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纹的发展 (2)

几何纹的发展 (2)


除了将几何纹运用在各种器皿上,在服装装饰造型方面,我们也能找到很多几何纹的踪迹。
商、周时期服装的造型多是直线型裁剪,少有省道,为交领或立领,裁剪制作相对较简单, 因此几何纹样成为商周服饰上的主要装饰之一,其中主要以雷纹、回龟纹为主。
商周时期贵族服饰纹样
雷云纹
这种雷云纹采用了连续反复的 构图形式,风格敦厚庄重,从 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青铜器装饰 手法的影响。
西周时期几何纹发展
商代和西周早期兽面纹及其变形的纹饰,在西周时期就逐渐被淘 汰,西周中后期,兽面纹很少,即使有也多在足部和一些不起眼 的地方。这是因为,西周时期人们崇拜的对象发生了改变,生产 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西周时期已经没有什么动物是人的对手了 所以在西周时期真正的兽面纹就少了。即使有也多是以抽象的形 式出现。因为,只有抽象才是超现实的,才是人们所崇拜的,因 为人们只崇拜抽象的事物。而替代的则是新的纹饰,这些纹饰是 抽象到了极点,如重环纹、垂鳞纹、龙纹等。
云雷纹器物欣赏
云雷纹器物欣赏
垂鳞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近似鱼鳞纹,主线以粗线勾出,中衬一细线 之云雷纹。多施于壶底和底部,常作边饰之用。通行于西周后期和春秋 时代。如下图
垂鳞纹器物欣赏
垂鳞纹鍑
恭王府重鳞纹鼎
垂鳞纹和重环纹的区别: 重环纹及由略呈椭圆形的环组成纹带,环 有一重、两重、三重,环的一侧形成两直 角或锐角。有时也与其他纹饰相配出现。 盛行于西周中后期
的生产方式。但当时工具简陋,所以只能用一些简单的图形,也就产生了最
早的纹样
二、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明显带有青铜器纹饰的雄浑神秘的风格,纹样同属于抽 象几何纹,广泛的作为青铜器的装饰。虽然明显比新时期时代进 步,但由于社会的封闭,抽象的纹样受到直线规范的约束,那个 时期的几何纹可以分为对自然的模仿和对人造物的模仿。
所谓几何形纹样,就是将各种直线、曲线以及圆形、三角 形、方形、菱形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作为装饰 的纹样。
1·编织的模拟

原始社会的彩陶上出现的绳纹和席纹,是在原始人民劳动的过程中不小心留

下的。后来发现这样烧制的陶器比较美观,因此这种方法就被保留下来。

会 陶
2·劳动的节奏感

新石器时期的原始人已经开始固定的种植农作物,在劳动过程中有规律的间
这幅秦代花砖纹样,其中的卷云纹明显带有战国瓦当和漆器装饰的遗风。 质朴与精细为一体,方中有圆,静中有动。
秦朝器具欣赏
秦朝钲部饰菱形几何纹,舞部、篆部、於部饰卷云纹,鼓部饰变形龙纹,双龙形钮上饰有鳞纹、几何纹。
特点。
窃曲纹与其他纹路的区别
窃曲纹器物欣赏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几何纹描绘线 条造型规整 ,风格较为庄重。
云雷纹是一种原始图样。铜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 “回”字形线条所构成,称为云雷纹。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 期仍见沿用。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 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 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窃曲纹,又称穷则曲,是周代 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是一种 适应装饰部位要求而变形的动 物纹样,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 化。周代打破了商代以来,以 直线为主的装饰特点,也打破 了对称格式。一般由两端回钩 的或“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 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但 又未完全摆脱直线的雏形,因 而形成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
制作: 毛歆淳 金颖 潘凯
几何纹各个时期的产生及运用
一、原始社会时期 二、商周时期 三、春秋战国时期 四、唐宋时期 五、元明清时期 六、现代
一、原始时期
原始的图腾崇拜活动激发了原始艺术的发展,在图腾崇拜 中,产生了图腾艺术,而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几何纹。
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创造的几何纹样,形式变化多样。我们的先 民对形式美法则已经有了很深入的了解,这些纹样高度提炼, 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让世人佩服。
商朝白陶刻几何纹瓿
商朝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西周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
西周时期几何纹发展
在西周中后期形成了西周时期特有的纹饰特征,西周中后期,主 要流行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凤鸟纹、瓦 纹等。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有时候用雷纹为地,这实际上是延续 了青铜器礼器化的进程,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没有商 代普遍,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在西周时期人们崇拜的对象, 逐渐从天上回到了人间。但我们应明白,商代和西周时期虽然在 纹饰的种类上不同,但这些纹饰的本质和功能没有变,仍然是为 了增强青铜器的神秘性,加强了其礼器的地位。
战国早期器具
战国晚期青铜器
战国几何纹灰陶
战国几何纹青铜器
服饰方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衣裳连属制、矩领的深衣,几何纹样的表 现形式也更为丰富,开始穿插鸟兽动物纹样。
这种图形设计反映了当时图案设计思想的高度活跃 和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几何纹
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中,曾出土过用赭、红、黄、白等色绘成的三角纹和勾连纹墙壁 残块遗址。
三、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具有轻利活泼、飞动活泼、雄壮古拙的风格。这 个时期,青铜器上占据了近千年的面兽纹逐渐消失了,精细华 丽的几何花纹增多了,纹饰从神秘世界走到了现实中来。
战国漆画和漆器中几何图式纹样主要有旋涡纹、方块纹、圆圈纹、三角形纹、弧形纹等。几 何纹在漆器和漆画中占有重要地位,战国早期比较繁复,晚期则变得简约和单纯了.

歇,使原始人感受到了节奏的魅力,如何表现这种节奏,主要是通过最简单 的几何符号的节奏变化来体现的。


3·图腾的表号化


图腾是人们在知识还不丰富的时候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原始人表现具像事物 的能力有限,他们就使用了简单的符号进行替代,这也是文字产生的根源生的ຫໍສະໝຸດ 原4·自然物的抽象化

当时的人民已是固定的团体,为了给后人留下资料参考所以人民描绘了当时
进入先秦时代,壁画作为一种装饰要件附丽于宫殿、庙堂等建筑,而几何图式作为了一种 重要元素被运用在壁画之中。
“女神庙”遗址墙壁残块
曾侯乙墓内外棺
秦汉时期受到秦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主义与阴阳五行学说思想的影响,几何纹以方带圆,四方八 位,突出中心等四平八稳的结构,成为一种主流。在秦砖上使用的几何纹样有云纹、柿蒂纹和方 格纹、回纹、米格纹等。
相关主题