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2019年高考小说阅读复习之人物形象
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6分)
对点子题
6.[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 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7.[人物性格概括与分析] 母亲有怎样的性格特 点?(3分)
1.[答案] ①忙碌 ②辛苦
2.[答案] ①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 了母亲劳作的忙碌。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 责任感。
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第五,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 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答题模式】
1.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
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
+……(身份地位)的人”。(个性特征+身份特征+ 举出实例)
2. 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解题方法
1.动作、语言、肖像
塑造 (神态、 神情)、心 正面
人物 理、细节描写等
描写
的手
法 2.衬托、对比、环境 侧面
描写、景物描写
描写
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1、肖像 神态 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 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 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描摹人物语态,使 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高考小说阅读之
人物形象篇
学习目标
1. 了解小说人物形象题三种常见题型 2. 明确小说形象题解题思路,规范答题
怎么考?
2016年浙江高考 何家槐《母亲》 1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
劳作的特点。(2分) 1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
物的作用。(3分) 1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6分) 2015年浙江高考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 11.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2分) 15.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
(1)祥林嫂是中国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 善良刚烈,勤劳能干,却在封建礼教和思 想的压制下走向毁灭。(人物形象)
(2)作者通过对祥林嫂形象的塑造,控诉了 封建思想和礼教对人的戕害。(主题)
(二)次要人物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①侧面(或对比)衬托主要人物形象; ②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全文。特别是以第一人 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和见证人的作用, 增加小说的真实性,借助于“我”的思考来揭示 主题。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⑤次要人物群体可以营造社会环境。
10.[分析物象的作用] 小说的故事主要是围绕新 生事物“火车”展开的,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一 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8.[答案] ①借助母亲这一形象,揭示了中国乡村 劳动妇女的生活状况,尤其是她们的思想、行 动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情景,
②寄予了作者希望乡村妇女改变自己的思想、 行动的美好愿望。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 节发展。
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5、侧面描写:衬托 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船歌》
7.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张德贵的几个徒弟像往常一样,要一起上
船,张德贵不让,他一个人跟着鬼子上了船。
7. [答案]
①语言通俗易懂,言浅意深,如“像往常一样” 的描写,表现徒弟们欲分担重任。
②“不让”“一个人”的细节描写,则表明 张德贵英勇无畏,知道是一趟有去无回的 “旅程”,已经决定与鬼子同归于尽。
——思路清,求规范
小说塑造形象手法类的题目,一般组织答案的 步骤:
第一步、指明小说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手法。 (明)
什么用意。(5分)
“人物形象”题的题型
一、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三、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题型一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范文: 2016年 《母亲》
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 作的特点。(2分)
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 用。(3分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 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温馨提示: 表述答案: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案要点。
答案要分点 ,分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 征。
尽量用原文,组织答案时尽量筛选使 用原文中关键词句;
词语要概括 ④多选用恰当的形容词。 注意答题方向、要求(注意区别“概括” 和“分析”“赏析”不同的侧重点)。
10.[答案] ①火车,代表一种新事物,是母亲与 众多人物对话的唯一物象。
②推动情节发展。小说是随着母亲针对火车 与他人进行交流来推动故事情节的。
③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描写人物对待“火 车”的语言、心理、态度,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还把小说中其他的人物串联在一起。
④突出主题。小说正是基于“火车”这一物 象,才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最终表达主旨的。
鲁迅《祝福》 倒叙情节:周四老爷的书房 祥林嫂问鬼神
死去-----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捐门槛 精神失常
(被卖改嫁、丧夫丧子、精神刺激、被赶)
主人公:祥林嫂 次要人物:我 鲁四老爷 四婶 卫老婆子 柳妈 鲁镇的人们 物象:雪 祝福
(一)主要人物的作用
1.分析主要人物的特点
2.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补充:
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 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 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 但还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肖 像)、身份、职业、地位、技 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知识回顾)
【思路点拨】
基本信息 言谈举止 环境影响 情节推动
周边看法
人物 主题
作者评价
近年高考试卷中人物形象题关键词: 平凡、朴实、性情质朴、憨厚老实、纯 真、吃苦耐劳、善良、可爱、沉着、冷 静、乐观、稳重、害羞、幽默、谨慎、 正直、郁郁寡欢、洒脱、循规蹈矩、狡 猾、豪放、泼辣、热心、胆小、有上进 心、有理想、有追求、生命力顽强、圆 滑、暴躁、勇敢、从容、耐心、踏实、 谦虚、勤俭、敬业、诚实、执著、年老 体衰、年轻貌美、孤苦无依、势利……
针对练习
阅读小说作业手册小说《船歌》,
1. [人物形象概括与分析]张德贵先生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 [人物性格概括与分析]小说在刻画张德贵这个 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主要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分)
1. [答案] 张德贵是一个技艺高超、胆大心细、公平 随和、充满阳刚、勇而有谋、热爱家庭、英勇无畏 、保家卫国、誓死反抗的船工领头人的英雄形象。 例如:“他胆色一流,技术更是一流”,可以看出他技艺 高超;老婆孩子被日本人抓去,他设法救回来,可以看 出他胆大心细、热爱家庭;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可 以看出他英勇无畏。
5.[答案] 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 传统女性。
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 内在倾向。
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 行动的自觉和勇气。
6.[答案] 母亲是一个朴实、坚忍、话多、迷信、勤勉持 家、向往并了解新鲜事物、为新事物失魂落魄但却 缺乏实际行动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
2. [答案] 胆大心细、公平随和、勇而有谋、爱憎分
明、刚烈。
结合文本分析略。
[解析] “性格特征”主要是人物做了哪些事件表现出 来的性格。如小说的主要事件是誓死不帮日本人运 输粮食,反映他刚烈的性格特征。
题型二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和作用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手法提问方式】
(1) 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画线部分(人 物描写)
(三)物象的作用
小说引入特别主要的物象,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 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8.[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 作者刻画母亲这一人 物有什么用意?(5分)
9.[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小说写与母亲对话的 村民或路人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4分)
③丰富小说的内容。对村民或路人形象的塑造,都是针对母亲 希望对火车进行了解所进行的,两者采用对话方式呈现,可丰富 小说的内容。
④为揭示主题服务。次要人物村民或路人形象,与主要人物形 成对比,作者希望村民或路人能伸出援助之手,改变农村妇女的 思想与行动,因而他们同主要人物一起揭示小说的主旨。
[解析] 可以从对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对 主题揭示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 的推进作用。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 发生了变化。
3.考虑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考虑对文章主题 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 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4.考虑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 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 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 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船歌》
3. [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小说塑造张德贵这一 形象有什么作用?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解题方法
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 (言谈举止)等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 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 的性格。
第三,从分析环境(包括时代背景、人物关系、景物 环境、社会氛围)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 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解析】物象的作用要结合小说具体的内容 分析,大体可以从环境、人物、情节结构、主 题、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
注意事项:
1. 分析人物形象时,做到客观不拔高。 2. 立足原文概括,不无中生有。 3. 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以偏概全。 4. 答案要点要齐全,不漏答。 5. 语言表达要规范流畅,不杂乱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