 雨后,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和设备逐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修理完 善; (13) 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同意,并采 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立即恢复; (14) 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搭设或 拆除; (15) 安全设施设计计算时,主要受力杆件可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计算;强度和挠 度按有关规范计算;但受弯构件的强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 现行相应规范的要求 3、 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全面检查验收,合 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1)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时应具备的资料包括: 1) 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验算数据; 2)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记录; 3) 安全防护设施变更记录。 (2) 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 1) 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设置状况; 2) 安全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3) 安全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4) 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5) 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性能和质量是否合格的验证。
§3-2 临边与洞口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
一、 临边高处作业
1、 临边高处作业的概念 ——在施工作业时, 当作业中的工作面边沿没有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的高度低于 800mm 时的高处作业即为临边高处作业。 如:基坑(槽) 、阳台边、屋面周边等 2m 以上部位的施工作业。 2、 临边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临边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规定要求) (1) 基坑周边、未安装栏杆或拦板的阳台、卸料台与悬挑平台周边,雨棚与挑檐 边,无脚手架的屋面与楼层周边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都必须设置防护栏 杆;
二、
高处作业安全的基本要求
1、 高处作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1)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贫血病等疾病及有伤残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 业; (2) 必须正确佩带和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 (3)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衣着便利,穿防滑鞋,严禁赤脚; (4) 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5) 作业时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 2、 高处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环境、气候、设施、用具、制度等各个方面,全方位 考虑高处作业) (1) 高处作业应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用具,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所用安全设施和用 具是否牢固可靠; (2) 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应列入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3) 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4) 施工场地应在醒目位置悬挂高处作业警示标志,夜间设红灯。各类安全设施 和设备应经检查确认完好,经相关人员签字后再投入使用; (5) 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技术交底,落实安全措施及防护用品; (6)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持证上岗; (7) 施工中发现安全缺陷和隐患,要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停止作业;
【例 3-1】 如下图中,试确定 基础高度、可能坠落范围 半径和作业高度。 解:可能坠落的基础高度: h=4.5m+15m=19.5m 查表 3-1 得: 可能坠落半径: R=5m 高处作业高度: H=4.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