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③“权利和义务”认定 • 这项认定通常涉及所有关权利和法律义
务问题。 • 请注意,前二项认定,与资产负债表和
损益表的组成要素都有关,而这里的 “权利和义务”认定却只与资产负债表 的组成要素有关。
审计教案[1]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④“估价或分摊”认定
• 有关金额在财务报表中列示是否适当,不仅取决于这 一金额的确定是否遵守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而且还 取决于在数学上或文书处理上有无错误。
• 经济责任可认性:通过审计财务资料的可信性, 并与法规比较可认定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 审计可信性:审计报告是可以信任的; • 审计可行性:审计工作可行并得到社会认可; • 公认会计准则有效性
审计教案[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7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
• 审计目的:通过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结 果。包括:
(1)最终审计目的:维护经济秩序 (2)直接审计目的:评价经济责任 • 审计目标:对审计事项与设立标准相符程度进
行的确认,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形式。 • 联系:审计目标是审计目的的具体实现形式;
审计目的的达到是通过审计目标的实现来完成 的。
审计教案[1]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②“完整性”认定 • “完整性”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当局
是否把应包括的项目给遗漏或者省略了,也不 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 “完整性”认定与“存在或发生”认定正好相 反,它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素的低估有关。 • 如:会计报表中负债项目易被低估,因此,注 册会计师要着重验证负债项目的完整性。
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1994年发布审计法。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政府审计
• 古代(古罗马、古希腊和古埃及时代)- 官厅审计
• 现代政府审计机构模式 立法模式-英美 行政模式-中国、北欧 司法模式-法、德、西班牙 独立模式-日本会计检查院
审计教案[1]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
动。
审计教案[1]
审计作用
• 揭示差错和弊端 • 维护财经法纪 • 改善经营管理 • 提高经济效益 • 加强宏观调控
审计教案[1]
审计假设
• 审计独立性:审计人员与经济责任的委托者和 受托者均无利害关系,处于第三者超然独立的 地位;
• 经济责任可验证性:财产经营管理者对于所经 管财产的经济管理责任履行情况可加以认定;
生。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 展的客观基础。
•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由两权分离和 多层次分权管理体制形成的。
审计教案[1]
审计的定义
•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指 注册会计师审计)或根据授权(指内部审计和 政府审计),对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 及其他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 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审计意见。
•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 分离。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 发展。
• 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是提高财 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从而使投资者据以 作出正确的决策,促进资金市场的正常运转, 并降低信贷决策的风险。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审计总目标、认定、具体审计 目标关系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应紧紧围绕具 体审计目标收集证据。把这些证据累积 起来,审计人员就可对管理当局的任何 认定是否正确下结论。然后,再把对每 个认定的结论综合起来,审计人员就可 对整个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 贯性发表意见,实现审计总目标。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一般审计目标
(1)总体合理性:通过总体测试,评价 帐户余额是否有重大错报;
(2)真实性:所列余额真实-存在与发 生;
(3)完整性: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 (4)所有权:所列金额确属公司所有; (5)估价:所列金额均已正确估价与计
量;
审计教案[1]
一般审计目标
(6)截止:接近报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 当的期间;
⑤“表达与披露”认定 • 在会计报表上,管理当局暗示性地认定
会计报表上的特定组成要素是否被适当 地加以分类、说明和披露。 • 如:存货项目。若存货的使用受到限制 而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又没有披露这一 情况,就属于违反了这一认定的要求; 若未限制使用的存货被归类到非流动资 产项下,也属于违反了这一认定的要求。
(7)机械准确性:有关帐表资料、数字、 计算、加总及勾稽关系的正确性;
(8)揭露:报表中已适当反映帐户余额 和披露要求;
(9)分类:所列金额的分类恰当。
审计教案[1]
审计职能
• 经济监督:通过审查,指出错弊,监督 执行。
• 经济鉴证:通过审查,取得社会公认。 • 经济评价:通过审查核实,评价经济活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
1、注册会计师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 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于美国 发达的资本市场。 2、世界第一个注册会计师是查尔斯.斯耐尔,第 一个注册会计师专业团体是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3、中国第一为注册会计师是谢霖,第一个会计 师事务所是“正则会计师事务所”,第一部注 册会计师法规是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 布的《会计师暂行章程》。
• 所谓“遵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是指被审计单位适当 地运用了成本、配比及一致性等会计原则。
• 如:某金额的确定遵守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并且在 数字上正确无误,就说明这一金额是适当的。
• “估价或分摊”认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a.总值估价 b.净值估价 c.计算精确性
审计教案[1]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审计教案
2020/11/17
审计教案[1]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 夏禹萌芽时期 • 西周初步形成-司会总司审计大权,宰夫稽核财计报
告 • 秦汉最终确立-上计制度 • 隋唐宋日臻完善-宋朝审计院 • 元明清衰弱 • 中华民国不断演进-1914年审计法,1918年民间审计 • 新中国振兴时期-1983年9月成立审计署,1980年12月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
①“存在或发生”认定 • “存在或发生”认定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
当局是否把那些不应包括的项目列入了会计报 表,并不涉及所报告的金额是否正确。 • “存在或发生”认定,主要与会计报表组成要 素的高估有关。 • 如:会计报表中资产项目易被高估,因此注册 会计师要着重验证资产项目的存在性。
审计具体目标
• 审计具体目标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 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的。它是审计总目标的 具体化,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
• 一般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是由被审计单位 管理当局的认定推论得出的,实质上是对被单 计单位认定的验证。
• 项目审计目标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审计。报 表审计实务中每章第一节均为项目审计目标。
审计教案[1]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
• 注册会计师审计虽然起源于意大利,但它对后来注册
会计师审计事业的发展影响不大。英国在创立和传播
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8世
纪下半叶,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生
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
始分离。为了监督经营者的经营管理,防止其营私舞
•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 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对象
审计对象可概述为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 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极其有关的 经营管理活动(这是本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 支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 料及其相关资料(这是现象)。
审计教案[1]
西方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民间审计
• 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 在16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中出现了一 批具有良好的会计知识,专门从事这种 查帐和公证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些专业 人员所进行的查帐和公证,可以说是注 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随着这批专业人 员人数的增多,他们于1581年在威尼斯 创立了威尼斯会计协会,成为世界上第 一个会计职业团体。
弊,保护投资者、债权人利益,英国政府于1844年颁
布了《公司法》,1845年,又对《公司法》进行了修
订,规定股份公司的帐目必须经董事以外的人员审计。
此后,英国政府对一批精通会计业务、熟悉查帐知识
的独立会计师进行了资格确认,1853年,苏格兰爱丁
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
师协会。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
审计教案[1]
审计教案[1]
审计总目标-审计既定总方向
• 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编报是否符合《企 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
• 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 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 金变动情况;
• 一贯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是否符合 一贯性原则的要求。一贯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各期一致;(2) 当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变更,或 这种变更能够使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应当予以变更,但 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