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指导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修辞手法指导PPT课件


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 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
12
• ②请乡亲们到别处去碾米,这怎么行? • ③儿女在朝鲜战场上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
痛吗?
• ④儿女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他们的父母不想再见一见孩 子的遗容吗?
• ⑤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 了吗?
• ⑥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 部感情呢?
6、《半截蜡烛》是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 7、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 ) 8、《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9、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史记》。( ) 10、 《西游记》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 ) 11、 《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 12、“你们谁见过这么脏的作业本?”是反问句。( ) 13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比喻句。( ) 14 、“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用了拟人的手法。( ) 15 、“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是比喻句。( )
()
头。
()
.
16
仿写句子 读——了解句子大意 悟——悟出修辞手法 想——想想自己怎样表达(表 述的语言要美、要合适、要能打动

基本结构: 本体+比喻词+喻体
常用的比喻词有:
好像 如同
仿佛 成了
像……似的 宛如
例句: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 的孩童。
.
5
比喻的种类 A.有比喻词 明喻
如: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 强调:两种事物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不能是同一种 事物 (如: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B、比喻句不出现比喻词 暗喻
区别: 比喻的重点在“打比方”,它突出的是两个事物 的相似点。 拟人的重点在“当作”,它直接把物当人来描述。 注意:拟人句中不能有比喻词出现,否则就变成 了比喻句。
.
8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所要描 写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的写法叫 夸张。 A、缩小夸张 比如:王若飞被关在巴掌大的牢房 里。 B、夸大夸张 比如: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如: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
6
拟人: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作 人来写的方法,也就是赋予人的思 想、动作、语言。运用拟人的方法 可以使人觉得生动、形象、亲切。 如:1、小鸟在树上唱歌。
2、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3、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 了腰。
.
7
辨别比喻和拟人
比较两个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 A、星星一闪一闪的,像孩子们的眼睛。(比喻 ) B、星星眨着眼睛。(拟人 )
.
1
学习目标:
• 1、学习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 2、能正确的运用到习作中去。
.
2
一、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远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阳光下闪闪发
光。(比喻)
2、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拟人 )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
到嘴边。( 夸张 )
4、你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
怀?( 反问 )
5、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
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设问 )
6、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时间就是力量。
( 排比)
.
3
一、比喻 二、拟人 三、排比 四、夸张
五、设问 六、反问 七、对偶 八、引用
.
4
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 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
9
排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气,说明道理, 加深感情。
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 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
这样三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就加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就更暗示时光流逝的痕迹。
十一、判断题练习: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 后面打“√”错的打 “×”
1、游泳队员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纪录。( ) 2、《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和《景阳冈》都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 写的。( )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写的。( ) 4、屈原、项羽、大禹、张飞都是《史记》中描写的人物。( ) 5、《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
• ⑦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 ⑧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 • ⑨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
呢? • ⑩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 ㈠、一枝梅花,有什么稀罕呢? • ㈡、我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
13
•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 高语言表达效果。
5、鲸的身子那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小虾和小
鱼,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设。问(

6、泉眼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像珍珠一样,在阳光下闪闪 发光。比(喻 )
7福、的山生上的树木、瀑布、良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拟幸人
活。
( 反)问
8、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9、设这问就是黄河源头吗?对,这就是黄河源
•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 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
14
• 字数相等,结构相似或相近,表达相 关或相反的意思。常出现在“五言”或“七 言”古诗中。
• 例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 。
.
15
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水龙头伤心地流着眼泪。( 拟人 ) 2、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比喻 ) 3、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 4、它声音太小太小,就像蚊子哼哼似的。( 夸张 )
.
10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 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
设问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引起读者的注 意和思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如:人的聪明才智是天生的吗?不是,
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把问句去到,直接写出答 案)
.
11
反问: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 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 答,问中有答。也就是说:用 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用否 定的形式来表示肯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