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接续原理

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接续原理

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接续原理
程控数字交换也称时隙交换,它能将不同时隙上的信息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进行换位。

总的来说,程控数字交换网络能够实现在同一条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同一时隙在不同总线之间进行交换、在不同总线的不同时隙之间进行交换3种功能。

(1)时间(T)接线器。

时间(T)接线器主要由话音存储器(speech memory,SM)和控制存储器(control memory,CM)两种随机存储器组成。

话音存储器数字电路由RAM、与门、或门及一系列读/写控制电路组成。

控制存储器数字电路由RAM、反相器、锁存器等元器件组成。

时间(T)接线器的工作模式分为输出控制和输入控制。

这两种工作模式是由话音存储器写入信号和读出信号的受控方式决定的。

写入信号受定时脉冲控制,读出信号受控制存储器控制,称输出控制模式,也称作“顺序写入,控制读出”;写入信号受控制存储器控制,读出信号受定时脉冲控制,称输入控制模式,也称作“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PCM传输的基本条件是通话双方必须工作在同一时隙。

这是一对一的定点通话,只有时分复用而不存在交换功能。

以下讨论时分交换的基本原理,即要求工作在不同时隙的用户能互相接通电话。

假设用户X要与用户Y通话,其中用户X收、发话音代码占用了A时隙(A通道);用户Y收、发话音代码占用了B时隙(B通道)。

因为用户X、Y工作在不同时隙,所以X讲话Y听不到,Y讲话X听不到。

为使用户X、Y能互相通话,即X讲话Y能听到,Y讲话X能听到,需要进行话音代码在时间上的搬移。

说明用户X发A时隙,收B时隙;用户Y发B时隙,收A时隙,因用户X、Y工作在不同时隙,故用户X、Y之间无法通话。

为经T接线器,用户X的话音代码从A时隙移至B时隙;用户Y的话音代码从B 时隙移至A时隙。

即经T接线器,用户X、Y收、发工作在同一时隙上,则用户X从收A时隙中听到了用户Y的讲话;用户Y从收B时隙中听到了用户X的讲话。

也可以认为T接线器接通了A、B时隙。

(2)空间(S)接线器。

空间(S)接线器其实就是一个交叉矩阵,在交换机的
数字交换网络中,该交叉矩阵称为空间(S)接线器交叉接点矩阵。

每一个交叉接点被分配给一个正在通信的用户。

空间(S)接线器包含交叉接点和控制存储器两部分。

它的工作方式分为输出控制和输入控制。

同号输出端的所有交叉接点由每一个控制存储器控制,称为输出控制。

同理,同号输入端的所有交叉接点由每一个控制存储器控制,称为输入控制。

空间(S)数字接线器的电路由交叉接点矩阵的逻辑控制电路和控制存储器的数字电路两部分构成。

前者由若干电子选择器芯片组成,后者由RAM、锁存器、比较器和与门、非门组成。

空分接线器利用机械或电子接点接通主、被叫话路。

如图2-19所示,假设用户1与用户3互相通话。

若绳路1空闲,则交换机控制部分占用绳路1,并将用户1和用户3所对应的用户电路分别与绳路1接通,用户l和用户3可通过公共绳路1互相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空分接线器采用二线交换,而数字接线器采用收发分开的四线交换。

(3)多级交换网络。

多级交换网络的出现解决了单级时间接线器网络容量不足的问题。

多级交换网络就是时间接线器和空间接线器各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如T-S、S-T、T-S-T等,最为常见的是T-S-T和S-T-S交换网络。

在T-S-T交换网络中,由于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是分开的,因此输入级时间接线器和输出级时间接线器必须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但空间接线器可以采用任何一种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所以,T-S-T交换网络共分4种控制方式,即入-入-出、入-出-出、出-入-入和出-出-入。

目前,程控数字交换机多数采用时空数字接线器。

该接线器能够完成任意一条PCM链路的任意一个时隙与另外一条PCM链路的任意一个时隙的接通。

这里既有不同PCM链路的接通(空分接线),也有不同时隙的接通(时分接线),故称时空数字接线器。

256×256时空数字接线器有8条PCM链路输入和8条PCM链路输出。

该接线器输入端的任意一条PCM链路中的任意时隙话音代码可以交换到输出端任意一条PCM
链路的任意时隙中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