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课件--晴空湍流
飞行案例资料显示 提出问题
(1)定义 (2)空间分布 思考:空间为何如此分布?
(1) 天气系统配置 (2) 个例天气系统分析 解释空间分布形成原因
(1)K-H波不稳定理论 (2) Ri数、Ti数
(1)总结 (2)作业:课本作业+实践 作业
?
大气科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交流与竞赛
晴空湍流
主要内容
§1 晴空湍流的定义 §2 晴空湍流在我国的空间分布 §3 形成晴空湍流的天气系统及可能机制 §4 晴空湍流的识别和表征 §5 本节小结
飞机遭遇晴空湍流产生晴空颠簸
晴空湍流?
• 与飞机尺度或振动周期相当的湍流易产生颠簸 • 遭遇晴空湍流,飞机速度、高度和升力急剧变化。
1.晴空湍流的定义
航空气象学
航
低空湍流
空
近雷暴湍流
气
雷暴湍流
象
雷暴内湍流
中
的
晴空湍流
湍
流
山地波湍流
1.晴空湍流的定义
➢定义 晴空湍流(Clear Air Turbulence,CAT)一般是指发生在大气6000m
兴趣作业:
搜集晴空颠簸案例发生时气象资料,合理做出预报
预习:
下一节(飞机积冰)
谢谢!
大气科学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交流与竞赛
晴空湍流
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材:《Aviation Weather》 FAA教材 对象: 大气科学类本科三年级学生
定义
天气 系统 配置
晴空湍流
识别 表征
产生 机制
主体 主导
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
Step1 回顾并引入问题 Step2 基本概念 Step3 天气系统配置 Step4 产生机制及表征 Step5 本节小结
4.晴空湍流的识别和表征
Ellrod and Knap (1992)提出TI指数:
Dst
u x
v y
Dsh
v x
u y
DEF
Dst 2
D 2 12 sh
DIV
u x
v y
TI指数:
Ti
(DEF
DIV
)v z
4.晴空湍流的识别和表征
基于形变场定义的TI指数: Ti
D EF
v z
4.晴空湍流的识别和表征
高度以上和强对流活动无关的湍流。它不包括与对流性不稳定边界及 深厚对流有关的湍流,但不排除非对流云(多指卷云)中存在的湍流。
➢ 尺度
水平尺度 垂直尺度
80-500km(沿着风的方向) 20-100km(垂直风的方向) 500-1000m(垂直厚度)
时间尺度 半小时至一天
2.晴空湍流在我国的空间分布
基于锋生理论定义的TI指数:Ti
D DIV
v z
5. 本节小结
(1) 了解晴空湍流的定义及对飞行的影响
(2) 理解晴空湍流发生的可能机制
---K-H波不稳定 ---Ri数、EI指数
(3) 掌握形成晴空湍流的天气系统
---高空急流 ---高空槽 ---高压脊
5. 本节小结
作业:
Page 210:第9题(产生晴空湍流的天气系统)
全年
夏季
冬季
垂直方向
• 全年:主要在东部地区 • 冬季:主要在东部地区
• 夏季:主要在华北地区 • 垂直:主要位于8500米至10000米
主要内容
§1 晴空湍流的定义 §2 晴空湍流在我国的空间分布 §3 形成晴空湍流的天气系统及可能机制 §4 晴空湍流的识别和表征 §5 本节小结
形成晴空湍流的天气系统
振幅增大,形成K-H波
分解成小尺度漩涡
形成湍流 湍流衰减
晴空湍流发生的可能机制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晴空湍流发生的可能机制
没有扰动的层流 驻波涡流 波状流
回转型气流
4.晴空湍流的识别和表征
Ri数:
Ri
(g
) /(V )2
z
z
风切变越强,Ri数越小,湍流越强。
高空急流 高空槽 高压脊
晴空湍流的三Biblioteka 结构急流与空中锋区急流与对流层顶
晴空湍流的个例分析
晴空湍流发生的可能机制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晴空湍流发生的可能机制
Kelvin–Helmholtz instability
两层流体产生速度切变
波动出现 k12 U 1 U 2 2 g 12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