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有形产品的变换过程通常称为生产过程。
()2.?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目标主要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及进度管理。
()3.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是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是5.6.7.8.9.10.11.1.AC.投入2.A.3.A.品种4.A.5.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立足点是()。
A.市场导向B.市场需求C.企业需求D.竞争需求6.从广义的生产运作管理理解,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系统()。
A.设置和运行的管理B.设置的管理C.运行的管理D.机制的管理7.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8.能构成生产运作系统主体框架的要素是()。
A.生产计划B.生产库存C.生产技术D.质量管理9.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制造企业的五大职能中日益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心和支撑点是()。
A.生产职能B.人事职能C.财务职能D.研发职能10.下列不属于生产与运作管理基本职能的是()。
A.组织B.计划C.战略D.控制11.生产与运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是()。
A.人员组织要素B.质量管理要素C.生产与运作计划要素D.库存控制要素12.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的基础是()。
A.生产与运作计划B.生产与运作系统C.生产与运作控制D.生产与运作战略13.生产与运作系统的首要基本功能是()。
A.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要B.满足企业目标需要C.14.A.信息15.A.质量16.A.B.C.D.17.A.C.18.A.19.A.资源20.A.C.21.A22.下列不属于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的要素是()。
A.生产技术B.生产与运作计划C.生产与运作系统的集成D.生产能力23.多品种生产是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的体现。
A.柔性B.连续性C.比例性D.目标性24.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成本和质量的是()。
A.生产手段B.生产对象C.生产资金D.生产信息25.现代企业生产与运作系统运行的基础和保证是()。
A.生产手段B.生产资金C.劳动力D.生产对象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运作系统的硬件要素主要包括()组成。
A.生产技术B.生产计划C.生产能力D.生产设施2.为了创造产品和服务,所有组织都要发挥三种基本职能,即()。
A.市场营销B.生产运作C.财务会计D.计划协调3.“顾客满意”的概念应贯穿于企业活动的()阶段。
A.战略规划B.产品设计C.生产制造D.销售服务4.支持和控制生产运作系统运行的要素主要包括()。
A.人员组织B.生产计划C.生产技术D.质量管理5.下列属于生产与运作系统结构化的要素是()。
A.生产技术B.生产与运作计划C.生产与运作系统的集成D.生产能力6.A.7.A.计划8.A.组织9.A.质量10.A.B.C.D.1.2.3.4.561.质量、成本、交货期这三个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的优先地位是随时间和企业的战略而变化的。
()2.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成本存在下降的趋势。
()3.生产运作战略往往比公司战略低一个层次,故不需高级管理者来做出选择。
()4.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5.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
()6.成本可以无限降低。
()7.事业部战略又称经营战略。
()8.生产运作战略是一种职能战略。
()9.基于时间竞争战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响应的时间上。
()10.自制还是外购,不是生产运作战略要考虑的。
()二、单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产品竞争的焦点是()。
A.成本B.市场C.质量D.时间2.从生产战略的角度看,在市场中处于劣势的公司应该优先选择()作为工作重点。
A.价格B.销售费用C.质量D.服务3.生产运作战略属于()。
A.公司级战略B.部门级战略C.职能级战略D.以上都不是4.20世纪90年代产品竞争的焦点是()。
A.成本5.A.C6.A.7.1913A.1.A.质量2.A.竞争3.A.4.A.12345、简要分析基于时间的战略。
第三章需求预测一、判断题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
()2.对一组产品的预测比对个别产品的预测要准确。
()3.预测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发展做出规划、同时也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应用做出计划。
()4.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预测时间范围的缩短而提高。
()5.德尔菲法就是让专家在一起讨论,以取得共识的方法。
()6.当采用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时,取平均值的数据越多,则对实际变化的响应就越灵敏。
()7.简单平均移动法实际上是给每个数据分配相等的权重。
()8.指数平滑法也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法。
()二、单项选择题1.预测能帮助经理A.预测未来B.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C.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D.以上都是2.预测是以下活动的依据A能力计划B.预算C.销售与制造计划D.以上都是3.预测:A.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B.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更准确C.4.A.C.1.A.C.2.A.趋势1.2.3.4.5.6.7.8.1.下列不是并行工程的特点的是()。
