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题
1.产品-流程矩阵最初由海雅斯威尔怀特提出,利用该矩阵,其一,根据产品结构性质,沿对角线选择和配置生产流程,可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技术性;其二,可以帮助管理人员选择生产流程,对制定企业的生产战略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2.是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与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量的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

3.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流水线的工序时间定额,使它们等于流水节拍或者与节拍成整数倍关系。

4.参阅书本。

5.是把相同加工对象放在一起,组成一个生产单位。

二、简答题
1. T是时间
Q是质量
C是成本
S是服务
F是柔性
E是环境
2.(1)存储费用。

这项费用主要用于维持库存活动,包括:仓库使用费、物资保管费用、物资损坏变质损失、投资的机会成本等等,它一般和物资库存数量和时间成正比。

(2)订货费。

向外采购物资的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订购费用,如手续费、差旅费等,它与订货次数有关,而和订货数量无关;二是物资进货成本,如货款、运费等,它与订货数量有关。

(3)生产费。

企业自已制造库存物资的费用,也包括两类:一是装转置调整费用;二是与生产材料、数量有关的费用。

(4)缺货费。

因库存不能满足需求而造成的损失。

3.(1)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指令采用后工序拉动方式
(2)组织作业小组,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3)在生产组织结构上,精益生产采用专业协作化形式。

4.(1)组织结构的分散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系统按管理职能分可得到纵向结构,主要有市场、财务、运营三个子系统,在水平方向可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面。

(2)控制职能的分散性。

组织结构的固定划分,规定了相应的管理职能,由于结构上的分散性,在管理职能上也势必是分散的。

(3)人员的分散性。

结构和职能的分散性引出了人员的分散性。

5. (1)投放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或零部件)投入生产的日期、数量,以及对原村料、毛坯、零部件投入提前的控制。

(2)工序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或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在每道工序上的加工进度的控制。

(3)出产进度控制;指对产成品的出产日期、出产数量的控制。

6. 1、产品选择。

目标市场确定以后,需要考虑选择什么产品,怎样的产品才能占领市场。

2、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它需要在战略计划期内,对生产能力数理、时间以及产品柔性等方面计划。

3、工厂设施。

包括确定工厂规模,选厂址,确定专业化水平。

4、技术水平。

技术装备对竞争力的作用是第一位,选择技术合适的设备,确定自运化程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5、协作水平。

确定自制与外购的比例,以及协作厂的数理,目前的趋势是组织供应链,联合起来造产品。

6、劳动力计划。

确定所需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工资政策,稳定劳动力的措施。

7. 请问影响选址决策的主要因素有什么?
答:(1)区域因素
(2)社区因素
(3)地点因素
8.(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

9.(1)首先,产品设计是一项技术很强的工作,产品开发本身存在技术上的风险,因实现产品功能的技术不成熟或加工技术不过关而导致失败。

技术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如果产品研制完成时有更先进的替代技术出现,产品则无优势可言,也会导致开发失败。

(2)其次,产品设计不仅仅是技术工作,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在经济上存在很大的风险,风险大小可以用投入的价值来衡量,一件大的产品。

如果开发失败将会导致公司破产,所以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应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但由于其技术性强往往由工程技术人员担负此任,很容易陷入片面追求完美的误区。

而忽视了产品开发的基本目的,很可能导致产品开发出来了,但无人问津,开发工作最终还是失败。

(3)第三,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如果产品研制成功时市场已经萎缩,则失败已无法避免。

市场需求也与供应量有关,如果竞争对手也开发出相同的产品,市场供过于求,则其经济效益会大打折扣。

10.(1)控制目标的可变性。

如市场需求发生较大变动,不得不调整目标,因内部管理原因目标已无法达到,必须对目标作调整。

生产目标的调整涉及整个系统,调整的好坏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而此项工作无固定的决策程序与方法,主要取决于的经验和能力。

(2)信息处理。

由于控制活动的分散性以及大量的手工作业,信息的传递速度很慢,当天的生产现场信息从现场传送到厂级主管手中,一般要等待很长时间,这迟到的信息,对于控制是很不利的。

(3)判断的主观随意性。

企业系统是个开放系统,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是随机的、多变的,因此控制系统的特性参数需要灵活地调整,需调整活动几乎是完全凭借管理人员的人为判断,这种判断与人的经验、知识等有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判断,结果差异也非常大。

(4)生产控制系统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依运营系统的差异而变,当那此生产过程依赖于人力控制的系统,控制活动中人的因素就显得特别重要,服务企业一般多具有这个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