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51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9分) 重峦叠zhàng 推chóng 匀称 琐屑 颠pèi 、 yùn育 濒.临 沿溯. 箱箧.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人生如茶,有时 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 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 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3.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陶渊明,字元亮,名潜,东晋著名诗人。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文章紧紧围绕老王的“苦”与“善”来写。 C. 曹操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选自她的《观沧海》。 D.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片抒情散文,朴实而包含深情。 4概括下面语段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对于胸怀大志的创业者,世博会的滋养和熏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18岁的诺贝尔参观了1851年伦敦世博会,对科学的向往压倒了对文学的迷恋;布鲁秦尔和鲁赛尔就是在185 1年伦敦世博会上结识后,敲定了建造“大东方”号巨轮的方案;从斯德哥尔摩赶到费城参加1876年世博会的安德鲁受到美国飞行家怀斯的启蒙,成了瑞典热气球航行均先驱;幼年的福特因随父亲参加1876年费城世博会而爱上机械,1893年他专程奔赴芝加哥世博会并见到戴姆勒的汽车后,激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灵感。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其与前后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最美的微笑是父母的微笑,它让我们在成长中学会了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温暖的牵手是和父母的牵手,他让我们在逆境中学会了坚强。拥有父母,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6.在原文上修改句子(4分) ⑴、在苏州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⑵、某市6月1日启动了一项交通新法:出租车司机拒绝携带宠物上车不算拒载。 7.下列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以前科幻电影中的许多设想,当时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却不断变为现实。
B.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的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C.常言道,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一个人再能干,离开了集体也做不成大事。 D.村民依靠当地的水库资源发展养殖业,走上致富路,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8.名著填空(4分) “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貂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这一肖像描写的是 (作品)里的 (人名) 9.古诗词填空(18分) ⑴、《春望》中移情于物的句子是: , 。 ⑵《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 。 ⑶斯是陋室, 。 ⑷、 ,山山唯落晖。 ⑸、 ,白云千载空悠悠。 ⑹、 ,波撼岳阳城。 ⑺、 ?烟波江上使人愁。 ⑻、晴空一鹤排云上, 。 ⑼、《望岳》中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⑽、《归园田居》(其三)中写出是人辛勤耕种的句子 , 。 ⑾、《登岳阳楼》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强烈愤懑的诗句 , 。 ⑿、《渡荆门送别》中抒发了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 。 二、阅读 (一)文言文: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3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4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或.载酒肴而往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 。 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二)、现代文(36分) 留住一声鸟鸣(18分) ①盛夏的清晨,因为昨夜的一场细雨的淋沥,雾迷神爽,娇滴如荷。倏然闻得一声鸟鸣,清清的,脆脆的,像穿石绕树的山村小溪,又似纯真少女那清亮的声音……不沾风尘,远离躁动。那一声鸟鸣让我有一种回归童年故乡的直感。 ②循着声音,开轩窗,抬眼望,在楼角地基处钻出的小榆树的枝杈上,我发现了它。显然它是一只麻雀,一只初“飞”不久的小家伙,还带着一种嫩黄和胆怯,绒毛细软,尖喙如钩。它就站在那样一棵从楼底破损的瓷砖边缘拱出的树上,一棵倔犟地伸向阳光的小榆树上,小眼睛四处张望,带着一丝惊恐与不安,一声又一声地叫着,清亮地打磨着我闷闷的心空。 ③鸟不飞,人不动,就这样相隔数米对望,我有我的心事,它有它的期待,那一刻,我的大脑中掠过许多诗情画意的念头。在这样一个雾气氤氲的美丽清晨,叶片上那一滴晶亮的露珠知道,我这样一个散居城市的人与这只鸟交换了多少融情的眼神。它一声又一声把我扯回童年,扯回满眼的桑葚树、大黄狗、清水河、泥坯房的乡间……在童年的记忆里,喜鹊枝头跃,黄莺屋后跳,小燕房梁呢喃,麻雀檐下聒噪。还有那布谷声声春播闹,夜猫子晚间扰人好觉,长尾巴的、小如泥丸的、绿羽长喙的、灰红蓝褐的……数不胜数,应有尽有,不知何时便会扑面而至,在你耳边或清亮或喧闹,叩醒你惺忪的睡眼和走神的面容。 ④留住一声鸟鸣,就是留住一种心情,就是这喧嚣浊世的羁绊中独辟幽径一条,通往灵魂的星空聆天籁,接地气;留住一声鸟鸣,就是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给漂亮颜色的小金鱼换换水,给花竹修修枝,让优雅的心境追赶一下工作的脚步;留住一声鸟鸣,就是在楼下多植一棵树,多建一个窝,让燕雀归来时不再嘶哑喉咙后绝望而去;留住一声鸟鸣,就是用初恋的浪漫构筑爱的小家,一个气球就有孩子天真的笑声,一朵玫瑰就有妻子欣慰的笑容,与怨怼诀别,与闲适的幸福干杯;留住一声鸟鸣,就是暂时抛弃凡事与旧友,持书坐公园长椅一读,把史问今,聆听教诲于湖畔沙堤,欣赏柳钓水月之美,丝弦管竹之韵;留住一声鸟鸣,就是在宽容、淡定的心态驻足青春的脚步,经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常存善念在心头,常留时间承欢父母膝下…… ⑤今晨的一声鸟鸣,穿透了钢筋水泥的冰冷,一如情人的手抚慰我火热的胸口,让我重拾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聆听真实如菊的声音,这一声声久违的声音,就像轻盈的天使,时响耳畔,常记心头,清凉我一夏的心空,让我这样一个散淡的文人找回真我,找回幸福,找回快乐…… 1.文章题目“留住一声鸟鸣”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3.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与前文哪一句相照应?(3分) 4.第③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语可否互换位置?请说明理由。(4分)
5.那一声鸟鸣,清凉了作者一夏的心空,你一定也曾从自然界中感受过“那一抹清凉”,请描述那幅画面,并写出你的感受。 (3分)
1℃要值多少钱(18分) ①天气预报所指的气温是指在离地面1.5米高度的位置上所观测的气温,以℃表示。 ②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盛衰、经商成败息息相关。 ③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④气温变化1℃,对世界农业生产的影响更是惊人!据估计,农业生产区气温每下降1℃,就会减少一周(7天)的生长季。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在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 ⑤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气温上升1℃时,中国华南因全年的日平均气温基本上大于10℃,故积温变化为365℃,可种植三茬作物,相当于每一茬作物有122℃的积温变化。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均会出现增产或减产10%的情况。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⑥经济学家发现,酷夏可激发人们的消费热。若夏季平均气温偏高1℃,则35℃以上的高温天数就会飙升,空调、电风扇、纸扇、冷饮、啤酒等销售量就会成倍增多,商家个个无不拍手称快。 ⑦德国刑侦专家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混凝土浇灌工程,务必严格按照每天气温来安排,夏天不能超过28℃,冬天不能低于零下5℃,否则,会出现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百年大计可能毁于一旦。 ⑨气温变化1℃与人的死亡有关。如上海市在炎热日(≥34℃以上),夜间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8人;午后每升高1℃,死亡增加10人。广州市炎热日最高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2.3人;炎热日最低气温每升高1℃,死亡增加1.5人。 1.整体概括。阅读本文,回答下列两题。(4分) (1)气温变化1℃,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试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