A.在生产前即已注意到产品的制造问题B.设计成本低C.较快速推出新产品D.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2.物料消耗控制的关键阶段是()。
A.采购阶段B.设计阶段C.库存阶段D.生产工艺阶段3.企业对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是()。
A.产品质量B.产品价格C.产品品种D.产品服务三、多项选择题1.“顾客满意”的概念应贯穿于企业活动的()阶段。
A.战略规划B.产品设计C.生产制造D.销售服务2.下列关于新产品开发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产品开发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B.企业要靠新产品去占领市场一席之地C.企业靠新产品才能赢得竞争优势D.新产品能帮助企业掌握市场动向3.产品或服务整体质量的决定因素有()。
A.规划质量B.设计质量C.制造质量D.流通质量4.人们认为服务最突出的特征包括()。
A.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B.不可存储性C.人员因素的重要性D.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四、简答题1.2.3.4.51.2.3.4.5.6.7.8.9.1.A.B.C.D.让运输次数多的数往边距靠,离对角线越远,运距越小2.固定布置是将()固定在一个位置。
A.材料B.工具、设备C.制造对象D.人3.多适用于产品品种、产品结构比较稳定的大批大量流水生产的场合的生产形式是()。
A.设备专业化B.工艺专业化C.加工专业化D.对象专业化4.使用从一至表法进行车间布置的条件是()。
A.产品产量变化较大B.小批单件生产C.产品种类较多D.产品产量比较稳定5.在车间布置中有关设备布置的最典型的方法是()。
A.从一至表法B.物料流向法C.作业相关图法D.工序最优法6.某个工业企业有三大车间,它们依次是: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装配车间。
可以认为该工业企业是采取了()原则进行了空间布置。
A.工艺专业化B.对象专业化C.设备专业化D.加工专业化7.狭义的生产过程,就是()。
A.生产技术准备过程B.辅助生产过程C.基本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8.在大量生产条件下,定额时间中可以忽略不计的是()。
A.准备和结束时间B.布置工作时间C.休息和生理时间D.作业时间9.下列属于流程型生产的是()。
A.机床B.计算机C.家具D.纺织10.A.11.A12.A.C.13.A.14.A.C.15.A.16.A.汽车17.A.18.A.C.19.A.批量越小,生产周期越长B.批量越大、生产周期越短C.批量越大、生产周期越长D.批量与生产周期成反比20.生产间隔期是指()。
A.不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B.相邻两批不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C.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投入的时间间隔D.相邻两批相同产品(或零件)产出的时间间隔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说明正确的是()。
A.计划管理工作复杂、多变B.按对象原则、采用流水生产或自动线C.按用户要求设计D.要求工人技术水平很高2.按生产系统的特性划分,可将服务性运作划分为()。
A.资本密集型B.技术密集型C.人员密集型D.材料密集型3.按企业接受订货的方式和顾客要求定制的程度,可将制造性生产划分为()。
A.存货性生产B.订货性生产C.流程性生产D.加工装配性生产4.流水生产线的特点有()。
A.工作地通用性程度很高B.各工作地按照劳动对象加工的工艺顺序排列C.按照统一规定的节拍生产产品D.各道工序生产同步化5.对于大量生产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A.C.6.A.C.7.A.C.8.A.C.9.A10.A11.A.12.A.13.A.1.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哪些因素导致生产与服务设施应该靠近原材料供应地?3、哪些因素导致生产与服务设施应靠近销售市场?4.何谓服务性生产?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5.何谓对象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6.服务性生产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7.何谓工艺专业化?它有何优缺点?8.如果有一个工人,无论其怎样努力,工作速度总是比同一条装配线上的另外20个人慢15%,你如何处理这种情况?9.结合服务业的例子来分析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的区别。
10.大批大量生产有哪些优势?五、计算题1.某制造企业准备迁址,确定了两个甲、乙两个地点以备选择。
其中甲地的年固定成本为15万元,可变成本为8万元;乙地的年固定成本是18万元,可变成本是6万元。
要求计算:(1)当产量为多少时,两地的总成本相等?(2)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甲地优于乙地?当产量处于什么范围时,乙地优于甲地?2.某制造企业准备迁址,确定了两个甲、乙两个地点以备选择。
其中甲地的年固定成本为40万元,可变成本为16万元;乙地的年固定成本是52万元,可变1000()3.综合生产计划是长期计划。
()4.滚动计划的连续性和应变性好,但严肃性差。
()1.生产运作能力指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
(???)2.?在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较弱、但是有较优越的制造能力、生产应变能力和销售能力时,采用早进早出的方式是正确的选择。
(?)3.生产能力扩大时间滞后于需求的策略称为消极策略。
(???)4.生产能力扩大时间早于需求的策略称为消极策略。
()5.生产能力扩大时间滞后于需求的策略称为消极策略。
()6.生产利用率是实际产出和设计生产能力的比值。
(?)7.生产效率是实际产出和有效生产能力的比值。
()8.在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与研究开发能力较弱、但是有较优越的制造能力、生产应变能力和销售能力时,采用晚进晚出的方式是正确的选择。
(?)二、单项选择题1.滚动计划方法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