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投影法的概念

第三章投影法的概念

图3-6 三视图的形成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二、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1、位置关系 物体的三个视图按规定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以后,具有明确的位置 关系,主视图在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 方。 2、投影关系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可以归纳为: 主视、俯视长对正(等长)。 主视、左视高平齐(等高)。 俯视、左视宽相等(等宽)。 这就是“三等”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对 于任何一个物体,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这个投影对应关系都保持不变 (图3-7)。 “三等”关系反映了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我们看图、画图和检 查图样的依据。
Y
ay
a●
Y ay
四、点的投影规律:
V a

X ax
Z
az
A

O
●a W
a● H
ay Y
① aa⊥OX轴 aa⊥OZ轴
② aax= aaz=y =Aa(A到V面的距离) aay= aaz =x =Aa(A到W面的距离) aax= aay =z =Aa (A到H面的距离)
五、 点的坐标
如图3-11所示,点的坐标值的意义如下: A点到W面的距离Aa″=aaY=a′aZ=OaX,以坐标x标记。 A点到V面的距离Aa′=aaX=a″aZ=OaY,以坐标y标记。 A点到H面的距离Aa=a′aX=a″aY=OaZ,以坐标z标记。 由于x坐标确定空间点在投影面体系中的左右位置,y坐标确定空间点在投影面体系 中的前后位置。z坐标确定点在投影面体系中的高低位置,因此,点在空间的位置 可以用坐标x、y、z确定。
一、平面的投影特性
⒈ 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平行
垂直
投影特性
★平面平行投影面——投影原形现
★平面垂直投影面——投影聚成线
★平面倾斜投影面——投影面积变
倾斜 真实性 积聚性 收缩性
⒉ 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
垂直于某一投影面, 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
投影面垂直面
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小于实长。
2、一般位置直线
b
b
投影特性:
a
a
a b
三个投影都缩短。 即: 都不反映空间线段 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 夹角的实大,且与三根 投影轴都倾斜。
判断下列直线是什么位置的直线?
实长
正平线
a
a
侧平线
a
a 实长
b
b
b
b
a
b
a
b
[例题4] 试过点E作一长度为10mm的正垂线EF,点F在点E的 正前方。
10
(e')
f"
(a) 已知
10 f
(b) 作图
[例题5] 物体上直线的投影分析
s'
s"
S
a'
c' a"
b"
b'
(c")
A
C 主视图 a
c
投影方向
B
s
b
(a)
SA——为一般位置直线 SB——为侧平直线 SC——为一般位置直线
(b)
AB——为水平线 BC——为水平线 AC——为侧垂线
(c)
一般位置直线
三、点的三面投影
投影面
◆正面投影面(简称正 V
面或V面)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 X
平面或H面)
◆侧面投影面(简称侧
面或W面)
投影轴
OX轴 OY轴
OZ轴
V面与H面的交线 H面与W面的交线
V面与W面的交线
Z
O
W
H
Y
三个投影面 互相垂直
空间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a 点A的正面投影 V
Z
a●
a 点A的水平投影 X
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
(2)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正平线
a b a b 实长 a
a
b
b
a
b
实长
ba
侧平线
a
a 实长
b
b
a
b
投 影 特 性: ① 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 的斜线。
② 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 轴,长度缩短。
物体上平行线的投影分析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在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其投影反映实长并倾斜于投影轴;其余两个
重影点有可见性问题。
图3-15 重影点的投影
3.4 直线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
a● b
两点的同名投影用直线连接, ●
● a ● b
就得到直线的同名投影。
一、直线的投影特性
⒈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A● M● B●
a≡●b≡m
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投影重合为一点
积聚性
B

A●
●b 直线a平● 行于投影 面 投影反映线段实 长
B3 ●

● b
解决办法?
采用多面投影。
一、 点的投影特性 点的投影特性:点的投影永远是点。 二、 点的投影标记
(a) 图3-9 点的三面投影
按统一规定,空间
点用大写字母A、B、 C…标记。空间点在H 面上的投影用相应的 小写字母a、b、c… 标记;在V面上的投 影用小写字母加一撇 a′、b′、c′…标记;在 W面上的投影用小写 字母加两撇a″、b″、 c″…标记。
A

● a
O
W
a 点A的侧面投影
a●
H
Y
注意:
空间点用大写字母 表示,点的投影用 小写字母表示。
投影面展开
V a

X ax
a● H
不动 Z
Z 向右翻
W
az
a

V a
az

A
O
Y X ax

ay
●a
O
W
ay
a●
ay
Y
H
Y
向下翻
三、 点的三面投影 。
图3-9 点的三面投影
a●
Z az
a

X ax
O
O
YW X
ax
O ayw YW
10 18
a YH
a
ayH
YH
(a) 在OX轴上取Oax=20mm (b) 过ax作OX轴的垂直线,使aax (c)根据a和a'求出a" =10mm、a'ax=18mm,得a和a'
六、 点的投影与坐标
x
z
y
x
点A到H面的距离 Aa=a'aX=a"aY=点A的z坐标; 点A到Y面的距离 Aa'=aaX=a"aZ=点A的y坐标; 点A到W面的距离 Aa"=a'aZ=aaY=点A的x坐标。
实大小,度量性不好,无等比性,无平行性。
投射中心 物体
投影面
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 投影
物体位置改 变,投影大 小也改变。
投影特性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相 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
二.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称做平行投影法。
• 空间AB∥DE,投影ab∥de
• AD/DC = ad/dc
七、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是以一点为基准,判别其他点相对于这一点的左右、 高低、前后位置关系。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两点的相对位置是由两点的坐 标差决定的。
图3-14 两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3-14所示,就是B点在A点的右、前、上方。
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 a●
Z ●a
点在空间的上下、前后、 b ●
铅垂线(垂直于H面)
一般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
(1) 投影面垂直线
铅垂线
正垂线
侧垂线
a
a
c(d) d c ●
e f e(f) ●
b
b
d

a(b)
c
ef
投影特性:
① 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积聚一点。
② 另外两个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且反映实长。
物体上垂直线的投影分析
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 在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上,其投影积聚成一点;另外两个投影分别垂
被挡住的投 影加( )
A、C为H 面的重影点
a ●
● a
c●
● c

a (c)
A、C为哪个投 影面的重影点 呢?
八、 重影点的投影
当空间两点的某两个坐标值相同时,该两点处于某一投影面的同一投 射线上,则这两点对该投影面的投影重合于一点,称为对该投影面的重影 点。空间两点的同面投影(同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于一点的性质,称为 重影性。
右边侧立的投影面称为 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 代号用“W”表示。
图3-5三投影面体系
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 代号用“H”表示。
正立投影面 V
OZ轴
OX轴 X.
H 水平投影面
.
Z 侧立投影面
W O
.
Y OY轴
2. 三视图的形成
按正投影法并根据有关标准和规定画出的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正 面投影(由物体的前方向后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水平面投 影(由物体的上方向下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侧面投影(由物 体的左方向右方投射所得到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直角坐标值 的书写形式, 通常采用A(x, y,z);通常 把x坐标称为 横标,y坐标 称为纵标,z 坐标称为高标。
图3-11 点的坐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