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JGJ130-2011_脚手架规范培训课件

JGJ130-2011_脚手架规范培训课件

32

其它修改的内容
•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察报告选用; 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察报告提 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折减系 数0.4 ; • 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底座或垫板。 (原规 范中是应,考虑当脚手架搭设在永久性建 筑结构混凝土基面时,立杆下底座或垫板 可根据情况不设置 )
水平拉杆用扣件加∮48钢管连接
预埋∮48钢管@4500
连墙杆同时扣接内外立杆 所有附墙连接采用双扣件
连墙杆大样
3、有荷载的平台(如卸料平台等)必须与脚 手架分离。
说明: 1、悬挑式卸料平台安装 位置要求两侧外排栅断开 一步。 2、卸料平台与两侧排栅 距离200mm,独立受力 。 3、两侧断开的外排栅在 该步距内上下各增加一道 连墙件。
脚手架 允许搭 设高度 [H]
50 32 50 30 38 22
二步 1.30 三跨 1.55 1.05 1.30
1.5
1.80
2.0
1.8
1.5
1.2
1.5
1.5
1.5
1.2
43
24
三步 三跨
1.5
1.80
1.8
1.8
1.5
1.2
1.5
1.5
1.2
1.2
30
17
31
其它修改的内容
• •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原规 范中为不应大于25kg。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由原来的0.5mm改为 0.18mm。 旧规范 3.2.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 铸铁制作的扣件。新规范 3.2.1 扣件应采用 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
15
• 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 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 应持证上岗。 • 注意:虽然旧 9.0.1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 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此项要求取消,但 是《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第2.0.4条和《建筑施工模板 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第8.0.1条均 要求架子工定期体检。
立杆稳定
连墙件强度与稳定
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修改为0.9。(原来是0.85)
满堂支撑架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荷载组合与荷载设计值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
29
修订的主要内容
• 根据现场施工脚手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 网全封闭的安全管理规定,此次修订弱化 了敞开式脚手架,对常用脚手架的允许搭 设高度做了调整。 (表6.1.1)
21
总则
• 旧规范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 据本规范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新规范1.0.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 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 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2
修订的主要内容
·钢管规格: 取消φ 51×3.0钢管;为符合《焊接钢管尺 寸及单位长度重量》(GB/T 21835-2008) 的规定,将原标准中φ 48×3.5的脚手架用 钢管改为φ 48.3×3.6。 ·对钢管壁厚的下差更严格。将原规定壁厚下 差限值为0.5mm改为0.36mm。当所用钢管的 壁厚不符合规范规定时,可以按钢管的实 际尺寸进行设计计算。
28
表4.3.1 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 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 荷载效应组合 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风荷 载)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不含风荷 载) 永久荷载+0.9(可变荷载+风荷 载) 单排架,风荷载+2.0kN 双排架,风荷载+3.0kN
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 型钢悬挑梁的强度、稳定与变形
18
• 9.0.14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 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 架采取加固措施。
• 旧规范 7.1.5 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 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 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19
总则
• 旧规范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 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 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 制定本规范。 • 新规范1.0.1 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 工中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确 保施工人员安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
2016年企业内部培训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陈颂军
针对公司各项目现存的有关脚手架质量缺 陷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脚手架立面转角处必须要有立杆。
建筑物
转角处必须 布设立杆
排栅转角处立杆布置示意图
2、脚手架连墙件必须采用硬链接(预埋钢管), 不得使用钢筋作为连墙件。
35
其它修改的内容
• 4.2.1 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 定:4 脚手架上吊挂的安全设施(安全网) 的自重标准值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密目式安 全立网自重标准值不应低于0.01kN /㎡。
• 4.2.7 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 数Φ不宜小于0.8。 • 6.4.1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 专项施工方案确定。
20
总则
•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 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 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 。 • 1.0.4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5
修订的主要内容
• • 强调连墙件的重要性,对连墙件的计算写 得更明确; (计算部分) 新规范 5.2 单、双排脚手架计算包含替代 了旧规范中的5.2纵横向水平杆计算、5.3 立杆计算、5.4连墙件计算,新规范5.2.12 条中增加了连墙件强度和稳定的计算公式。
26
27
修订的主要内容
• • 将荷载效应组合表中的可变荷载组合系数 由0.85提高为0.9。 将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 轴向力由单排架取3kN改为2kN,双排架 取5kN改为3kN。
图6.6.3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
14
•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 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 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 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 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 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 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 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 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 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于2011年12月1日实施
2011版规范目录中新增章节
• • • • • • • • • • • • 3 构配件 3.4 可调托撑 3.5 悬挑脚手架用型钢 5 设计计算 5.3 满堂脚手架计算 5.4 满堂支撑架计算 5.5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5.6 型钢悬挑脚手架计算 6 构造要求 6.8 满堂脚手架 6.9 满堂支撑架 6.10 型钢悬挑脚手架
16
• 9.0.4 钢管上严禁打孔。 • 9.0.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 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 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 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 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 • 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 过设计规定。
17
2009年3月24 日,位于江苏镇江 闹市区一幢6层楼 脚手架突然坍塌, 造成正在拆楼改造 的工人1死3伤。 事故原因主要是因 为工人将拆下的废 弃物堆积在脚手架 上,堆积物过于沉 重,加上砸墙时造 成脚手架晃动,导 致脚手架被压趴。
30
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m)
连墙 件设 置
立 杆 横 距 lb 1.05
下列荷载时的立杆纵距la(m) 步距 h 1.5 1.80 1.5 1.80 1.5 1.80 2+0.35 (kN/m2) 2.0 1.8 1.8 1.8 1.8 1.8 2+2+ 2×0.35 (kN/m2) 1.5 1.5 1.5 1.2 1.5 1.2 3+0.35 (kN/m2) 1.5 1.5 1.5 1.5 1.5 1.5 3+2+ 2×0.35 (kN/m2) 1.5 1.5 1.5 1.2 1.5 1.2
6
规范修订的背景
• 和本规范配套的相关规范在内容作了修 订,使本规范在内容上应作出修改,和相 关规范协调。 • 施工现场高大支架和模板工程数量增多, 事故频发。在技术上亟待给予指导和规范。 • 2005年开始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 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 范的修订工作。
7
33
其它修改的内容
• 单、双排脚手架底层步距均不应大于2m。 • 立杆垫板或底座底面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 50mm~100mm。 • 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 50mm、宽度不小200㎜的木垫板。 (原来 还可采用槽钢,现取消)。
34
其它修改的内容
• 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应 大于150mm;(原来是120~150mm) 。 • 冲压钢脚手板的检查中增加应有防滑措施。 • 木脚手板质量的规定中增加不得使用扭曲 变形、劈裂、腐朽的脚手板。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告中关于强制性条文的修订
• JGJ130-2001中强制性条文共计20条
• JGJ130-2011中强制性条文共计16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