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 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 复习课件

然选择是定向的,定向的自然 三个基本环节
观 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
点 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 进化的原材料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⑤适 ④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
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
⑥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缓慢、 的方向
连续的过程
⑤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
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 件
共 ①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同 ②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三、思维辨析 加深理解
思考
1.种群与物种的关系?

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有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点。
判断是不是一个物种的依据是什么?
自然状态下能否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②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理论的主要内容 2.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①物种是自然状态下可交配产生可育后代
②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突变与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隔离
①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
②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一、回顾知识 构建网络
二、回顾重点 重温热点
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
②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 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
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 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基争
②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
本 ③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 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
条件
二、回顾重点 重温热点
自然选择学说
①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 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②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化 ③认为物种形成是微小有利变
同 异积累的结果,没有认识到隔
点 离的作用
④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
果,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①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 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
②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四倍体西瓜是一个物种吗?
是,因为自然状态下可产生可育后代。
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吗?
不是,因为自然状态下杂交产生的是高度不育后代。
三、思维辨析 加深理解
思考
2.可遗传变异来源于什么?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突变是指基因突变吗?不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突变频率很低,为什么仍可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是指( C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 承受力
B.生物的过度繁殖引起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变异得到积累 和加强
4.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旱,常藏于 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监时才
“复苏”。对这种现象的不正确 解释是(C ) A.对自然条件进行的生存斗争 B.对不良环境的适应 C.定向变异的结果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回顾知识 构建网络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①用进废退 ②获得性遗传
(一)现代生物进化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①过度繁殖②遗传变异③生存斗争④适者生存
理论的由来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现代生物进化
因为种群很大,而且每个个体中有很多基因。 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什么? 环境条件
3.变异本身就存在,且是不定向的。 自然环境选择有利的变异生存下来。
四、习题反馈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符合达尔
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有( ABC )不定向选择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 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 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 变化的环境
6.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 种地雀,用现代进化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 B)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 始地雀物种变成现在的地 雀物种
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 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
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 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群岛,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 因重组
2.用生物进化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
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CD ) 不定向选择
A.使用抗菌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 抗药能力增强方向变异
B.抗菌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 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菌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 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应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 使用抗菌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 体
A 0.64和0.36 B 0.36和0.64 C 0.50和0.50 D 0.82和0.18
8、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 基因型的比例为: XBXB42.32%、 XBXb7.36%、XbXb0.32%、 XBY46%、XbY4%,则在该地区 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D ) A 6%、8% B 8%、92% C 78%、92% D 92%、8%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下列叙述哪 项是正确的?( C )
A.生活在地穴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 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 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 进行选择,结果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D.春小麦连年冬种可以变成冬小麦, 这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D.自然选择对不同的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 的作用有所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 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
7、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 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 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 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 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基 因频率分别为( A)
9.高秆小麦(DD)与矮秆小麦(dd) 杂交后,再经过多次自交,其后代种群 中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 Dd的个体占8%,基因型为dd的个体占 20%,那么基因D的频率是 ( C )
A 72% B 80% C 76% D 60%
10.某种群的3种基因型AA、Aa、aa 初始个体数分别为400、500、100,现 假定群体始终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请问 F3(三代后),该群体中的3种基因型 及基因A与a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