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象:
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园林专业、环境艺术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以及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
适用于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四年级选修课程
内容提要:
阐述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论述景观规划设计中以景观分析为核心的基本理论, 介绍各类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内容:景观资源统筹、景观环境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公园设计、建筑外部场地设计, 使学生从中了解掌握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课程时间:课内教学36学时,课外教学72~144学时
第一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
1.导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1.3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概要
第二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2.1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
2.2 景观规划设计视觉形态要素
2.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心理行为要素
2.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要素
2.5 景观分析评价
第三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内容3.1. 景观环境空间规划设计
3.2景观环境感受规划设计
3.3 景观绿化与生态规划设计
第四部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4.1 景观调查与分析
4.2 景观规划设计
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表现与交流
第五部分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概述5.1 公共建筑景观环境设计
5.2 广场与街道景观环境设计
5.3 街头绿地与公园景观设计
5.4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6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
5.7风景名胜区规划
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概念1.导言
1.1 景观规划设计的概念
1.1. 1“景观”概念
景观
景观的三层含义
景观概念框架
景观与同类相近专业术语的比较
人居环境中的景观极其价值观
1.1. 2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
1.1.3景观规划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农林学地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艺术学旅游学文学社会心理学
1.2景观规划设计的溯源与发展
1.2. 1景观规划设计的发源
美国景观规划设计城市美化运动美国国家公园运动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环境生态保护运动
1.2.2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
1.2.3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2.4国土景观规划
1.2.5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1.3 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概要
1.3.1 引言
1.3.2 景观形态与景观美学
1.3.3 景观环境生态与景观生态学
1.3.4 景观中的人类心理行为与游憩学
第二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2.1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分析2.1.1 物质构成要素
2.1.2 精神构成要素
2.1.3 综合构成要素
2.2 景观规划设计视觉形态要素
2.2.1 景观视觉原理
2.2.2 视点,视线,视距
2.2.3 景观空间感受
2.3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心理行为要素2.
3.1 景观心理
2.3.2 景观行为
2.3.3 景观审美
2.4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环境生态要素2.4.1 景观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
2.4.2 景观生态因素及相互关系
2.4.3 景观植物与景观绿化
2.5 景观分析评价
2.5.1 景观分析评价概念
2.5.2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3 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
第三部分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内容3.1. 景观环境空间规划设计
3.1.1 基础规划设计
风、水、气候、季节、气温、植被
地形与竖向标高道路与廊道水体与绿化日照与光影
景观调查与分析景观场地规划设计
3.1.2 点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观景点与景点标志物与雕塑
3.1.3 带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街路景观滨水景观绿道景观
3.1.
4. 面状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公共开敞空间景观城市广场景观居住区景观风景名胜区景观3.2景观环境感受规划设计
3.2.1 基本感受规划设计
视觉: 视点、视轴与景物、色彩
听觉嗅觉触觉动与静
3.2.2 景观环境行为规划设计
3.2.3景观文化策划
3.2.4景观美学
3.3 景观绿化与生态规划设计
3.3.1 景观绿化
植物分类植物与土壤种植规划设计
3.3.2景观生态原理
斑块,廊道
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第四部分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技术
4.1 景观调查与分析
4.1.1 景观现状调查与遥感技术
4.1.2景观分析评价与GIS技术
4.2 景观规划设计
4.2.1景观总体布局
4.2.2 景观功能结构
4.2.3 景观交通道路
4.2.4 视觉景观
4.2.5 景观环境绿化
4.2.6 景观工程与服务设施
4.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表现与交流
4.3.1理念和构思
4.3.2平面、透视、剖面、模型
4.3.3景观规划设计师与委托方的交流与沟通4.3.4景观规划设计文本图纸制作
4.3.5景观规划设计组织与项目计划
第五部分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5.1 公共建筑景观环境设计
5.2 广场与街道景观环境设计
5.3 街头绿地与公园景观设计
5.4 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5.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6 旅游地景观规划设计5.7风景名胜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