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

2014年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养试题及答案


C.自觉到自发 D.内化到外化 A
8.下列人生实践中,可以算作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廉洁的是( A.见理明而不妄取者 B.尚名节而不苟取者 C.畏法律而不敢取者 D.保禄位而不敢取者 A
)。
9.我们今天所说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在古代的传统文化表述为( )。 A.官风 B.官德 C.民德 D.敬德 B
10.“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违背了公务员职业道德中的 ( )。 A.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B.加强学习、勇于追求 C.服务群众、弘扬正气 D.依靠群众、开拓创新 C
养测试题
2014年继续教育职业道德素
一、单项选择题 1.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 能。 A.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 B.教育、提高、协调、评价以及规范 C.规范、调整、教育、评价以及平衡 A
)五个功
2.“义,利也”这—古代功利主义思想源自( )。 A.儒家伦理思想 B.道家伦理思想 C.墨家伦理思想 D.法家伦理思想 A
其陈述和( ),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
在案。
A.申述
B.申诉
C.申辩
D.申明
C
62.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程序,典型地体现了( )的一个原则。 A实体和程序并重 B重实体轻程序 C重程序轻实体 D重事实轻推断 A
63.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得收受( 赠,因各种原因未能拒收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 A.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B.严重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C.在特定范围内影响公正执行公务 D. 任何单位及个人 A
D.国营印刷厂 C 54.行政机关公务员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并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 或者挽回损失的,应当( )。 A.减轻处分 B.从轻处分 C.免于处分 D.给予处分 A 55.行政机关公务员以暴力、威胁、贿赂、欺骗等手段,破坏选举,情 节严重的, 给予( )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D 56.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 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情节严重的,给予( )处分。 A.记大过 B.降级 C.撤职 D.开除 D 57.行政机关公务员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 染病传播流行、严重污染环境、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 件发生,情节较重的,给予( )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C 58.行政机关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受到新的处分的,其处分期为原处分 期尚未执行的期限与新处分期限之和。处分期最长不得超过( )。 A.24个月 B.36个月 C.42个月 D.48个月 D 59.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行政委托,情节较重的, 给予( )处分。 A.警告或者记过 B.记大过或者降级 C.降级或者撤职 D.撤职或者开除 B 60.关于公务员降职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
14.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C
15.掌握公共权力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抑制 行政自利的冲动。这是因为其职业道德的基础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A
2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 A.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
)。
28.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 )的具体体现。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以德治党、以德治国 C.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B
29.下面关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是( A.依法治国比以德治国更为重要 B.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为重要 C.德治是目的,法治是手段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
35.公务员要按照规定的( 率。 A.任务 B.义务 C.权力 D.权限 D
)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
36.竞争上岗的方式是公务员法对传统委任制的改革,下列( 应当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A.安全厅机关内部的厅局级领导职务 B.机关副调研员 C.地方党委机关内设机构领导成员职务 D.机关调研员 C
3.中国古代,“诚”的用法有多种,其中“精诚”要克服的是( )。 A.伪 B.妄 C.曲 D.懈 D
4.通常称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的道德修养为( )。 A.礼制 B.礼让 C.礼仪 D.礼貌 D
5.道德评价的根据是( )。 A.动机 B.效果 C.手段 D.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D
6.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劳动 中的( )总和。 A.道德品质 B.语言行为 C.行为规范 D.仪表举止 C 7.职业道德的形成过程是( )。 A.他律到自律 B.自律到他律
41.公共行政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是( )。 A.权力观 B.位观 C.利益观 D.伦理观 A
42.从道德的立场来看,行政人员的根本目标是( )。 A.私人的利益 B.公共利益 C.政府部门的利益 D.企业的经济利益 B
43.道德发挥作用主要依靠的力量是( )。 A.个人良心的压力 B.法律、法规的压力 C.组织内部的压力 D.上级的压力 A
18.2002年,原国家人事部印发《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其具体内容 是( )。 A.忠诚国家、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公平、廉洁自律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 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 D.勤政为民、公正廉洁、实事求是 C
46.功利主义评价行为的基点是( A.偏好 B.行为意图 C.动机 D.效果 D
)。
47.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现泄密事件后的( )个月 内,向《报告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规定》中规定的保密工作部门或机构 书面报告泄密事件查处结果。 A.1 B.2 C.3 D.6 C 48.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 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联接,必须实行( )。 A.防火墙隔离 B.安装杀毒软件 C.经路由器联接 D.物理隔离 D 49.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自发现之日起, 机密级( )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论处。 A.十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C 50. 参与涉密会议代表的行为符合规定的是( )。 A.带无关人员进入会场 B.会议期间与会外通电话并聊起会议的内容 C.不私自摘抄秘密文件 D.将“会后收回”的文件带走 C 5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 密,情节严重的,应当(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进行批评教育 C.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A 52.个人在接受新闻采访、向报刊杂志投寄稿件或出版书籍时,不应该 做的是( )。 A.涉及公务方面内容的,应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审查。 B.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发布信息,属于公务方面的,应经主管部门批准 并进行审查。 C.透露一些国家秘密使自己出名 D.所引用的资料一般不得涉及单位的工作秘密或商业秘密 C 53.纸介质秘密载体应当在本机关、单位内部文印室或( )印制。 A.商业性质的印刷场所 B.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定的印刷厂 C.保密工作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
)。
30.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团结协作 C.合理竞争 D.忠心爱国 A
)。
31.我国对公务员的管理实行的是( A.党政干部单一的管理模式 B.对公务员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 C.分类管理 D.根据职位分类管理 C
)制度。
32.公务员法对公务员的范围重新做了界定,根据规定公务员必须具备 三个条件,其中( )是公务员最本质的特征。 A.依法履行公职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4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被 古代思想家称为“五伦说”,这是由( )提出来的。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D
45.党和国家公共权力的本质是( )。 A.权力属于人民 B.合理的政府职能划分与权力配置 C.公民能够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 D.每个公民都可能实际行使主权 A
16.“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需赔偿”,这一权 责统一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B
17.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一项具有相当弹性的良心工作,将( )确 立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目标价值取向,体现了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D
11.以德治国的真正内涵是( ) B
12.下列规范中属于非强制性的是( )。 A.政治规范 B.道德规范 C.法律规范 D.纪律规范 B
13.国家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 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一清晰表述首次出现在( )。 A.《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B.《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D.《公民道德建设规范》 A
39.根据公务员法对调任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调任包括“调入”和“调出”两个方面 B.调任并不属于公务员队伍的一个“入口” C.调任只规定了“调入”一个方面
D.调任是机关外与机关内人员的双方交流 C
40.“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这句话出自 ( )。 A.《论语》 B.《中庸》 C.《孟子》 D.《荀子》 B
19.一些国家机关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为实现局部经济增长 或实现短期回报而采取损害社会公平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 从“诚”的角度来讲,这种行为属于( )。 A.集体虚伪行为 B.损人利己行为 C.盲目的短期行为 D.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A
20.对公务员职业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团结协作 C.合理竞争 D.忠心爱国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